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⑦】乳头内陷非小病 今天谈内陷的原因和预防
2019/8/23 13:33:26康教授 康教授说健康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

在乳房的自检过程中,出现副乳、湿疹的情况教授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了,教授说,自检过程中出现内陷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教授说,乳头内陷非小病,及时治疗很重要。具体介绍如下:
问题7:乳头内陷非小病,及时治疗很重要
挺拔的乳房是女人美丽的聚焦点,乳头是乳房的画龙点睛之处。可是有些女性,尤其是过了青春期的女性,在进行乳房自检时,会惊讶地发现乳头部分或整个低于乳晕平面,陷于皮面之下,并呈现火山口状,这就是乳头内陷。应当注意,乳头内陷不能与乳头内翻相混淆,内陷多是因为乳房下方的炎症或肿瘤牵拉所致,整体的陷入,但其方向仍然朝外。内翻是乳头皮肤向里面卷入,整个或部分乳头的“头朝下”。浅表的部分内翻就是乳头分裂,常是横向分裂,多数是乳头先天发育不良所致。下面教授着重讲一讲乳头内陷。

乳头内陷不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女性的曲线美,还会因为内陷引起分泌物蓄积,导致细菌繁殖乳头感染,从而发生乳腺导管炎,产生疼痛和恶臭。另外,乳头内陷还会给哺乳带来很大麻烦,因为乳头不凸出,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就衔不住,无法吸吮乳汁。这样不仅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有可能会造成乳汁淤结,使乳房膨胀、发热,从而发生各种类型的乳腺炎症。

为什么会发生乳头内陷?
教授说,一般来说主要有两大原因,即原发性和继发性。所谓原发性乳头内陷,是由于乳头内部组织发育不良,使得乳头缺少支持组织撑托所导致的内陷;但继发性乳头内陷相对就复杂一些,通常是因为乳腺肿瘤或炎症以后的纤维增生使得乳头受到乳腺内病理组织的牵拉所引起的。

除此之外,青春发育期的束胸也是导致乳头内陷的重要原因。有些少女,由于对乳房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日渐隆起的乳房感到很害羞,于是就故意穿紧身内衣把胸部束紧,或过早地佩戴尺码过小的乳罩。这些都会对正处在发育期的乳房造成挤压,使乳房变得扁平,同时受压的乳房因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供应不足,影响乳腺的正常发育,久而久之就会使乳房变小、不对称、乳头内陷。

既然乳头内陷的危害这么大,那么,一旦自检中发现乳房有乳头内陷的症状,该如何治疗?教授说,方法有很多,下面就列举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首先,不要佩戴过大或过小的乳罩。乳罩过大,会造成乳房外扩,体现不出女性的曲线美,而乳罩过小,就像在胸部箍了一道绳子,使呼吸运动受到限制,反而会加重乳头内陷症状。除了要注意胸罩的尺寸外,还可以用剪刀在两侧乳罩中央剪开一个形似乳头大小的小洞,戴上之后把乳头挤向小洞的外面,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内陷的乳头就可以凸出了。

另外,少女时期是纠正乳头内陷的第一个重要时期,因为此时正是乳房发育的关键期,察觉乳头有内陷的症状后,应先注意保持乳头部位的清洁,经常用温水清洗,一天两次,必要时可用一些消毒液做消毒处理。与此同时,每天还要对乳头进行数次按摩,可采用挤压法、牵拉法等,长期坚持做,可使双乳突出、周围皮肤支撑力不断增强,起到一个给乳房“定型”的作用。不过这里要注意,在用手牵拉乳头时,不要过分用力,否则极易使乳头损伤。

对于哺乳期的乳头内陷,最好的纠正方法是吸引疗法。即每天用吸奶器吸引乳头数次,利用其负压促使乳头膨出。如果乳头内陷在分娩期之前都没有进行矫正,可用一个玻璃眼药水瓶,把粗的一端扣在乳头部位,细的那端套上橡皮管并连上注射器,抽出瓶中空气使其成负压,从而将乳头吸出,几分钟后取下,再用手牵拉使其不再回缩。这种方法必要时可重复施行。

当然,产前也是矫正乳头内陷的最佳时期之一。对于轻度乳头内陷者来说,可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但严重者就必须要到医院就诊并做相关检查,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总之,在乳房自检中,一旦发现乳头有内陷的症状,千万不要小视。如果不及时矫正与处理,就很有可能引发乳腺疾病。教授在明天的【乳腺】10个关于乳腺自检的问题⑧中要介绍的是乳头发生皲裂要当心,不要引起乳腺炎的情况。具体情况明天详细介绍。

(本文选自《乳房好女人才好》本文编辑:钱灿)
喜讯:
由3名医大教授联合开发的“乳此好乳腺贴”特效产品,将于下月中下旬开始在本平台销售。经北京301、上海长海等10多家医院临床验证:有效率98%。


还有很多人喜欢浏览这些内容,一起看看吧……
【乳腺】乳房里的肿块如何处理?
【乳腺增生】乳房里硬硬的到底是什么?
【乳腺】常见4大错误做法伤害乳房,你有犯吗?
【乳腺】乳腺炎会发展成乳腺癌吗?如何预防乳腺癌呢?
【乳腺】乳房疼痛提示什么?可能有什么原因?
提示一:想搜索康教授所有精华文章?点击:菜单“搜索”新功能,输入想搜索的关键词即可。或直接查看本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
提示二:看完文章介绍,仍有疑惑?不如直接来问教授吧。教授微信平台有8名专业人员,随时帮你解疑答惑。(咨询方法:点左上角“返回”,在下面对话框中输入您想了解的问题即可)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康教授说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