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不好的人,最爱说这4句话
2022/11/17 22:00:00 心理学

    

    

    文 | 实用菌

     01

     古人说,看一个人的人品如何,要“听其言,观其行。”

     美国作家本·琼森也说:“语言最能够暴露一个人的人品。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人品,是一个人立身之本。而语言,是反映人品好坏的一面“镜子”。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听ta说话就能听出来。

     人品差的人,最喜欢说以下4句话。万一遇到这类人,要趁早远离。

     02

     “都怪他”

     心理抑郁的人,总喜欢把问题归因于自己。过度自负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喜欢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他人,让他人为自己犯的错埋单。

     好友小丽这段时间很郁闷。起因是,前不久上司派给她和另一位同事一项重要任务。那位同事接到任务后,私底下找到小丽,恳求小丽能帮自己做个表格,然后由她亲自录入数据。小丽听完,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后来上司发现表格里一组数据有误,正准备责备那位同事时,那位同事却对领导说,“表格是我做的,但数据是小丽录入的,都怪她!”

     后来知道这件事后,小丽目瞪口呆。

     生活中,把自己的错误归罪于别人的人,并不少见。这类人最常说的话就是——“都怪他!”

     人是有情绪的动物,情绪一上来,每个人都会抱怨。尤其是,当我们处于恐慌焦虑状态时,更容易抱怨他人。

     适度抱怨他人,有助于缓解情绪。但凡事都要有个度,抱怨过了度,不仅是推卸自己人生的责任,倾倒自己的情绪垃圾,也会惹人生厌。

     当一个人喋喋不休地抱怨他人时,他就是在让别人为他犯的错误全权负责。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很容易把自己变成“祥林嫂”。

     当一个人总是抱怨他人时,结果就是,周围人会纷纷离他而去。

     03

     “看吧,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电视剧《安家》里,房似锦临危受命,来到上海静安门店担任店长。

     面对这位空降来的女上司,下属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刁难她。他们这么做,就是要等着看房似锦的笑话。

     不论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里,像这样幸灾乐祸的人,都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你做一件事之前,某个人会拼命打击你的自信。等你失败了,那个人不但不安慰你,反而笑嘻嘻地说:“看吧,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为什么有人就喜欢幸灾乐祸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把幸灾乐祸现象归因于社会比较。

     他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通过与他人对比来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以此来满足内心深处自尊的需要。

     《安家》里,对于老员工来说,房似锦的强势,降低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为保护自尊心受伤,他们才故意抱团刁难房似锦,希望对方不战而败。

     幸灾乐祸,看似是缺乏同情心,实则是为了满足自恋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期的自恋没能得到满足,等这个人成年后,这种自恋就会表现为自负自大,以及对他人潜在的敌意。

     最终,房似锦用实打实的业绩,证明了自身实力,也给了下属来了个下马威。

     面对幸灾乐祸的人,我们也要像房似锦一样,保持冷静,不要被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

     喜欢幸灾乐祸的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恤他人,这样的人,人品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和这类人做朋友,太累,趁早远离。

     04

     “我这都是为你好”

     “我这都是为你好”,是很多人的口头禅,然而,这句话着实害人不浅。

     小西在某互联网大厂做运营,过着996的生活,一干就是三年。

     这三年里,部门里所有的苦活累活,几乎都是小西的。久而久之,小西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多次向领导提出升职加薪的要求。

     每当这时,领导总是以“部门里其他同事都是研究生学历,只有小西是本科生”为由,拒绝小西的要求。不仅如此,领导还经常对小西说,“你学历低,就是要多历练。我这都是为你好!”

     真正为一个人好,就应该尊重ta,而不是用道德绑架对方,让对方完全听命于自己。

     喜欢说“我这都是为你好”的人,大多是PUA高手。他们不仅很自私,而且控制欲极强。他们最擅长的事,就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目的却是要控制你。

     和这种人相处,你会感到压抑、郁闷和烦躁。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这都是为你好”,那你要警惕了。你要学会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明确拒绝对方对你的“好”。

     05

     “某某在背后说你坏话”

     有一年,我过年回老家时,亲戚A偷偷告诉我说,亲戚B在我背后说过我的坏话。

     不久,亲戚B也过来跟我说,亲戚A也在我背后说过我的坏话,她的话术跟亲戚A几乎一样。

     遇到这种挑拨离间的事,我开始很气愤,直到看到武志红老师的“三元关系”理论才终于释然。

     武志红认为,人的关系分为一元、二元、三元。

     一元是指人的内心只有一个中心,只认为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要服从自己的意志。

     二元是指人的心里有两个中心存在,他会认为自己是好的,你也是好的,但没有第三者的存在。

     三元关系中,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客体。不仅有我,有你,还有他。这三者可能都是好的,也可能其中有不好的。

     那挑拨离间是怎么回事呢?

     它是指,二元关系中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有人把这个矛盾投射到第三者身上,相当于把二元关系扩展成三元关系。这时,二元关系中的矛盾也被迁徙至三元关系中了。

     再来看个例子。小王和小李是同事,前者因为嫉妒后者的才能,于是跑到上司面前打小报告,挑拨上司和小李之间的关系,希望上司能给小李穿小鞋。

     在背后挑拨离间的人,只会暴露他们糟糕的人品。面对挑拨离间者,我们要带着三元关系去觉知,就会豁然开朗,不会掉进人际关系的黑洞。

     06

     人品是内核,言行是外表。从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便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细节见人品,小事见真章。一个人内在有好的品质,外在才会有得体的言行。说话办事,才能在细微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自带光芒,熠熠生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