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昆明植物所两个独蒜兰新品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成功登录
2018/3/2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兰科独蒜兰属(Pleione)植物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我国云南省是世界上该属植物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独蒜兰属植物花形硕大、颜色鲜艳、色系丰富,是世界级的花卉名品,深受国内外园艺爱好者的青睐。同时,该属中独蒜兰(P. bulbocodioides)和云南独蒜兰(P. yunnanensis)还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中药“山慈菇”的基原植物,在云南地区称“糯白及”、“独叶白及”,民间广泛用于治疗咳嗽。作为特色观赏花卉和传统中药材,独蒜兰人工栽培并未成熟,因此野生资源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的支持下,张石宝团队开展了独蒜兰属植物的资源收集、人工繁殖、品种选育和环境适应性研究。目前,已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独蒜兰种类二十余种。在研究组前期对独蒜兰属植物对水分、光照等生态适应性研究的基础上,近日由该研究团队张伟博士培育出的两个独蒜兰新品种‘海燕’(PleioneHayana)、‘虹’(Pleione Hong)在世界兰花新品种登录的权威机构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成功登录。其中‘海燕’由秋花独蒜兰(P. maculata)和云南独蒜兰杂交而来,‘虹’由秋花独蒜兰和艳花独蒜兰(P. aurita)杂交而来。

     由于此次登录的两个新品种是首次来自独蒜兰的故乡——中国的申请,皇家园艺协会兰科植物经典杂志The Orchid Review以“New Pleione hybrids from China”为题作了专题报道。该报道介绍了昆明植物研究所在独蒜兰研究、保护和新品种培育方面的工作,并对此次登录的‘海燕’和‘虹’两个新品种的培育过程、栽培方法和研究团队今后的育种方向作了详细的阐述。

     此次两个独蒜兰新品种在国际上的成功登录,是利用本土种质资源优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的成功范例,为独蒜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云南省花卉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杂志文章首页

    

     “海燕”图片

    

     “虹”图片

     文:张伟

     责任编辑:李雪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