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爆火,张颂文微博被扒,这些细节越看越惊人……
2023/2/3 15:30:24 科学家庭育儿

    

    

    

    

    

    

     作者:柳嘟嘟

     来源:读者人物(ID:duzherenwu)

     开年第一部大爆剧《狂飙》前几天迎来结局,演员们纷纷跟自己的角色告别,但观众们依旧意犹未尽。

     不仅是被演员们的“黑料”笑得前仰后合,也为大家精湛的演技和专业态度所折服。

    

     试问还有哪个剧组,能从黑到白、无论主角、配角都能演绎得如此炸裂呢?

     大反派高启强的扮演者张颂文,更是靠此剧走红。

     经常看电视剧的朋友可能知道,他演过《革命者》中为真理斗争的李大钊,是《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父亲朱永平,也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和欲望纠缠半生的唐奕杰。

     但更多人所了解的,可能就是那个47岁都买不起房的小演员。

    

     是那个毕业即失业,去800多个剧组面试都被惨拒的糊咖。

    

     好在如今,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走进广大观众的视野,成为人人称赞的戏骨。

     入行20多年,张颂文始终在追逐、在争取,即便回应寥寥。

     太多次他都在反思“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当演员”,但更多次他都在安慰自己“我还有明天”。

     1

     张颂文对于演戏的追逐,怕是比爱情更狠。

     1995年,国内的旅游业开始红火,张颂文转行做起了导游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东莞打工,装过空调、糊过日历、洗过汽水瓶,工作辛苦,薪水微薄。

     干导游更烦更累,很多人都撑不过两年,但张颂文却做得风生水起。

     在人均工资500块的年代,他一个月就能拼2万,代价是一年365天连轴转。

    

     导游张颂文

     那些日子说不上好不好,有钱没钱都是糊口,但一次偶然的对话改变了他的选择。

     那年,单位来了个新的女同事,对方在闲聊时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

     张颂文愣住了,在日复一日的打拼中,他觉得自己的激情早就被磨没了:

     “我的梦想永远没法实现,我喜欢看电影,想从事电影相关的工作,但那不可能,电影离我太远了。”

     女孩说:“怎么不可能?你可以去北京电影学院呀,张艺谋都是28岁才去学电影的。”

     这碗浓浓的鸡汤,很多人听听就罢了,但张颂文没有。

     很难描述这句话在他体内究竟引起了怎样的化学反应,总之在6个小时之后,他辞了工作,头也不回地飞到了北京。

     这是一场豪赌,但在此后落魄的20年里,他从未后悔做过这个决定。

     在去北京的第二年,张颂文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跟周一围成了同班同学。

     那一年,他已经25岁了,是同届学生中最大的,仗着“年龄优势”,他当上了班长。

     他每天早晨6点多带着同学们去操场晨功,4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一天都不落。

     他是班里最拼的学生,每天的生活如同打仗,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永远在追赶。

     他说:“25岁考电影学院,我知道这应该是我终身的职业了,我已经没有时间了,我得拼命。”

     但无论怎么努力,他的终点总赶不上别人的起点。

    

     个头矮、长相类似路人,靠脸吃饭是妄想,更糟糕的是他的普通话不合格。

     老师跟他说:“给你4个月的时间,如果普通话还是不合格,你就自己退学吧。”

     张颂文拼命练习。平日里会洗几颗小石子放在嘴里,给舌头增加压力。

     半夜12点,总会有两个“傻子”跑去操场大声练台词,除了他,还有海清。

     凭着这样的努力,张颂文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还拿过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的“最佳表演一等奖”,那部作品是舞台剧《霸王别姬》,他演虞姬。

     但演员这一行,努力和优秀在很多时候都没有一张脸来得重要。

     有些人往镜头前一站,就能赢得毫不费力。

    

     每回有剧组到班里挑人,那些目光扫向他时,总会飞快地掠过去,没人注意到他的渴求与慌张。

     有一次他分明感觉到有人在指着他谈论,张颂文低着头,脑子里一片混乱。

     “什么角色?要不要请假?片酬是学校帮我谈还是我自己谈?终于轮到我了!今晚我就得走!”

     结果人家把他喊出去,递给他一张纸条:“班长同学,麻烦你下课把这几个同学叫出来一下。”

     张颂文的心凉了半截,他故意在教室门口磨蹭了几分钟,假模假样地攀谈。

     回教室后跟同学说,那个戏被他推了,他觉得不合适。

     后来这样的谎,张颂文说了无数次。

     现实总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告诉他:“演员这条路,你走不通。”

     2

     我所有的机会都是自己求来的

     快毕业时,大家都在忙着跑剧组,张颂文比任何人都勤快。

     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他一共跑了800多个剧组,却一无所获。

     日子同样难过的,还有好兄弟周一围。

    

     张颂文与周一围、还有《狂飙》里的刀哥

     有一次他俩去一个剧组递名片,导演们正在讨论“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当演员”。

     看见他俩进来,导演指着张颂文说:“这样的就不适合,一看就是个侏儒。”

     在最困难的时候,电影学院找张颂文回校当助教,没有编制,工资1800,房租2500,但张颂文接受了。

     他的学员里,很多都是大牌明星,林志玲、钟汉良、李菲儿.....

     但这种感觉让他很是难受:“就像我明明想打篮球,你却让我当篮球教练,我怎么会快乐呢?”

    

     更让人窘迫的是,自己作为老师,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没有说服力。

     助教的工作很忙,他只能趁着寒暑假去跑龙套,这些经历他从来不敢跟同事讲。

     有一回,片场的演员传消息给他说,刘伟强和陈嘉上导演正在剧组探班,张颂文不顾一切地往外奔跑。

     那是2009年11月1日晚上,秋天还没过去,但暴雪已至,气象台说那是北京近10年来最大、最早的一次暴雪。

     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张颂文开着车从50公里外一路赶。

     到了剧组时,看到两位导演刚要上车准备离开,他下了车拼命地跑,把导演拦在了车门外,一边喘一边说:

     “两位导演,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张颂文,我是一个演员,我拍电视剧六七年了,我有一些经验,拍电影是我的梦想,你们两位的电影,有任何角色都可以找我,没有台词的,路人甲、路人乙我都愿意。”

     刘伟强笑着说了句:“你搞什么啊。”就转身上了车,张颂文难过极了。

     然而就在关门的那一瞬间,刘伟强说:“行了行了,让他过来玩吧。”

     一抬头,空中的雪扑面而来,张颂文兴奋得差点就大喊大叫起来。

    

     就这样,他拍了人生第一部电影《精武风云》,一个剧本上连名字都没有的小角色,他给自己起名叫“文仔”。

     在一场拔枪的戏里,他设计了很多细节,然而到开拍时,枪被裤兜卡住了,死活掏不出来。

     整个剧组笑得不行,只有他自尊心碎了一地。

     后来,张颂文接连在几部电影里都跑到了龙套,他说这些机会全都是自己求来的。

     很多次,导演们都知道他迫切地想要机会,所以连酬劳都不给,机会就是最大的酬劳,张颂文也乐呵呵地接受了。

     一个“非著名演员”,只有落魄,没有尊严。

     3

     拿生活的难兑换演技的高光桥段

     圈内人都知道,张颂文是娄烨的御用男演员。

     几乎每次有新作品,娄烨总会最先定好他,合作方质疑说:“所有演员都挺好的,颂文也很好,但是他是不是不太搭,没有市场?”

     娄烨总是淡淡地回一句:“颂文挺好。”

     这理直气壮的偏爱背后,是张颂文的认真与笨拙,让娄烨感动。

    

     在一次演讲中,张颂文曾说:

     “不管你在镜头外59米,100米,我都会去想清楚,这个角色是怎么来的,他去做什么,他会怎么做......”

     “只要你认真地去揣摩他,你的角色会变得越来越丰满,变成一个真实的人。”

     这种较真,让他在跑龙套时闹过不少笑话,但娄烨却格外珍惜。

     后期剪辑时他发现,无论镜头多远,张颂文都在努力塑造角色,即便不被看到。

     2016年,娄烨在筹拍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时,邀请张颂文饰演“建委主任唐奕杰”。

    

     为了演出角色的感觉,张颂文特意去某处的城建委工作了半个多月,每天跟着主任上班、下班、开会、视察......

     为了展现出啤酒肚,他一个月增肥30斤,把前额的头发一根一根拔了,以露出渐秃的发际线。

     学习结束后,娄烨问他体验得怎么样,他当即对着娄烨指指点点:“你们的电影啊,好好拍,我希望你能做出精品。”

     娄烨一笑,成了。

     2019年,在电影的首映上,史航面对嘉宾席上的张颂文说:“台上那个叫张颂文的人,我第一次知道你,我一边看电影一边搜你是谁,你吓着我了。”

     张颂文强忍着泪,没有哭出来,那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合受到肯定。

     不久后,导演辛爽带了20来人,一窝蜂地冲进了张颂文家,央求他出演《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父亲朱永平一角。

     这个角色的戏份不多,但他却真正意义上火出圈了。

    

     刚出场时,他叼着根烟在赌牌,油腻中透着点洋洋得意,能看出来这个捣腾水产的小老板,最近生意挺红火的。

     原本这场戏是打麻将,但张颂文说还是改成扑克更好。

     因为一个生意不错的小老板,往往没那么多时间坐下来打麻将,一局玩下来几十秒的“炸金花”更为合适。

     女儿死后,他独自跑去吃馄饨,摊主照例给他来了3份,他和着眼泪一起吞到了肚子里。

     为了演出这位父亲垮掉的感觉,张颂文连着3天没怎么吃饭睡觉,还反复回忆母亲去世的场景。

     这份丧亲之痛,在他的演绎下,无比真实。

    

     原著作者紫金陈看完后说:“张老师演的比小说写的生动多了。”

     在角色的塑造上,张颂文总能从细节中透露出生活的肌理,那些窘迫与挣扎,大多源自于他的人生经历。

     4

     不要越过那堵墙

     《隐秘的角落》火了之后,一篇“张颂文买不起房”的报道让他屡上热搜。

     粉丝们纷纷跑到他的微博下,要为他众筹买房,张颂文哭笑不得。

     事实上,自从踏入这个圈子,他的穷困就是种常态。

    

     张颂文回应“买不起房”

     最困难的时候,他全年的收入只有3万多,常常担心下个月的房租怎么办,为此他还搬去了顺义的乡下。

     为了省菜钱,他常常晚上才去菜市场,那时候蔬菜便宜,都是成捆卖。

     拮据的时候,他三四年都没法给父亲包个红包,心里满是愧疚。

     人们对他提起片酬时,总是一脸难堪:“张老师,你是艺术家,但是你出演这个角色,没有流量,你懂吗?”

     张颂文懂,即便现在已经不缺选择了,他依然时常掉入一种无法自救的焦虑之中。

    

     他常常担心“也许这个时代不需要演员了”,也常常祈祷自己的好运能够再撑些日子,因为这一切来之不易。

     但当大把挣钱的机会找上门时,他却缩回了自己的小圈子里。

     初心与名利之间有一堵墙,他一直心怀警惕。

     辗转多年,他对于名利早已有了成熟的认知。太多的人大红大紫后又归于沉寂,而张颂文知道,自己在名利上从来都栽不起。

     25岁那年,他考上北影,每天拼命奔跑,因为留给自己的机会不多了。

     如今46岁,他终于赢得了选择权,梦想才得以刚刚出发。

    

     大器晚成的故事总是这样,充满了振奋,充满了惆怅。

     但一切都不晚,一切的过往无需再算,且看明天吧。张颂文始终坚信:“我还有明天。”

     参考资料:

     纪录片:《我和另一个我》

     张颂文:《人物》演讲

     人物:《张颂文:一个名为“表演”的残酷游戏》、《和演员张颂文一起郊游》

     南方人物周刊:《张颂文:都是无法停止的事情》、《演员张颂文成名“前夜”:“我试过一千次戏”》

    

    END

     作者简介:柳嘟嘟,读者人物签约作者。心里有昆仑,眼中有沧海,实现不了的武侠梦,文字就在酒里头寻。

     读者人物(ID:duzherenwu)。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章内容所涉及到的明星与产品不存在任何代言等商务行为,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yangyulianmeng 】,小编将立即删除。

     有人看过《狂飙》吗?在看集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家庭育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