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事离职了,我也没了干劲?
2018/7/10 19:26:00 LinkedIn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同事/领导离职,我也感觉失去了动力,为什么?如何处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职场常态。

     我不算一个很喜欢跳槽的人,在Mercer做了5年半,在Randstad待了4年半。

     见过优秀的小伙伴加入公司,也见过优秀的同事离开公司。

     同事走的时候,送上一声祝福;如果有缘,还能以朋友身份吃个饭聊个天啥的。

     讲良心话,当同事离开的时候,就算是我这样迎来送往早已见怪不怪的老油条也会有心理波动,有时候也会难过。

     我还记得去年一手带起来的小伙伴被高薪挖走时,我又高兴又生气又郁闷。

     高兴的是:带出来的小伙伴得到了市场认可;

     生气的是:公司薪酬体系无法留下出色的小伙伴;

     郁闷的是:重新招人,重新培养人的成本很高,我自己肩上的压力更大了。

    

     一、同事离职,自然会影响我们

     在Randstad的时候,我学习到了“5C最佳匹配理论”,帮助猎头顾问判断一个员工和某个企业是否是最好的匹配选择?

     Competency:员工的能力是否匹配企业的需求

     Career Development:个人成长目标和公司提供的机会是否一致;

     Compensation & Benefits:个人对薪酬福利的要求,公司是否能承受;

     Culture:员工是否认可企业文化

     Chemistry:员工是否能接受团队氛围团队

     成员的离职首先影响了团队氛围(Chemistry)。原先你很适应,甚至很喜欢的团队氛围,可能消失了。

     如果离职的是带你成长的团队Leader,按照我朝“上司=文化”的环境,你习惯的企业文化,可能也会随之改变。

     人是社交动物,都有自己的舒适区。

     打破舒适区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不适应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悲伤,可能是愤怒,也可能是忧心忡忡。

     自己跳槽时,主动走出舒适区都会让人犹豫不决,何况是别人某天早上扔给你的邮件炸弹呢?

     有一次辞职时,我秉承自己的离职原则尽全力把消息封锁到最后一刻。

     当离职前发送告别邮件后,我收到了不少封“你怎么也走了”的邮件;不少同事在不舍的语气里,也让我感触到了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担心。

     实际上,很多国外不少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都探讨过离职率对员工士气的影响。

     为啥?因为这是常态。

    

     二、难过之余,理清背后原因

     难过归难过,丧归丧。

     职场上,“分开”这件事,我们得像洋葱得一层一层扒开去看。

     举个例子,如果是关系很好的同事,或者上级,因为个人原因,比如读全职MBA,再比如举家移民而离职,我们更多是为他开心吧。

     如果你隔壁桌的同事,刚刚抛掉了公司股票实现财富自由,移民海外了。

     那么,你可能想的没准是:我再干两年,也抛了股票去和你汇合去。

     回到现实,大部分的离职没那么简单。有些离职原因,会让我们的焦虑感陡增。比如:

     让我们丧失对管理层的信心

     优秀的领导或同事,无法得到赏识,没有职业发展的空间而离开。

     送别他的时候,我们心里压抑,一部分为他怀才不遇而惋惜,一部分可能还会映射在自己身上:

     我的未来呢?会不会和他一样?

    

     让我们丧失动力

     公司挣扎在转型路上,前一年运转出色的项目被砍掉。

     昔日战友各奔前程,努力了一整年的成果,付之东流。

     你不知道接下来的项目,会不会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意义。那么自然会动力全无。

     让我们担惊受怕

     08年金融危机时,一位隔壁的同事被裁员,到我办公室来借碎纸机。

     看着她默默的碎资料,碎自己的名片,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

     事实上,我自己也慌得一比,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会不会过了一个月,我也会有这样的遭遇。

     安心工作?不存在的。

     那么,我们因为同事的离职而倍感焦虑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LinkedIn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