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宪,中国民众的终极目标应是把靖国神社改造成和平公园
2022/7/14 3:25:00 明叔杂谈

    

     前两天我写过,我对中日关系的前景非常悲观。(为什么我对中日关系前景非常悲观?)

     原因很简单:第一, 日本作为美国事实上的“军事占领国”,严重缺乏战略自主,在美国对华采取遏制战略大背景下,日本必然要迎合、支持美国,以此换取美国将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绳”放松一些;

     第二,日本一些人也乐于看到中美恶斗,无论中美谁输谁赢,日本都能朝着成为一个所谓“正常国家”的目标继续迈进。

     对于日本的右翼政客来说,他们绝对不会反思发起侵略战争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多少伤害,他们最大的遗憾是,日本战败了,被美国“阉割”了。

     疫情之前,我在日本旅游,从东京到仙台,到处都可以看到为纪念过去几百年来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而建立的纪念碑。

     这是一个根本不懂得羞耻和反省的民族。

     1940年,正处于二战中的日本,在日本天皇家族的出生地——宫崎县建了一座“八纮一宇塔”。所谓“八纮一宇”,取自中国典籍,大致可以理解为日本要统一世界,这座塔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与扩张野心的真实写照。

     而这塔座的基石,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甲级战犯板垣征四郎号召日军从世界各地抢来、偷来的。在372块石头中,1块来自库页岛,123块来自朝鲜,238块来自中国,其中部分石头是由侵华日军从中国长城、南京中山陵等地抢走的。

     今天,这座塔依然矗立在宫崎县,不过,为了掩人耳目,日本人给它做了重新诠释,称之为“和平之塔”。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宫崎县传递时,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我在日本遇到这类建筑时,内心总是充满了愤懑之情。我坚决不与之合影,因为我知道,“汉贼不两立”。

     最近几天,中日关系再次成为中国民众关注的焦点。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此事在中国民间舆论场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公然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日本右翼政客,安倍晋三除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根本不值得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同情。

     安倍晋三下台后,不仅参拜靖国神社,而且公然叫嚣“美日挺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下好了,台湾没事,他自己先有事了。

     就在去年,安倍晋三还公然宣称,为了对付中国,日本要跟俄罗斯搞好关系。

     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中国官方表达了哀悼和慰问,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胸怀、外交礼仪和人道主义原则。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这对于中国做日本岸田文雄政府的工作也有益处。

     但是,对于中国民间对安倍晋三的反感情绪,我们也要理解。

     相反,那些因安倍晋三遇刺而滥情,甚至肆意攻击自己同胞的人,那些打着人道主义幌子而忘掉了民族大义的人,真的是糊涂,甚至是可耻!

     安倍晋三遇刺,很多中国人热衷于看“花边新闻”,特别是对于安倍晋三遇刺一事的政治和战略意义,不甚了了。

     虽然现在安倍晋三遇刺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但安倍晋三作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同时作为日本自民党内最大派系的领导人,他的遇刺,绝对是一个政治事件,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刑事案件。

     什么山上徹也,什么统一教,你看到的所有公开信息,都是那些幕后策划这起阴谋的人希望你看到的,这些信息本质上对于理解安倍晋三遇刺的真相没有任何价值。

     安倍晋三遇刺的真相,按照历史惯例,大概要等到三十年、五十年后,当事人自己出来说清楚了。

     但是,安倍晋三遇刺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

     7月8日,安倍晋三遇刺身亡。

     7月10日,日本参议院选举,在248个席位中,支持修宪的议员席次从166席增至177席,大大超过修宪需要的三分之二多数门槛。

     日本修宪势在必行。

     二战后,美国人麦克阿瑟给日本“量身定制”了一部所谓的“和平宪法”。为什么叫“和平宪法”?因为作为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惩戒,这部宪法对日本的国家功能进行了“阉割”。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

     ①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②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人“送给”日本的这部宪法,让日本不得保持军队,不得发动战争。

     日本人表面上把麦克阿瑟当做“太上皇”,但日本右翼政客,几乎从战败的那一刻起,就在谋划如何摆脱日本的战败体制,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要遏制日本的修宪努力,阻止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绝对不是靠中国、韩国和朝鲜这些日本军国主义受害者的谴责、呼吁和劝说就能实现的,而是取决于日本的“主子”——美国,愿意把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绳”放多松。

     在日本修宪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到底如何呢?

     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发表评论,公开呼吁,美国应支持日本修宪,将日本自卫队变成军队。

     当年,美国同样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日本偷袭珍珠港,时至今日仍是美国有史以来本土遭遇的最大创伤之一。更不用说,在残酷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给美军造成了巨大伤亡和破坏。

     照说,美国同样有理由、有责任将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牢牢封印起来。

     但是,今天的美国有了新的打算。

     从特朗普开始,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甚至是潜在敌人,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现在不惜要打开潘多拉盒子,放出日本军国主义这个幽灵。

     更形象的说法则是,“美国准备放狗咬人了”。

     咬谁?当然是咬中国了。

     东亚地缘政治正在出现新的格局,有些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正在逐步放松二战后系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绳”,以便日本可以更好地“咬”中国。

     日本,则正在通过证明自己在配合美国对华遏制战略方面的价值,进一步争取美国放松“狗绳”,最终朝着摆脱战败体制、成为“正常国家”的目标继续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非常期待美日联手,可以搞垮中国,这样日本就有机会再次成为东亚的霸主。

     于是,非常诡异的一幕出现了: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在二战中杀红了眼的死对头,现在为了遏制中国,开始狼狈为奸。

     当然,狼狈为奸的两方,同样也会面临同床异梦的局面。

     日本幻想通过配合美国对华遏制战略,最终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但美国只是想稍微放松一下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绳”,便于日本更好地“咬”中国,美国绝对不会彻底放弃对日本的控制。因此,日本最终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是,对于美国来说,“放狗咬人”的战略同样面临巨大的风险。一旦美国在中美博弈中失败,日本将彻底挣脱美国的控制,美国将“偷鸡不成蚀把米”。

     日本修宪,只是美国在东亚针对中国实施“放狗咬人”战略的第一步。从中长期看,美国在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还可能将日本“乌克兰化”,利用日本实施对华遏制战略,甚至利用日本打一场针对中国的“代理人战争”。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台湾问题,我对此反而并不担心。中国完成国家统一,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且美国大概率不会直接出兵。美国只希望让其他国家为美国拼命、给美国当耗材,美国才不愿意为“台独”而跟中国这样一个核大国拼命。

     未来中国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大概率还是跟俄乌冲突后对待俄罗斯一样——采取“严厉谴责+极限制裁”的反应模式。

     而中国要做的,就是参考“香港模式”。中国出台香港国安法后,美国一度非常“生气”,要对中国进行“惩罚”,其中当时有传言说,美国一度想禁止美国资本投资香港金融市场,以此打掉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但因为美国华尔街资本在香港存在广泛的、巨大的利益,最后特朗普政府才未能采取这一极端行动。

     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这个过程中跟美国进行一定的利益绑定。这样一来,中美未来如果真的因为台湾问题而摊牌,美国政府即便是想要对中国采取极端措施,也难以下手。

     而我担心的则是,在中国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后,美国在东亚地缘政治中,有可能借助中日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的纠纷,挑起中日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以日制华”的战略目标。

     这个可能性现在看起来还比较遥远,但如果从逻辑上推理,这几乎是未来美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而且,美国实施“放狗咬人”和“以日制华”的战略,诱惑日本的两根“胡萝卜”都是现成的:

     第一,美国会暗示,日本只要拼命“咬”中国,美国就会进一步放松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绳”,甚至让日本幻想可以以此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第二,美国在挑起中日冲突前,会像对待乌克兰一样,各种拍胸脯、作保证,让日本觉得有美国的支持,可以放心地跟中国“单挑”。

     在“台湾牌”之后,美国遏制中国的下一张牌,可能就是“日本牌”了。

     如果大家仔细去看《美日安保条约》就会发现,美日军事同盟中的“共同防卫”,跟北约的“集体防御”有着本质区别。

     对于“北约”的集体防御,大致可以理解为,任何国家对北约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攻击,都会被视为是对北约全体成员国的攻击,因此,其他国家打一个北约国家,就等于打所有的北约国家。

     但是,《美日安保条约》的原文却是:“各缔约国宣誓在日本国施政的领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依照本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

     到底会采取什么行动?竟然没有明确说明。

     是因为美国人忘了吗?

     当然不是。

     脑奸巨滑的美国人,当把《美日安保条约》送给日本人的时候,绝对不是给了日本一张“同生死、共进退、无条件支持”的空白支票,而是一个模棱两口的承诺。

     也正因如此,美国打“日本牌”,“以日制华”,即便把日本推向战争,美国自己也不一定会直接卷入。

     对于美国来说,所有美国不会直接卷入的战争,就是最好的战争。

     日本这个国家,战略能力比较差,动不动赌国运,但输的时候比较多。

     日本右翼如果稍微脑子清楚一点,就会发现:

     第一,美国只是利用日本遏制中国,为此可以适当放松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绳”,但却不会让日本这条美国的“狗”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二,美国只是利用日本当反华的耗材,日本政治人物的脑子如果不清醒,最终日本将会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对于中国来说,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东亚地缘政治格局非常凶险,但也并非没有“解法”:

     第一,中国民众必须意识到,在中美关系发生质变的背景下,东亚地缘政治格局正在重新回到抗美援朝之后的状态,中国、俄罗斯、朝鲜为一方,美国、日本、韩国为另一方。从上世纪70年代中美和解开始之后发生的中日和解、中韩和解的历史进程,正在走向终结。今后五年、十年,将是东亚地缘政治中非常暗黑的一个篇章;

     第二,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有利因素是时间。我最近提出,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但今后,中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期将不再以十年、二十年为阶段,而是以一年、两年、三年为阶段。近期,中美沟通频繁,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两面性暴露无遗,这就是拜登政府“伪君子拳”的套路。对于中国来说,也不怕它。美国要谈,中国就谈。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只要美国无法真正跟中国脱钩、不敢对中国在军事上动手,每往后拖一年,就是为中国多争取了一年的战略机遇期。拜登在对华关系上看起来动作频频,但从实质上来说,都是“花拳绣腿”,拜登政府在内忧外困中正在蹉跎岁月。在他接下来两年半的任期内,中国仍有机会争取一个战略机遇期;

     第三,面对日本,时与势同样在中国这一边。中国GDP总量已经是日本的三倍多,未来五到十年,大概率会达到日本的五倍到六倍。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未来将会进一步侵蚀日本在汽车、电子、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方面的优势,这不仅会导致日本经济增长乏力,而且会让日本经济整体上逐渐丧失竞争力。从短期看,美国拉日本制裁俄罗斯,将会让日本吃到俄罗斯反制裁的苦果;而美国接下来面临经济衰退甚至金融危机时,日本也会非常受伤。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是:“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

     第二句话是:“中国强,则日本为徒;中国弱,则日本为寇。”

     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耐心和战略智慧,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耗下去,美国早晚会出问题,日本早晚也会出问题。

     接下来五十年、一百年,历史大概率不会再给“日本为寇”的机会。

     我的期待是,中国一步步走下去,最终无论是面对日本,还是面对美国,都可以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中国“说服”日本将靖国神社改造成和平公园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真正说一句:“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国运终于彻底发生逆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叔杂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