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交往的4个潜规则
2020/9/10 22:00:00 心理学

    

    

     文 |实用菌

     来源 | 实用心理学(ID:watchgold)

     01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处处碰壁。

     碰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时候你碰的头破血流,但却不知道错在哪里。

     “我对身边的人付出了很多,但却经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本来关系很好的朋友,突然有一天被拉黑了。”

     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这些角落,成了人们约定俗成,不言而喻的“秘密”。

     没有人会把“正确”的做法摆在明面上,大家只能在一次次教训中,发现事物得以运行的真面目。

     于是人们在为人处世中被不断摸索,渐渐清晰了社会的第二套法则——潜规则。

     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人际关系中的隐性法则。

     02

     不要跟经常否定的人深交

     总有那么一种人,无论你说了什么,他回答的第一个字永远都是“不”。

     紧接着,是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或谏言说个不停,直到别人同意了他们的看法。

     一开始我们觉得,与自己意见不相符的人相处,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视角和知识。

     难料的是,这会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们会发现,这些出口就是否定的人,在任何场合和话题中,亦是如此。

     其实在心理学中,他们是深陷“达克效应”无法自拔的人群。

     能力欠缺的人沉浸在自我虚幻的优势之中,不仅高估自己的水平,也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建议。

     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永远觉得只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才是正确。

     接触的时间一长,当你再次想在这种人面前发表意见时,你会发现自己可能有两种感觉:

     要么是不自信,觉得自己的想法仍然会被否定,所以还是不要说了;

     要么是不耐烦,觉得反正自己说什么他只会否定,所以还是别说了。

     颠过来倒过去,最后都变成了我们不愿意在这种人面前吐露想法,变成了和他们渐渐疏远。

     与其说是不要接触,倒不如说根本无法深交,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忍受这种人带来的压抑。

     03

     不要同情经常把自己缺点挂在嘴边的人

     “我这个人说话直,你别介意”

     “我这个人不怕得罪人”

     “我说句不好听的,你别见怪”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把这种话天天挂在嘴边的人。

     通常,他们接下来的话会很难听,自以为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开始随意的指指点点。

     他们运用“首因效应”,先在别人心中留下一个“我就这样,你能咋地”的形象。

     然后很多人就会被影响,即使被他们人身攻击也没法大发脾气。

     他们已经在一开始预告了他们的“耍无赖”行为,有这样一个大前提的铺垫,别人的怒火都会被当成是没有气量。

     当然,这种人的内心往往很自卑,需要用这样的话来武装自己脆弱的内心。

     即便如此,这种人还是不值得我们的原谅。

     明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不仅不做改变,甚至要当做理由告知他人。

     他们已经做好了会伤害别人的准备,这种话只是用来提醒,让自己的攻击变得没那么露骨。

     看透了他们这种行为的本质,在下一波言语攻击来临时,请不要有任何的后退,做好强大的心理准备,用不屑一顾做一次漂亮的反击。

     04

     不要频繁地倾吐辛苦

     抱怨,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

     但是接收别人的抱怨,却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将今天多么多么辛苦转述给100个人听,其中可能有29个人不愿意听,69个当成笑话,再传给其他的人。

     在那29个人眼中,倾吐辛苦可能只是矫揉造作的一种手段,他们并不会为之过多的共情。

     袒露伤疤无非是获得别人的同情,可是没人会对负能量不厌其烦。

     时间一长,就会被大家绕着走。

     对于那69个人,他们会在别人的抱怨中找到一个人的缺点和短处,并从中获得优越感,接着打心底里瞧不起这个倾吐辛苦的人。

     公开承认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别人也就自然不会选择尊重和信任。

     所以,任何时候的向困境低头,包括对艰难坎坷的抱怨,都是在降低自己的价值。

     那么剩下的两个人,大家都能猜到,就是我们的父母。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父母才敢于无条件接受我们的怨言,并借此机会能够关怀我们。

     除了父母,在任何人面前倾吐辛苦都是在暴露内心的柔软之处,听者无心会极其厌烦,听者有心又可能插圈弄套。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懂得消化内心的苦,并以此为成长的阶梯,享受这种默默承担的孤独感。

     05

     不要当众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撞见别人“装”的时刻。

     可能是某个人在装B,并且正好撞上了你专业的领域里;

     也可能是一个和你同时目击事故现场的人,在讲述时随意添加了很多细节;

     他们不懂装懂,添油加醋,甚至是撒谎捏造。

     碰上这类情况,很多人会选择一口戳破,当众纠正他们的错误。

     但是,让这种人下不来台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甚至会因此受到伤害。

     经常爱“装”的人内心往往狭小而空虚,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大家的认同。

     他们在谎言中找到了自我价值感,虽然是错误的方式,但这确实让他们自身实现了巨大的满足。

     这时,一句反驳会打碎他们精心设计的美好。

     羞耻与失望在他们的窄小的心眼里聚积,于是他们可能选择严厉的打击报复。

     失去大家的信任对于他们来说是莫大的伤害,因此他们也不会轻易放过那个当众戳破他们的人。

     所以,比起这种处理方式,看破不说破,并且留给他们足够的面子或许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06

     其实一个人越成熟,就越能够意识到世界的复杂性。

     不管人也好,人与人形成的种种关系也好,都是有很多面的。

     有一些面,一看就可以看到;也有很多面,就像隐藏在海面下的冰山一样,不擦亮眼睛是很难发现的。

     你看到了它,理解了它,才避开它。否则,很容易在不经意间翻船。

     这或许有点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拥有更好人生的前提,就是尊重现实。

    

     留言互动区

     你了解的社会潜规则还有哪些?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