病理报告为什么这么慢?我在手术中被切下的肉,你们拿去做了什么?
2023/4/16 7:00:00 科学大院

    

     本篇文章正文共2102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为7分钟

     医院里有个地方叫手术室,一般人都进不去的那种。

     医院里还有个地方叫病理科,一般人都不知道的那种。

     但是,病理报告,是很多做过手术的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十分关心的诊断书。然而它却不像CT、超声一样可以当天就拿到报告。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病理科,看看我们在手术台切下来的肉,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最终变成了一份病理报告。

     固定,取材及制片

    

    

     取出固定的标本

     外科手术台切下的肉,我们称之为标本。首先,需要在福尔马林等“固定液”里面浸泡12小时左右。

     如果固定不充分,细胞就会自溶

     想象一颗豆子如果被粉碎成沫了,你还能看出来它是黄豆还是豌豆吗?

     因此,如果不固定,就会十分影响后续病理医师做诊断。

     我们就老老实实花时间固定吧!

    

    

     如果说CT是把整个人体进行了一层一层的观察,那么病理就是把病变部位的组织放大,一层一层的观察。

     进行这么细微的观察,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只有把组织切成薄薄的一层,薄到只有一两层细胞,病理医师才能在显微镜下透过光看清楚。

     如果把切下的整个标本都制作成几微米厚的切片,就算切下只有1cm厚的组织,那我们要制作出多少张切片?

     1cm/0.0005cm=2000张!

    

    

     全都制成切片是十分不现实,而且没必要的。

     因此,在手术台切下的一大块人体组织中,病理医师需要切下其中最有诊断价值的几小块,由病理技术员制作成切片。

     切下病变最重的部分,用来判断患者到底得了什么疾病;

     如果是恶性肿瘤,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留取标本的切缘,只有切缘在显微镜下没发现恶性肿瘤,我们才能判断外科医生已经把肿瘤“切干净”了。

     被选中的这一小块很宝贵的组织,会放进一个小盒子里,我们称之为“包埋盒”,就是上图中那两个绿色的小盒子。

    

     包在琥珀里的小昆虫

     利用这个小盒子,我们可以把这一小块组织,制作成一个“蜡块”,就像包在琥珀里面的小昆虫一样,这样才方便我们切成薄片。

     但是曹雪芹先生说过,“女人是水做的”。

     其实生物体组织内都含有不同比例的水分,这样“软趴趴”的组织不利于切成几微米的薄片。

     因此,需要用脱水剂,把组织里的水脱掉,并用石蜡取而代之,这样才有足够的硬度以便切片!

    

     经历过这一番处理的组织,就可以浸到石蜡里面,制作成蜡块了,就像琥珀那样。

     但这还没变成小薄片呀!

     我们还要进行下一步——切片

    

     大概步骤就如上图所示,这里面的技术细节就不是我们今天说得重点啦!

     总之,切片需要训练有素、技术高明的技术员完成。

     在大型医院,每个技术员需要切上百张这样的切片,为了切片的质量,我们只能——等!

    

     但是,这样做出来的切片是没有颜色的,我们称之为“白片”。

     怎么才能在显微镜下很方便地观察组织里的细节呢?

     聪明的人类想到了办法——染色。

     但是浸了蜡的组织,很难被染料染上颜色。

     为了能保存和切片,我们把它浸了蜡;切完片为了染色,我们又需要把蜡脱出来……

     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手段,我们称之为“HE染色”

    

     初中生物老师告诉我们,显微镜下的标本要有载玻片和盖玻片。

     所以,最后一步——封片,就是用封固剂把载玻片和盖玻片封固。

     经历了这一道道繁琐的工序,我们才能拿到这一张小小的切片!

    

     先别高兴,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大步!

     这张小小的玻璃片,到底蕴含着什么秘密,它能告诉我们什么,还需要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

     更高级的染色技巧:

     给特定的细胞染上颜色

    

     在显微镜下做诊断其实并不容易,这需要大量知识的学习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单纯的普通HE染色,只是把细胞染上了颜色。

     有时,病理医师需要特殊染色技术,用来显示细胞内外的特殊化学物质或者真菌等,比如细胞分泌的粘液、胶原等。

     但是,还有很多情况下,传统的染色方法不足以说明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更高级的染色方法——免疫组化染色。

     简单来说,免疫组化染色,就是可以把特定的细胞染上颜色。

     什么特定的细胞呢?就是表达某种抗原的细胞。

     下图的切片都是由同一个蜡块切出来的。最右边紫色的切片就是HE染色,而其他的,就是做了不同种类“免疫组化”的切片。

    

     是不是棕色区域的位置有所不同呢?因为他们染了不同细胞。

     想象一下:

     我把幼儿园里一个班的小朋友放到人海茫茫的南京路。

     然后我在南京路随手拍一张人群的照片,怎么才能在照片中,快速把这群小朋友识别出来呢?

     有一个办法就是:给这个班的小朋友带上小红帽再放走。看到小红帽,我就知道是那个班的小朋友。

     南京路的每一个人,就像一个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就是这个小红帽。

     但是真实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有时候小朋友调皮没带帽子,有时候有不明真相的路人,自己买了帽子戴。

     所以,免疫组化染色的作用,也只是提供给病理医师更多的信息,无法将疾病一锤定音。具体是什么样的诊断,仍需要病理医师综合考虑。

    

     如果没有免疫组化染色,你能看出棕色细胞与其它细胞的不同吗?

     说到这里,我们好久没有算时间了。

     从切片制作完成到现在,你大概看明白了:做一个“普通染色”还不够,有可能还需要做“高级染色”,所以我等的时间更久了。那我为什么不把两种染色一起做呢?

     答案是,不可能!

     为了识别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目前商品化的免疫组化染色“染料”,已经有500余种,而且不断有新的“染料”出现。

     就像生病不能把所有的药都试吃一遍,这种染色也不可能把所有染料都“试染一遍”。

     因此,对“高级染料”的选择,是建立在对镜下形态初步判断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等最开始的HE染色切片制作出来,才能做下一步的“高级染色”!

    

     有时,对于一些疑难的病例,低年资的医生无法做出诊断,就需要更高年资医师的医生进行会诊,这时就要有更多的耐心等待最终病理结果。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疑难病例不代表就是恶性,因此不要有过度焦虑。

     疾病的种类纷繁复杂,请给病理医生更多的时间,仔细考虑每一种可能,这是对每位患者的负责;

     而患者的耐心等待,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封面图来源-Instagram: @pathologyfans

     动图来源-Youtube:

     @Weill Cornell Medicine -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Pathology Residency at WCMC: Meet Our Resident, Jordan Arkin, MD,2015

     @LLUHealth: Pathologists' Assistant, 2019

     @University of Bristol: Histology at Bristol, 2013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转载自“医学生不苦”,此处略有修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

    

     推荐阅读

     医生是如何给我们检查眼睛的?>>

     做了“彩超”,医生给我黑白照片? >>

     期待救急,你了解“老药新用”吗? >>

     好的问题,其实就是答案的一半 >>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在看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大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