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假期最美好的结束方式
2016/10/6 LinkedIn

    

     在假期,有什么事是不管旅行还是宅在家都能做的呢?

     答案很简单:读书。

     对于旅人,书是奔赴目的地的漫长路途中最忠实的伴侣。

     对于宅客,书是充实假期提升自我的最好的精神食粮。

    

     说到读书,大多数教你“如何阅读”的文章都会强调“重读”的重要性。

     但旅途匆忙,假期短暂,黄金周只剩下一个尾巴,还要求人把书翻来覆去地读,实在是不切实际。

     所以今天,我想讲讲“不读二遍”的读书方法。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思小妞,在美帝晃悠的原创码字人,Linkedin专栏作家,个人微信公号:思小妞的犄角旮旯(id:sixiaoniu523),新浪微博:思小妞的犄角旮旯。

    

     老实说,我是个功利的人,不愿重复阅读,却总想最大可能地吸收书里的知识。

     经过长期的摸索,我发现,要达到这一目标,不同类型的书,就要用不同的读法,具体来说,该这么读:

     一、小说类阅读:

     如果这个假期你宅在家,那没什么比好好地读一本小说、理解一个故事更畅快的了。

     读小说能有什么用呢?

    

     一是小说里的人物故事和金句今后可当做你写作的素材,二是理解小说的情节能锻炼你讲故事的能力。

     带着这些目的,小说就该这么读:

     人物——如果小说中涉及到的人物比较多,我会在阅读中尝试理清人物关系,并描述出主要人物的特色、性格、功能,即用100字以内的篇幅给主要人物“画一幅肖像”;如果涉及人物较少,则只需要做后一项工作即可。

     语言——摘抄金句是阅读笔记里最基本的一项工作,除此之外,有一些特别好的段落、章节我也会记录下来。能背诵的尽量背诵,有时犯懒或内容实在太长时,能做到复述出大意也行。不过要标记好原文页码,确保某天作为素材使用时是“原汁原味”。

    

     故事情节——看完全书后我会凭借自己的语言和记忆把整个故事再描述一遍,当中有一些特别难忘的情节也会尝试写出来。通常会控制在300字以内。如果这本小说比较厚,比如20万字以上,章节又划分的比较细,我会把每一章或重点章节的内容描述出来,通读完后再描述整本书的内容。

     读小说一定要备好纸笔、便利贴和截图工具。

     纸笔——理清人物关系、“画肖像”、复述内容、摘抄金句时使用。

     便利贴——主要用于纸质版小说,在遇到整段或篇幅较长的段落时贴在那一页作为记号。

     截图工具——也是为了摘录篇幅较长的章节、段落,不过主要用于读电子版小说时使用,截图后可粘贴在云笔记中查阅、背诵。

     二、散文/杂文类阅读:

     如果你出门旅行,一定要带一本散文/杂文类合集,因为它们通常单篇篇幅短,立意简单,非常适合在零散的时间阅读。

     读蒋勋《孤独六讲》、唐诺《阅读的故事》、刘瑜《民主的细节》这类书时,我阅读的目的首先是提炼观点,其次是摘抄金句。

    

    


     因为结构不复杂,所以这类书并没什么特殊的阅读方法,只需逐字逐句、按部就班、从头到尾阅读完全书即可。

     阅读这类书,我通常会在便利贴上写下提炼出的观点直接贴在重点书页上。这样做主要是使得提炼出的观点不脱离上下文(因为观点之后通常都跟着大段的论证),便于更好理解。

     不过,散文/杂文类的阅读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

     1、“逐字逐句”读很重要。因为你要掌握的不仅是那些观点,更要明白这些观点是如何被阐明、论证的,所以建议不要跳读或略读。

     2、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后最好能写出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比如,觉得很精辟?那它到底好在哪里?觉得有些牵强?那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或者你还见到过有哪些作家、学者写过与之类似、相反的观点?

    

     总之,你得把作者的观点做一些“处理”,要么相关联、要么相对性、要么能说出一点自己的见解。如此,才算你真正理解了这个观点。

     三、工具/方法论类书籍阅读:

     当然,如果你是个上进青年,趁十一找点干货给自己补补课自然是绝佳选择,毕竟这年代,好几十块钱一本的书都算贵,几百块的课却算便宜,看书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自我投资。

     如果是“干货”型的工具/方法论类数据,我建议你从目录、内容和总结三部分去解读这类书。

     目录——大多数人会直接把目录直接跳过,这其实大错特错。目录我一般会连看三遍,一方面是了解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是为了尝试理解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结构去写这本书。

    

     内容——和阅读散文/杂文的部分方法类似,主要是提炼知识点并且弄明白作者是如何论证的。除此之外,这类书通常每一章就是在解答一个问题,每一章里会包含几个小标题,我会去分析每个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是为了弄清楚作者在解答某一问题时通常会从哪些角度入手。

     总结——通常这类书在每章结束后作者会总结出“本章要点”,所以我不会特别再去刻意总结一遍,通常我只会在作者总结好的基础上去补充一些自认为有用的要点。如果作者没有总结“本章要点”,我会自行总结。

     阅读工具/方法论类的书籍时,让自己的思维形成体系至关重要,不然学到的知识,可能转头就又忘了。

     所以涉及提炼观点时我习惯用思维导图,涉及结构分析时我习惯用纸笔画图或写分析。

    

     在这里有三个细节需要注意:

     1、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觉得观点论证的很勉强或不理解一定要记得标问号,然后去查阅相关的文献、经典书籍去解疑。工具/方法论类书现在也是良莠参差,所以一定不要抱着全盘接受的心态去阅读。

     2、文中提到的书籍、引用的论文一定要记录下来,作为扩展阅读。

     3、背诵经典案例或故事。这类书的作者喜欢在论证过程中列举大量案例或故事,这些故事可要留个心眼,在你今后工作写报告和做展示时,它们可能会成为最好的素材。

     写在最后

     上文所述的所有技巧,都建立在想要把书读得“有用”的基础上。

     但其实,读书也可以不那么功利,哪怕就为了图个热闹、打发时间,书一样是很好的选择。

     我喜欢读书,最重要的是因为,书读得越多,我越是感觉,每读到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有趣的灵魂的一次相遇。

     所以爱读书的人,通常都不怕孤独。

     愿这个假期,陪伴你的不只是美景,还有一本好书。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思小妞。

    

    


    

     漫画新栏目《职场你萌说》,每天用赤兔萌萌的身体替你们鸣出一件职场上的不平事!嗷~~

     第95集:“Logo再大一点,名称再大一点,这样加班才会再少一点。”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mexu@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LinkedIn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