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认知里
2022/11/24 10:11:00 明叔杂谈

1)昨天看到一篇杂志的报道,涉及到广州方舱医院的一个极端案例,报道把一个本来很复杂的极端案例简单化、符号化、标签化(方舱、自杀),这不是人道主义,更不是新闻专业主义,这是春秋笔法,本质上是媒体人打着新闻的幌子写“小作文”。每一起自杀悲剧的背后,都有很复杂的心理、个性和环境因素,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那种认为一件事、一句话就可以让人自杀的人,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小作文”能引起人的共鸣,往往不在于它有多少真知灼见,而在于它让不想思考的大脑可以偷懒,并让一种积累已久且被压抑的情绪得到共鸣。
2)现阶段,熟人之间不要讨论防疫政策,伤感情。这个问题早已经不是事实之争、科学之争,而变成了情绪之争、立场之争,快赶上有关中医的讨论了。遇到有人要跟你辩论防疫政策,你就跟他说,“你说的都是对的,你开心就好”。
3)那些口口声声说放开是为了底层民众考虑的人,很多都是在为自己考虑。美国的例子很清楚,放开后,有钱、有闲、有药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最受苦受累的还是中低收入阶层。
原因很简单,第一,病毒不除,放开后,至少半年内经济好不了。你明知道外边有病毒,你还敢带孩子、带老人去吃饭、去看电影、去旅游吗?第二,中低收入人群的感染风险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快递员最可能感染,最可悲的是,等到快递员大面积感染时,你连快递都不敢收了,连外卖都不敢点了。经济会好吗?快递员的工资会增加吗?
4)有人说,奥密克戎不过是一个大号的流感,就算你说的是对的,你明知道快递员很可能得了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流感,你还会让他上门吗?你还敢接他送的快递吗?你还会让家中的老人、孩子跟他们接触吗?
5)鼓动放开的人,都有一个幻想,那就是一旦放开,天就蓝了,水就绿了,经济就好转了,日子就好过了。真的吗?
6)现在是服务业不好,病毒不除,放开后不仅服务业短期不会好,制造业也可能受到冲击,谁受到的影响最大?
7)别跟我提“层层加码”、“一刀切”,我也痛恨,我为此写了无数文章,提的批评、建议、呼吁,比一般人多太多了。
8)我们全家都打了疫苗,我备了几箱子中西药、口罩、消毒用品,放开不放开对我个人影响都不大。
9)疫情对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是个大问题。所以说,适当运用一点唯心主义是有用的,“相由心生”。
10)每一代人都会与时代的宿命不期而遇,逃避和抱怨都没有用。全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暗黑期”,地缘政治动荡和科技发展停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你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疫情问题,实际上疫情只是一个小问题,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很多人都不知道战争、饥荒意味着什么,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彻底从人类社会消失。它们会潜伏,但从未远去。你怎么会乐观到认为,我们这一代人不会再遇上它们?
P.S. 写作是为了表达和分享,每一个写作的人都要承担被辱骂和攻击的压力,原因很简单,你分享一个可能冲击、颠覆他们固定思维的观点,会比打他们一顿还让他们难受,他们会对你好?
各尽各心,各尽各力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叔杂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