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几十个网红“小冰岛”“小京都”…哪个才真靠谱?
2022/12/21 21:00:00 三联生活周刊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 刘姝颖

     编辑|王海燕

     这两年,国内一些冷门小城市或小地方意外地成为旅游热门地点,比如前两年的漠河,今年的延吉。除了小城市本身带来的放松感和烟火气,细究之下,一部分人对这些旅游地点的热捧,还包含了一种“平替”追求。

     比如你或许暂时还去不了首尔,但只需要买一张“说走就走”的火车票,就能在延吉吃到一碗正宗的大酱汤。你可能去不到北欧看极光,但可以在漠河的冰面上,看到城市里绝无可能目睹的壮丽夕阳。

     或许,本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于远方的向往。

     在延吉,做一天“韩剧女主角”

     谁也不曾想到,东北延吉,这个曾经在社交网络上无人问津的小城,今年突然一跃成为了热门旅游打卡地。

     在旅行平台马蜂窝上发布的2022年冬季“旅行蜂向标”中,延吉成为了今年冬季热门旅行目的地的TOP10之一。根据延吉旅游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数据,十一期间,延吉一共接待了游客78.3万人,防疫政策放开之后,人数或许还会有不少增长。

     延吉旅游局说,这是靠滑雪、温泉和民俗体验打造的特色旅游产业。

     但在广大网友心里,去延吉的理由要简单得多,主要有两个:一,好吃;二,可以假装出国。

    

     《街头美食斗士》剧照

     如今在网上爆火的延吉旅游vlog里,几乎找不到我们熟悉的狗拉爬犁、铁锅炖大鹅等东北元素,取而代之的,是游客们一身朝鲜衣配上全套妆发,在民俗园的雅致雪景里拍照打卡,转头走进挂着韩文招牌的街头小馆,品尝韩式烤肉和大酱汤。

     套用一下社交平台上的网友文案,是“这个冬天总要去趟延吉吧:一起在雪地漫步,一起吃正宗韩餐,做一天的韩剧女主角、朝鲜小公主,氛围感直接拉满。”

     在网友的眼里,延吉,“既不像北朝鲜,也不像南韩”,当然更不像正经八百在东北。它是一个充满了泡菜和韩剧味道的冰雪之城,有满挂着中韩双语广告牌的延边大学城“韩语弹幕墙”,也有最正宗的东北口味锅包肉,可以说是最“平替”版的出国游,最接地气的远方。

    

     图源小红书@会跑的姚控器

     不过如果真要从旅游角度来看,延吉让人失望的小细节其实不少。

     就拿最火的延边大学城“弹幕墙”举例,有人去了之后才发现,疫情之后,当地的商家几乎倒闭了一半,可玩性不高,真的只能站在楼下看看招牌,再排队拍上两张照片。

     而如果你其实对东北菜和韩餐兴趣不大,那么当地特色美食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米肠(用猪血、猪肠和糯米等食材制成)和狗肉这类接受度较小,但又与当地饮食文化紧密相连的食物,外地人在难以下咽的同时,还会在心理层面也感到被“劝退”。

     以至于有不少当地人站出来发帖,表示延吉只是一个小县城,希望游客们不要抱太大期望,有兴趣可以来尝尝当地美食,但是玩的地方不多。

    

     延吉市旅游宣传片

     一个前两年去过延吉的朋友告诉我,当时她去的时候,全网还搜不到那么多的旅游攻略,也没有什么网红店可以打卡。在她的印象中,这是个非常干净、漂亮的地方,街上几乎听不到鸣笛声,吃的也很便宜。虽然“确实玩的地方不多,以后应该不会再去”,但那段旅行依旧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或许延吉就是延吉,它一直都在那里。

     要说有什么改变,也只是大家压抑已久,现在又逐渐重新燃起的,对于旅行的热情。

     漠河不止有舞厅,它还是“人间小北欧”

     除了延吉,这两年火起来的东北小城还有漠河。

     漠河的出类拔萃,首先体现在地理优势上。作为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城市,地处北纬53.5°,漠河与俄罗斯遥遥相望,基本可以说是国内在景观和气候上最能接近北欧的地方。

     在最低能达到零下61摄氏度的气温里,漠河的冬天,一碗水还未洒到地上,就会在半空中冻成冰。白色、透明的肃杀感,在这里不仅是一种氛围感,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气候与景观。

     网传这里是中国唯一可以看到极光的地方,或许也是有网友把漠河成为“人间小北欧”之称的原因。

    

    纪录片《影像方志》

     火遍全网的现象级神曲《漠河舞厅》里,就提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而在现实中的漠河,这个村落大概就是“漠河北极村”。

     不过很可惜的是,根据漠河当地气象部门的统计,从1957年漠河建立气象站,到2010年的半个世纪里,这里每年观测到极光的次数只有16次,天数加起来不过39天。

     极光的出现属于极小概率事件,当地人一辈子也看不上几回。

     虽然没有极光,但漠河北极村仍旧被很多网友称为北欧景点集散地,拥有冰雪景观、白夜、麋鹿、圣诞村、木屋小邮局等完全符合互联网上“北欧想象”的元素。

     几乎每个游客到了北极村,都会去木屋小邮政局购买邮政纪念品,在信封、明信片上盖上“最北邮政局”的邮章,把“来都来,打个卡吧”的行动贯彻到底。

    

     圣诞村则更有来头,这里每年都会从芬兰请一个货真价实的圣诞老人过来,和游客合影留念,据说全球也就50位圣诞老人持证上岗。

     也难怪有人会坐着40多个小时的硬座“雪国列车”(绿皮火车),把屁股坐痛,也要不远万里来到这个手机和相机都会冻关机的地方,只为实现关于漠河舞厅和“平替北欧游”的浪漫幻想。

     数不清的“国内小冰岛”

     相比区位明确的延吉和漠河来说,“中国小冰岛”是个更神奇的存在。

     以前听说过一项网络调查,在微信上,大约有1000万的用户把自己定位在了“冰岛”,那是比大理还要神秘莫测的“诗和远方”。

     而在这两年的社交网络上,人们也从未放弃过对冰岛的幻想。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关于冰岛的花式文案:它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比孤独更孤独的地方”,还是“世界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旅行博主们号召着,如果去不了月球,那就去冰岛吧——而如果去不了冰岛,就去“小冰岛”吧。

     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微信定位改成“冰岛”,或许就有多少人,身在国内自驾游,却假装人在冰岛。

    

     图源小红书@请给昵称一个厚码

     随手在社交网络上一搜,被誉为“国内小冰岛”的地方,有杭州小冰岛、金华小冰岛、安吉小冰岛、转塘小冰岛、北京郊区小冰岛……可以说,哪里有地广人稀的雪景和草地,哪里就是小冰岛。

     从南到北,从人造水泥厂房到原生态绿地草野,应有尽有,任君选择。

     尽管如果失去了博主们悉心调制的“冰岛感滤镜”,所谓的“杭州小冰岛”不过是个废弃水泥厂改造的创业园区。虽然现场和传说中的冰岛不太匹配得上,但好歹有山有水,一片绿莹莹的水库,衬着荒草和孤峰,也能通过调色,实现冰岛头颅内一游

     其实“冰岛感”说起来也简单。 从网友们晒出的照片来看,要么是需要通过调色,伪造出深灰色岩石上的冰霜积雪,把水的颜色也修成沁透的碧蓝,整体形成一种“白色、透明的肃杀感”;要么,是找到一片绿色的大草地,背景最好有地皮裸露的山丘,用“巨大山体与原始草坪”制造一种人在北欧的错觉。

    

    图源小红书@潇眉小子爱摄影

     相比而言,坐落在北京郊区的“小冰岛”——接地气的门头沟景区和密云黑龙潭,好像来得更加实在。

     虽然壮美的冰瀑可能是人造的,但至少,零下低温里的冰雪和雾凇是那样真实。不需要过度修图,就能在照片上轻松营造一片远离喧嚣的自然美景。

    

     图源小红书@Joan_yii

     想要打卡拍照的人,可以一身雪白毛茸茸装扮,或是身披加拿大鹅,借助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轻松达到“自驾两小时,下车就是冰岛”的目的。

     而如果只是想周末出游换个心情,呼吸一点远离尘嚣的空气,去郊区看看雪景,也不算太亏?

    

     《情书》剧照

     网易数读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对国内“小奈良”“小镰仓”“小京都”相关的各前 1000 篇帖子进行分析,并和实际地点进行了匹配,发现全国至少有62个城市拥有“小京都”,61个城市拥有“小镰仓”,以及59个城市拥有“小奈良”。

     在网红滤镜和打卡风潮之下,只要有海滩和公路,就是“小镰仓”;只要有草坪和小鹿,就是“小奈良”……甚至就连没有雪景的杭州,也可以诞生出无数个“小冰岛”。

    

     《平成细雪》剧照

     但话又说回来,无论延吉还是漠河,抑或门头沟和密云黑龙潭,它们本就是特色鲜明而充满本地文化的地方,本就可以代表“诗和远方”,而非“小xx”可以概而言之的。在千篇一律的旅行时代,带着不用调色修图,不必假装高大上的心情,或许能在这样的地方收获更愉快的旅行经验。

     排版:菲菲 / 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