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伤害最大的,是自我PUA
2022/12/7 22:00:00 心理学

    

    

     文 | 实用菌

     01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面对别人的夸奖时,会急忙否认:

     “没有没有,其实没有你说得那么好!”

     这是客套式的谦虚吗?不是,这是一种真实的感受。生活中,我们在得到别人的称赞时,内心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惶恐。

     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别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客气;即便真这么想,也因为不够了解自己导致的。

     我在最近的心理答疑中,也遇到很多这样的个案。

     有的人明明颜值很高,追求自己的人也很很多,但她们在关系中却总是很不自信,觉得没有人会爱上真实的自己。有的人学历也很高,工作也不错,但总觉得这些主要是自己运气好,并不是实力的体验,真实的自己很糟糕。

     这些人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执念:不管真实的情况如何,认定自己不够好。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就是,自我PUA。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这么容易否定自己,贬低自己,自己和自己作对呢?

     02

     一般来说,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

     1. 误把理想自我来当成现实自我。

     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分为两种: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所谓理想自我,就是头脑中期望自我,这个自我在各方面都是理想化的、闪闪发光的。所谓现实自我,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样子,这个自我常常是不完美的,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

     理想自我很好,但不常有,一个人只能在某些时候的某件事上,偶尔达到这种状态。这是一种小概率的事件,不是生活的常态。

     可惜的是,有的人不理解这点,总是理想自我来要求现实自己,觉得只有时时刻刻达到自己期望中的样子,生活才能谈得上满意,自己对自己才能谈得上满足。

     完美主义的人就是这种思维模式,完美主义的最大特征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要求自己必须做到完美。

     但是,当一个人总是用理想自我来要求现实自我的话,感到挫败是必然,觉得自己不好也就顺理成章了。

     2. 关注误区

     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总是能轻易地发现别人的好,觉得别人更优秀,更受欢迎。然后回头看看自己,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浑身都是问题。

     这样一比较,自然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但其实这里有两个误区。

     一是别人没有你想得那么好。我们之所以觉得别人什么都好,是因为接触的比较少,不了解人家的方方面面。在这有限的接触中,又只关注别人身上好的,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一样,所以就产生了别人总是比自己好的错觉。

     另一个误区是,对自身问题的误解。

     我们身上的一些问题,或许都是真的,但未必就代表很严重。真正的优秀并不是没有任何缺点和不足,而是虽然你有不足,但你也有闪光点,然后你的优点能平衡自己的一些缺点,这样就足够了。

     所以,有问题并不可怕,即便你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便这些问题你一辈子也摆脱不了,也不妨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

     客观地评价自己,摆脱关注点的误区,我们才有机会摆脱自我贬低的漩涡。

     03

     了解了以上原因,以后再觉得自己不够好时,就可以提醒自己:

     完美只是一种评价标准,是我们内心渴望极致体验的一种投射,我们可以去追求,但要明白完美不是生活的常态,真正的完美只存在于我们头脑的想象中。

     内心成熟和强大的标志,并不是苛求现实的自己多好多完美,而是懂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更理性地面对自己的问题。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