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所召开第四届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战略研讨会庆贺建所80周年
2018/7/26 19:07:4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8年7月2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举办第四届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战略研讨会。该研讨会是昆明植物所建所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中国科学院陈发虎院士、岳建民院士、洪德元院士做了主旨报告,分别以“青藏高原全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新认识”、“天然产物是发现药物和药物先导的重要资源”、“生物大数据与分类学”为题介绍了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展望。与会的200余名特邀嘉宾、职工和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陈发虎院士作报告

    

     岳建民院士作报告

    

     洪德元院士作报告

    

     陈纪军副所长主持

     昆明植物所所长孙航作了题为“不忘初心 与时俱进 砥砺奋进”的主题报告,他说:“昆明植物所80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植物学、植物化学、植物资源持续利用与保育等领域稳步向前的历史见证。研究所始终践行‘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所训,旨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今后研究所将继续锐意进取,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东南亚和喜马拉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李德铢、昆明植物所前所长周俊院士、孙汉董院士、许再富研究员、郝小江研究员,职工代表杨祝良研究员分别致辞。研讨会在研究生代表诗朗诵《献礼80周年》中圆满结束。

    

     孙航作报告

    

    

    

    

    

    

     历任所长及职工代表致辞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7月24日建所80周年,研究所还举行了升旗仪式、健步走、所史馆开馆、新书发布等系列活动。全所员工、离退休老职工参加了系列活动。

    

     升旗仪式

    

     新书发布

     昆明植物所所史馆筹建于2016年8月,馆内面积550平方米,以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场景还原等展陈方式,介绍了云南近代植物学研究史,以及昆明植物所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与机构设置、科研队伍、野外科学考察、合作与交流、党群工作、文化生活及科学传播等内容,全面展示昆明植物所八十年来“扎根边疆、献身科学、艰苦创业、协力创新”的风雨历程、光辉成就和文化传承。

     昆明植物所发展历程:

     80年见证近代植物学发展历程

     昆明植物所的前身是静生生物调查所和云南省教育厅于1938年7月合作成立的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

     1950年4月转属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

     1953年3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

     1959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959年,创办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1999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2003年,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2009年,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大科学装置)通过验收;

     2015年,首批进入中科院特色研究所试点和部分进入药物创新研究院。

     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

     八十年来,昆明植物所的发展始终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例如:

     引种烟草品种“大金元”,组织和领导橡胶宜林地考察,为我国烟草、橡胶等产业发展做出最早的贡献;

     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库”,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前瞻性意见和具体落实措施;

     参加青藏高原综合考察和中国植物区系等重大考察,参与编研《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和《西藏植物志》等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我国植物学及植物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制“宫血宁”、“豆腐果苷”、“青阳参”、“天麻素”、“草乌甲素”、“鞘蕊花”、“复方SH”、“奥生乐赛特”、“灯台叶碱”、“芬克罗酮”等,为我国天然药物的发展和产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期,研究所又与博奥集团、波顿集团、溢达集团和植物医生等公司深度合作,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参会嘉宾合影

     文/杨梅

     图/杨云珊,黄俪,普迎冬,李涟漪

     责任编辑:李雪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