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潜意识中的人格原型在控制你
2022/12/8 22:00:00 心理学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性格看起来外向活泼,热情且健谈,脸上总洋溢着笑容。
但一次聚会回家路上,她把头靠在我肩上,一脸落寞地说:“我感觉自己真的好孤独啊。”
我了解到,她其实看似外向,实则朋友并不多。在国外上学时,一个人习惯去咖啡厅待着。大家三三两两聊天,只有她一个人坐在角落,或者带着电脑,假装自己很忙的样子,生怕被人看穿她的小把戏。
可一当聚会or朋友来访,她马上又变成了那个健谈且热情洋溢的自己。以至于这么多年,没人知道她内心世界里,藏着一个内向孤独的人格。

她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去下意识的“树立人设”行为。
你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展现的内容,你在朋友、家人面前努力维持的形象,也正是你给自己设定的人设。
这种行为无非是为了更好去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但外在的人设无论如何光鲜亮丽,最终决定我们性格本质以及工作感情应对方式的还是内在的真实人格。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从不同的人嘴里,听到不同的评价时,连自己都会产生疑问:我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吗?我怎么不觉得呢?

在荣格的理论中,人格面具(人设)代表的就是人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与社会环境相适宜的心理模块。每个人都有很多人格面具,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活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使用不同的人格面具。
按场合的不同,可以把人格面具分为:外交面具,工作面具,社交面具,朋友面具,家人面具,夫妻面具,独处面具。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多面,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也许很多人会在繁忙的琐事中和与各色各样的人的周旋中迷失自我。在我看来,无需在意到底哪个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佛有千面,“我”就是“我”。
这样多面性的自己是不是让你时常觉得自己有些“人格分裂”?
其实 ,这都是你潜意识中的人格原型在控制你。
如果你有这样的反省,你已经向了解真正的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人格原型的理念,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原型人格,比如:天真者、孤儿、爱人者、破坏者、智者、愚者等一共12种人格原型。你也许是好几种原型的混合体,但始终会有某一种原型占据着主导地位。
它决定了你所扮演的生活角色,也影响着你的人生发展。

再举个例子,我自己是一个外表看起来温和友善的女孩。
但是每当上司或者同事指出对我的工作不满,让我加班加点也要完成某项任务时,我敏感火爆的神经一下子就被点燃,忍不住回怼,语气强硬,要么发生争吵,要么就冲动离职,导致我很难与上司搞好关系,有晋升机会...
回到家对男朋友也是如此,只要他一点不顺我意,我就会不耐烦、发脾气,甚至会对他冷暴力,来逼迫他讨好我,(虽然事后都会后悔)...
敏感神经、脆弱易怒,无法接受别人的指责与批评......为什么大多数时候温柔乖巧的我,也会有“不正常”的一面。

后来咨询后我才知道,这和我不幸福的童年经历有关,从小父母经常吵架、脾气暴躁,加上单亲和穷困的生活条件,被看不起,很自卑,缺爱,积压了很多负能量。
所以一旦有人表现出对我的“攻击”,我就会不自主的拿起“矛”和“盾”进行防御、反抗。这才是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我——脆弱敏感,害怕失去,本能防御的“反抗者”。

“我”的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外在表现的你,别人评价的你,都不足以真实准确地代表你自己,而人格原型,才是100%的你。
你的本质、力量与软肋、光明与黑暗、渴望与害怕失去,潜在的阴影和伤害,弱点与天赋都在你的人格原型里一一呈现。

尼采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
从另一方面来讲,要做到“懂自己”,就必须看见和了解我们的人格原型,才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情绪、行为背后的动机;进而能够察看自己的内心深处时,你的视野、疑惑、痛苦也会随之变得清晰起来...
那么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真实的你,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你有多久没有看到,那个真实的自己了呢?

-人格原型测评-

本测试通过12个维度,分析你的主导人格原型和各类型占比。人格原型没有好坏之分,认清和觉察自己的主导人格原型,有助于我们自我整合、调和内外冲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过上更自在安宁的生活。
/关于测试/
测评体验价9.9元
测试题:77题丨6页专业报告
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

↑扫描二维码马上参与测试↑
你将获得什么?
「以下展示报告部分内容」
01丨评估你的主要人格原型

02丨多角度进行深度剖析

03丨针对性的专业心理建议

测过的人都这么说


↑扫描二维码马上参与测试↑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了解你的人格原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