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昆明植物所发现乌头属植物新种—乌蒙乌头
2018/3/3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乌头属(Aconitum)植物是有毒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同时也是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的困难类群,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据《Flora of China》记载,该属植物全球约有400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已记录211种,其中166种为特有种。除海南岛外,在我国台湾和大陆各省区都有分布,中国西南山区是国产乌头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

     2009年,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恩德博士带队在对云南禄劝轿子雪山开展植被调查过程中,在海拔约4000米的石缝中采集到一种乌头属植物,从形态上看与以往在该地区所采集的乌头属物种有所不同。之后几经相关类群的专家鉴定,也难以判定为何种乌头。在随后的多年数次野外考察过程中,也未在其他地方发现该类似物种。该物种在形态上与同域分布的膝瓣乌头(A. geniculatum)比较相似,但是该种花序轴、花梗以及子房表面均被浓密伏毛,并且毛表面粗糙有疣状凸起,花瓣顶端距短,不呈旋涡状,这些特征与膝瓣乌头明显不同。之后,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何俊博士、王红研究组、标本馆刘恩德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基于前期开展乌头属植物DNA条形码的研究基础,进一步结合分子证据确定该种为一个新种,并以该新种的发现地禄劝乌蒙乡,将其命名为乌蒙乌头(Aconitum wumengense J. He & E. D. Liu)。

     相关论文以“Aconitum wumengense (Ranuncul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Yunnan, China”为题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杂志Phytotaxa。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项目(2017-LSF-GBOWS-02)、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专项(2013FY112600)、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14GA003)及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1100178)支持。

    

    

     图1 A. 生境;B. 植株;C. 花 (正视图); D. 花(侧视图); E. 花解剖图;F. 果序(箭头指花梗表面紧贴的毛)

    

     图2 Aconitum wumengense 扫描电镜 A, C, E 花梗表面的毛;B, D, F 子房表面的毛

     文:王家艳,何俊

     责任编辑:李雪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