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自比彼得大帝,要跟乌克兰算总账
2022/6/14 9:00:00 明叔杂谈
很多人都在问,俄罗斯在当前俄乌冲突中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俄罗斯是不是要彻底占领乌克兰?还是仅仅占领乌克兰东部传统上拥有大量俄罗斯裔人口的地区?
没有外人能清楚地了解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真实想法,但普京最近一次讲话,则为我们解读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提供了一些线索。
2022年6月9日,恰逢沙皇彼得一世诞辰350周年。
彼得一世又称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拥有“大帝”头衔的沙皇。
彼得大帝1682年即位,1689年亲政,1697年派遣使团前往欧洲学习先进技术,他自己也扮成一个低级军官随行。彼得大帝开启了俄罗斯全盘西化的改革,并最终建立了俄罗斯帝国。他为俄罗斯创建了现代化的海军和陆军,执政期间,让俄罗斯国力大振,一举成为欧洲强国。
在1700年到1721年的“大北方战争”中,彼得大帝联合当时的丹麦-挪威王国和波兰-立陶宛王国,打败了此前掌控波罗的海霸权的瑞典王国,一举为俄罗斯打通了前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彼得大帝还在波罗的海沿岸修建了圣彼得堡,使之成为此后200多年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普京早在2003年首次担任俄罗斯总统时就表示,彼得大帝是他一生最敬佩的人。
6月9日,普京在参观纪念彼得大帝的展览后,跟俄罗斯年轻企业家们座谈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他先是回顾历史,强调说,虽然在“大北方战争”中,有人认为彼得大帝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的部分地区,但实际上,斯拉夫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些地区,因此彼得大帝只是收复并加强了这些地区,并非占领。然后,他将话题拉回现实,“今天,我们也有责任收回和加强(某些地区)”。
普京没有明说,今天的俄罗斯要收回和加强哪些地区,但考虑到当下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很显然,他自比彼得大帝,认为俄罗斯目前在乌克兰东部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并非侵占,而是要收回和加强这些在历史上本来就属于俄罗斯的土地。
在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前,普京曾发表长篇讲话,认为“乌克兰从未有过作为一个长久稳定国家的传统”。
大家可以看一看上面的两张地图,第一张是乌克兰领土历史变迁的简化图,第二张是乌克兰地图。
对比两幅地图,可以发现:165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合并时,乌克兰仅有今天大致相当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和基洛沃格勒两个州的地盘;从1654年到1917年,俄罗斯帮助乌克兰获得了相当于今天乌克兰中部和北部的大片领土;1922年,列宁将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划给了乌克兰;1939年和1945年,苏联又为乌克兰争取到了西部的四个州;1954年,赫鲁晓夫又把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
普京在战前长篇讲话中,对列宁和赫鲁晓夫将大片俄罗斯领土划给乌克兰非常不满。
在普京看来,过去400多年间,乌克兰就一直受到俄罗斯的帮助和支持。今天乌克兰的领土,绝大部分都是俄罗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在血与火的较量中,为乌克兰争取而来的。
也正因如此,从2014年以来,乌克兰在美国的挑唆下,成为反俄急先锋,甚至对一些俄罗斯裔乌克兰人进行残忍的迫害和打压,这让普京觉得乌克兰政府忘恩负义。
从普京自比彼得大帝来看,在当前的俄乌冲突中,俄罗斯至少是要把列宁1922年给予乌克兰的领土全部拿回来,“收复并加强”。
俄乌冲突爆发初期,俄军对战争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一度长途奔袭,四处出击,被得到北约广泛支持的乌克兰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但从第二阶段开始,俄军稳扎稳打,目前正在拿下包括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在内的“顿巴斯地区”。加上俄军此前已经拿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俄军已经打通了从克里米亚半岛到乌东地区的陆上通道。
而俄军第三阶段的目标,很显然,就是要拿下北边的哈尔科夫,加上南边的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不仅收回这片历史上曾经属于俄罗斯的土地,并且将“忘恩负义”的乌克兰彻底打成一个内陆国家。
普京在战前的动员讲话中痛心疾首地指出,上述地区曾经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基地,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已经把这些当年苏联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全部败光了。
“2021年,位于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被除名,它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建造的。著名的安东诺夫公司自2016年以来就没有生产过一架系列飞机,而专门生产火箭和太空技术的尤兹马什机械厂和克列缅楚克钢铁厂都处于破产的边缘。这些令人悲伤的清单还在继续增长。至于整个在苏联时期建造的天然气运输系统,已经是破败不堪,运行风险和环境成本都很大。”
结合此次讲话,我们可以推断出普京的目标:既然乌克兰不争气,暴殄天物,把苏联留给乌克兰的重工业家底折腾得一干二净,把乌克兰治理得一团糟,不如让俄罗斯直接将这些地区收复回来。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三张地图,这是乌克兰语言和民族分布图。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普京的目标,就是要将乌克兰东部和南部,拥有大量俄罗斯人和说俄语人口的地区,全部收回。
克里米亚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俄罗斯人,普京已经在2014年拿下了这一地区,并通过公投,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和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三个州,多数人说俄罗斯语;敖德萨州绝大多数人说俄罗斯语;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都有大量俄罗斯人口。
如果俄罗斯将这些地区全部拿下,乌克兰将至少丧失40%-45%的国土。
直观上来看,乌克兰地图将从一只“一心奔向西方的小鸡”,变成一只“无头的乌龟”。
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普京在此次俄乌战中的终极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俄罗斯来说,有几个明显的好处:
第一,严厉惩戒乌克兰,把乌克兰彻底打成一个内陆国家,乌克兰不仅将丧失40%-45%的领土,还将永久性地失去黑海出海口;
第二,对俄罗斯周边其他在北约煽动下蠢蠢欲动的反俄势力形成震慑;
第三,俄罗斯全面控制亚速海和黑海这一战略要地。
这些地区也是俄罗斯人先辈们流过鲜血,与奥斯曼帝国、纳粹德国等拼死战斗过的地方。收复这些地区,对俄罗斯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情感价值。
对于俄罗斯来说,实现上述目标有一个较为有利的条件:这些地区离俄罗斯本土较近,即便此后俄罗斯不得不与乌克兰展开漫长的对峙,俄罗斯军队的补给问题也不大,可以长期坚守。
对于美国来说,接下来几个月,将会越来越尴尬。
不管它怎么支持乌克兰,乌克兰在战场上都败局已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前反而有一种“赖上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思,不仅要在乌克兰加入欧盟问题上“插队”,而且还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北约成员国为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为此甚至不惜用上了“道德绑架”的做法。
美国通过俄乌战争,彻底终结了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和解进程,打掉了俄罗斯再次融入西方的任何可能,美国还通过一系列制裁锁死了俄罗斯与西方合作的空间。
但从战略上来说,美国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彻底将俄罗斯变成了美国的敌人,并将俄罗斯不可逆转地推向了中国一边。
如果说“国运”,这就是“国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发起俄乌战争,在战略上对中国的“掩护”作用,堪比2001年的“911”事件。
从战术上来说,美国在达到“以乌制俄”的主要目的后,对乌克兰将会“始乱终弃”,以避免对乌克兰的援助变成一个“无底洞”。
过去几个月,美国在全世界积极行动,力图促使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国家对俄罗斯进行谴责和制裁,但这一过程非常不顺利,绝大多数国家根本不愿意为了美国而得罪俄罗斯。
美国与盟友之间接下来就如何分担援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成本问题,也会发生越来越多的矛盾。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疲态正在显现。
当然,俄乌战争还有另外一种发展的可能。
如果俄军在接下来的三四个月内进展顺利,在拿下自哈尔科夫到敖德萨的全部领土后,也不排除俄军继续向乌克兰西部推进,最终彻底终结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地位的可能。
在美国等北约国家不敢直接参战的情况下,如果这场战争持续三年,俄罗斯确实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但相应的风险则是,俄军越往西打,当地民众的乌克兰民族情结越严重、反俄情绪越激烈,俄军将面临乌克兰游击队甚至是一些极端恐怖组织的不断骚扰和袭击,俄军将会为控制这些地区付出高昂的代价。
到那个时候,美国则可以通过持续支持乌克兰人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发动恐怖袭击等,不断消耗俄罗斯,让乌克兰变成第二个阿富汗,或者让乌克兰变成美国自己当年遭遇的“越南噩梦”那样,去折磨今天的俄罗斯。
不管怎么说,乌克兰作为“耗材”的命运,正在走向一个悲惨的剧终环节。
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掀桌子,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算总账、死磕,对于中国来说,无论如何都会创造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
那就让我们好好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积蓄力量,为最终可能到来的中美战略摊牌做好准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叔杂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