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将向世界交出什么答卷?
2022/6/15 9:00:00 明叔杂谈

(意大利驻华首席贸易代表布鲁诺与京东幸运消费者于女士合影)
对于生活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来说,不管是幸运还是不幸运,我们都赶上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全球化、工业化、科技和产业革命等因素的带动下,国际格局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大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入新一轮工业化的大潮,实现了国家发展的跃升,并在原有的单级和多极世界之外,成为一支新兴力量。
整体来说,国际格局中“东升西落”的态势日渐明显。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成为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出现的这种重大变化?
中国稳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世界又意味着什么?
自2016年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开始组建美欧日对华统一战线,试图孤立、包围、打压、遏制中国,中国该如何应对?
此时此刻,每一个关注国际局势的人都非常担心:
——世界是否会重回大国对抗的老路?
——全球化趋势是否会发生根本性逆转?
——各国之间是否会抛弃互利共赢、转向以邻为壑?
——对抗与冲突是否会最终取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再次给人类社会带来浩劫?……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带领团队研究了过去500年来大国崛起的案例,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
艾利森的研究显示,自150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16次大国崛起的案例,其中12次引发了战争。
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当原有的霸权国家相对衰落,新的强国崛起时,往往会带来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化、国际关系的激烈调整,甚至最终引发冲突。
这就是国际关系中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但是,东西方思维存在巨大差异。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一定会出现的“陷阱”,关键是事在人为。
对于中国来说,国与国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一直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理性,以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一直倡导用互利共赢取代零和博弈。
中国的选择是,“开大门、走大路”,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
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跟其他国家争夺地区和全球霸权,而是为了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同时,中国坚定地希望,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让中国的发展也能惠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
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社会越是有人鼓噪“脱钩”,越是有人煽动打“新冷战”,中国越是坚定地选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做大互利共赢的蛋糕,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中美关系备受关注,但实际上,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中欧两大经济体如何互动,不仅将直接影响双方近20亿人口的切身利益,也会对中美关系、对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说到底,中欧虽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同,但中欧分处亚欧大陆两端,双方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地缘政治矛盾。过去几十年,中欧双方通过不断加强务实合作,为各自人民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段时间,正值中国“618”购物节,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近年来,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为众多行业和众多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路径,为大批中小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正越来越成为中国实体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618”购物节期间,欧盟一些成员国驻华使节也“入乡随俗”,纷纷抓住时机,化身为本国产品的“首席推销官”,在京东上面向中国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卖起了本国独具特色的产品。

(丹麦驻华大使马磊在官邸投递金先生在京东订购的黄油曲奇)
这段时间,欧盟驻华使团,以及法国、意大利、荷兰、丹麦、葡萄牙、匈牙利等欧盟成员国的驻华使节,纷纷关注618购物节,和京东一起邀请幸运消费者到大使馆自提活动,通过别开生面的形式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关系,为本国产品品质站台。
目前京东已开设65个国家馆,其中16个来自欧盟国家。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从过去一年京东平台上的销量来看,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欧洲进口食品是奶制品、糖果、饼干和红茶等,从产地来看,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和丹麦是最大来源国。

(荷兰副大使高罗柯与消费者王女士在使馆推冰壶)
2021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第一批中欧双方互认各100个地标产品,即这些产品获得了原产地认证,享有高度知识产权保护。未来中国消费者在国内通过网购,可以更加方便安心地在国内享受到越来越多真材实料的正宗欧洲美食。
据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一年来,有效地促进了中欧农产品贸易增长。京东酒水、生鲜、全球购等业务积极引入欧洲优质品牌和认证商品,为广大中国消费者提供丰富、绿色、安全的特色进口产品。在出口方面,京东国际业务大力发展出海新基建,打造全球供应链能力,也可以帮助赤壁青砖茶、宜宾芽菜等众多中国地标产品走入欧洲市场。
京东的目标是:“卖全天下的货,去全天下卖货。”从整个行业来看,电商在推动贸易往来、增进中外友好交流方面,能够发挥自身更大价值。
当前,国际形势面临诸多挑战,前景“迷雾重重”,而欧盟及其成员国驻华使节通过京东推广本国产品的消息,无疑成为了当下中外交流与合作的一抹亮色。
关心国际局势的人都懂得“以小见大”,这件事情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它充分说明,虽然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严峻、复杂的变化,但中欧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并没有止步不前。欧盟国家的优质产品通过京东这样的中国互联网平台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不仅促进了中欧经贸合作,也有利于中欧人文交流;
第二,它充分说明,中欧虽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同,但双方民众追求和平、发展与繁荣的目标是相同的。中欧合作,符合中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欧盟及其成员国驻华使节在京东平台上面向中国消费者推销本国产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消费市场,也为欧盟国家扩大对华出口打开了“方便之门”;
第三,它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改革开放44年来,中国不仅成为了“世界工厂”,也正在成为“世界市场”,“中国消费者”正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有利于其他国家享受到更多的“中国机遇”和“中国红利”。
实际上,在中国的周边,“中国机遇”和“中国红利”已经越来越明显。
2021年,东盟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当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8782亿美元。
正是得益于这种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东盟国家和中国在保持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地区发展与繁荣方面,拥有高度共识。
2021年,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当年双边贸易额为8281亿美元,比东盟略低。但2022年头两个月,中欧贸易保持迅速增长,欧盟也因此一度超越东盟,再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1年的数据看,无论是东盟,还是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都超过了美国。
我们同样期待,基于中国和欧盟在经贸等领域广泛的共同利益,欧盟在对华关系中能够继续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
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一直都在努力成为当今世界的一支积极力量。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针对本文开头提出的种种疑问,中国的答案一直都非常清晰: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一直坚持“开大门、走大路”。中国的改革开放绝对不会走回头路,“闭关锁国”更不可能成为当代中国的选择;
——在国与国关系中,中国希望与所有国家建立起“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关系。中国要合作,不要对抗;中国要共赢,不要互害;
——不管国际形势多么复杂,中国始终用自身发展的高度确定性,去应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中国自身积极发展的每一步,也是中国给世界带来更多“中国红利”和“中国机遇”的重要一步。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盼和平、谋合作、促发展、享繁荣,依然是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期待世界各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和企业家,都能顺应这一历史的潮流与趋势,与中国相向而行,为各国人民谋福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叔杂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