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梨膏到甜蜂蜜,一场滋润的“持久战”
2022/12/16 12:47:52 三联生活周刊
甜,发乎舌尖,铺向舌面,继而喉间生润,在多巴胺的催促下,心头旋即雀跃起来。这样一种味觉上的美妙体验,到如今,最让人心动的却是在“润”这一字上。
随着世情变化,三天前,发烧突如其来。当我以为这就是最难熬的那几天的时候,第三天接踵而至的、疼到怀疑人生的咽喉痛重新定义了“难熬”,连呼吸都变成了罪过。深夜难受到睡不着的时候,满脑子都是那句“常规药救不了吞刀片的咽喉痛”。
当然不能就这样坐等,于是开始折腾起来。循着“滋润”的线索寻觅,除了费功夫的炖梨汤、煮白茶、西红柿拌红糖......还找出了不少平日里囤的梨膏、蜂蜜来。自然的清润甜入了喉,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之体感上舒顺不少。
于是,也就有了本期“甜润专场”——从秋梨膏、枇杷膏,到四川白蜜等市集优选,专设立减优惠。期望这些自然甜润,能让难熬的日子也有一抹温柔甜意。
秋梨的滋润,谁喝谁知道
纯果慢熬·秋山梨膏
关于梨膏的民俗传说中,从唐玄宗第一次吃到缓解了他燥热症的梨膏起,到清朝秋梨膏成为民间百姓广为称道的养生佳品、并流传至今为止,国人似乎总能无意识地在生活的点滴中,习得平日里生活里最古老、最微小的智慧与经验。
俗话说“秋吃梨,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说不出来其中有什么科学事理,但到了特定时刻,你总会发现其中的“门道”。
而在浙江武义,梨膏的传统可能更久。当地的蜜梨在天然草肥的滋养下慢慢成熟,和北京通常用的雪梨不同,蜜梨个头不大,却更清甜多汁,对得起自己的大名。用蜜梨熬梨膏更是个手艺活,武义本地的熬膏人楼师傅,家中世代经营药铺,祖传的古法“熬梨”技艺使得他被评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蜜梨的水分重,往往要取用20斤鲜梨才能熬出一斤梨膏。
↑ 点击一键加购,三联优选-秋山梨膏 ↑
限时一件减¥5,两件减¥15
梨先经过初榨,再铜锅开熬,先使武火,后用文火收膏,时间和手艺赋予了蜜梨成为“蜂蜜般”的梨膏的秘密,味觉上也比北方的秋梨膏更加醇厚,焦糖气息浓重,冲到水里,或者加入煮好的银耳,就是一道满分甜品。
甘甜芬芳,来自蜂蜜的治愈力
蜂蜜,从古至今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李时珍解蜂蜜功效,“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入药,入食皆是良选。
芬芳花蜜里,白蜜最是独特。
世界卫生组织(WHO)亦曾在《儿童咳嗽应对指南》中提到,蜜蜂可以包裹住咽喉处的黏膜,同时刺激我们分泌更多唾液,从而缓解炎症、减缓咳嗽。
白蜜,即油菜花蜜,来自四川。作为同一纬度上独一无二的优质油菜花区,四川油菜花骨朵大,花冠短且蜜腺发达,便于蜜蜂集中采蜜。
即使享受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依然需要进行花期间隔处理,没有花期前和花期后的杂花干扰,只在油菜花最集中、开的最艳的那10天左右采集,这样获得的单一油菜花蜜更纯,能够在结晶后形成冰淇淋般的“白蜜”,而非市场上常见的琥珀色“槐花蜜”。
↑ 点击一键加购,三联优选-油菜花蜜 ↑
限时一件减¥5,两件减¥15
除了原蜜,以身心轻盈的方式餐花饮蜜,将花果与蜂蜜调和也是一抹独特的甜。
玫瑰蜜,蜂蜜取野山百花蜜,玫瑰来自“玫城”山东平阴。
玫瑰花鲜采,经过人工筛选后利用冻干技术,将饱满成熟的重瓣玫瑰放置在极低温度与极高真空度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加工,花材需确保处于无氧与避光的环境中,待热性变小,有效地保持花材的色香味形及营养物。这般自然得到的冻干玫瑰花粉,才适宜与含量达90%以上的蜂蜜完美融合。
↑ 点击一键加购,三联优选-玫瑰花蜜 ↑
限时一件减¥5,两件减¥15
新近上线的山楂蜂蜜,则是沂蒙山果大肉厚的山楂和百花蜜的交融。
新鲜的山楂果,去头去核,只保留最优质的中断。而后低温冷磨到水溶级别,在保证山楂酸甜风味的同时,充分与甜润蜂蜜融合。
山楂消食,蜂蜜滋润。一份山楂蜂蜜入水,山楂的酸味已然与蜂蜜清甜融于一体,小口下去,清新的酸甜便在口腔漾开,待到回味,口腔只剩下果香和浅淡蜜香,勾得人一饮再饮。
↑ 点击一键加购,山楂蜂蜜 ↑
原价¥59.9,新品券后限时¥39.9
山楂蜂蜜配料表干干净净,只有山楂和蜂蜜。并以一条一次食用量的方式进行独立包装,便携,亦方便分享。
枇杷膏,温柔抚平燥气
铁锅熬制,生津抚燥
某年困在海外过春节,冲一杯川贝枇杷膏竟喝出了乡愁的滋味,这可算是枇杷的中国符号属性的意外获得。
对于闽南人来说,枇杷膏所承载的乡土情怀无需多言。尤其在名为“枇杷之乡”的福建云霄。早在清朝光绪年间,秋瑾的祖父秋嘉禾履职至福建漳州云霄时,便发现此地所盛产的枇杷花、叶、根的妙处。闽南乡民煮水时习惯投入枇杷花叶同饮,取其清肺生津之效用,乃是最凡常不过的朴素养生法则。
↑ 点击一键加购,三联优选-枇杷膏 ↑
限时一件减¥5,两件减¥15
在云霄当地,老师傅制作枇杷膏时,以枇杷枝做柴,经古法铁锅“锤炼”,蒸叶,耗费比现代生产线多16个小时的工夫,投足半斤枇杷叶熬制,收获的一碗枇杷膏在浓稠之余,还蕴藏着鲜嫩的枇杷叶汁。
刚出锅的枇杷膏颜色深沉发棕,单看颜值不具各色浆果的透亮喜人劲头;以人作喻,这膏来得有些内秀。
以木勺轻擓膏体,可清晰看到枇杷果实与叶熬碎的颗粒。少少一勺,果糖的味道即刻轻扑鼻尖,急不迫地用温水冲开,可嗅得久违南方小城街巷树下的枇杷香气。初入喉间,浓密口感像在食果酱,滋味却比早餐桌上常见的柑橘、草莓类果酱口感来得更加香糯;前味是桂圆干的香气,待果膏滑落胃中,于舌根处细品又可体味到一丝蜂蜜的温甜。
一杯缓缓的喝着,透嗓的甜润没有丝毫腻感,淡淡的枇杷果酸缠绕舌尖,解渴之余,那身心积聚多日的燥气也被温柔抚平了。
冬日温补、时令滋味当然不止这些,欢迎进入三联生活市集,查看更多。
↑ 点击进入 三联生活市集 ↑
本文整理自:
01.《母亲熬的那碗梨膏》,原作者,weiz
02.《摘枇杷一树金,食甜膏春日和》,原作者,丝思
03.《花食,世上所有的甜都比不上你》,原作者,嗏嗏
本次发布略有增改
点击关注公众号“三联生活市集”
领取新粉关注券,下单立减¥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