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郊通信024 | 绿茶 韩浩月:闲逛北大,追忆昨日世界
2022/9/3 7:00:00 六根

     村郊通信024

     闲逛北大,记录动人一刻

     浩月兄:

     秋安!

     小朋友们开学了,终于可以在家安心写信、写作、看书了,突如其来的安静让人有点恍惚,窗外汽车声略显刺耳,把窗户一一关上,享受这份安静,笔在纸间游走的声音无比悦耳。

     假期欠下好几笔文债,但不想今天就还,只想安安静静写信,给朋友寄书,然后收拾收拾杂乱的房间,再把近期收到的新书整理一下,过几天再来一批开箱。以前每个月及时处理新书、选书、归位,不觉得,假期两个月没处理,顿时觉得书堆如山,来不及打开,一口气录了六条视频,开了七箱才算把之前的积压清理一过,转眼又积攒了好几箱,是乐事也是愁事,但始终乐此不疲。

     日前进北大校园,参加北大中国古代史中心40周年大会,该信笺就是会上用纸。会上,中国古代史方面大牛云集,很多人的著作都让弟受益匪浅,上一封信提及罗新老师的《漫长的余生》即是一种,罗新老师就是北大中古史教授,从事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北朝十六国历史研究,也是这次大会的主持人。此外,参与会议的历史界牛人还有张希清、李孝聪、王奇生、卜宪群、邓小南、阎步克、吴丽娱......几十位中国古代史方面的专家学者。

    

     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大会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邓广铭先生诞辰115周年学术纪念展

    

     北大中古史小院门口

    

     北大中古史中心院后荷塘

    

     未名湖畔安安静静

     弟有好几年没进北大了,自从搬到北大附近住,疫情就开始了,再也没机会进北大、清华了,没机会享受这么优越的学术资源,今天一个人在北大四处走走,好惬意,如今的北大格外清净,再也不是原来那样像个景点,游人如织,虽然校园里也到处拆、建,原来熟悉的地方也面目全非,但一切还是那么亲切。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小院 | 绿茶 绘

     好不容易进来一趟,就想好好逛逛,骑着单车差不多把燕园每个角落都走到一遍。开会的北大中古史中心小院,更是让人不舍得离开,会议室都挤不进去,很多学生坐到了门外,很羡慕在中古史中心深造的学子们,可以得史学大牛们悉心指导,我不属于这个小院,无缘门下,只好远远站在墙角,速写记录这动人的学术一刻。

     匆草!

     祝:秋康!

     弟:绿茶

     壬寅仲秋初六

    

    

    

     《村郊通信》系绿茶和韩浩月“通信专栏”,每周更新一期,缘于一次旅途中的闲聊。因绿茶居中关村,韩浩月居燕郊,故名“村郊通信”。每封信均手写于信笺,聊彼此的日常生活,读书,观影以及种种文化社交等,在互联网时代,体味手写信的温度。

     村郊通信024

     追忆昨日世界

     绿茶兄:

     秋天好。

     孩子开学的第二天,家里静悄悄,猫早晨寻找上学不在家的小姐姐,找不见,就老老实实到熟悉的地盘睡去了。开学前手忙脚乱准备各种证明,填写各种表格,购买各种学习与住校用品,到今天才算真正消停。

     看兄来信说在北大校园闲逛,那幅“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彩绘图反复欣赏,心向往之。我2000年刚来北京的时候,暂住地离北大不远,周末的时候,偶尔会带小孩过去玩,不需要预约、登记、亮身份证。2009年的时候,去北大看过一场演唱会,一名摇滚歌手的,保安要求歌手坐着唱,每次歌手要站起来,都会被“按”下去,同时也不允许学生们站起来,这是一场很“特别”的摇滚演唱会。回想一下,差不多有十年没去过北大了,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答应带她去参观一次,如今她上初一了,还未能成行。

     “我款款而行,有如来自远方而不存到达希望的人”,这是博尔赫斯诗作《宁静的自得》的最后一句,印度作家基兰·德赛在写作小说《失落》的时候,经常会默读这一句诗,这是她获取写作前的宁静的一个办法,也为她写作“失落”这个主题,赢得了一种力量感。想起这句诗和这部小说,是因为最近的内心当中,经常会有“失去感”产生,不确切这些“失去感”的具体指向,只是觉得,无论是作为个体的“失去”,还是整体的“失去”,并无渺小与宏大之分,因为两者带来的虚无与飘渺感,都是一样的。

     在书柜里,翻出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自传《昨日世界》,扉页上印了摘自莎士比亚《辛白林》的一句话,“我们命该遇到这个时代”。重读茨威格的这本书,感受着他澎湃的文字表达力的同时,也更深切地理解了他的情感,在两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欧洲的“人文黄金时代”让青少年时期的茨威格,始终生活在安全感十足的环境当中,这样的环境,让他的谦虚低调,无形中也沾染了些欢乐与自得,他将自己热爱文学的行为,归因于对故乡的骄傲。

    

     斯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的故乡,并非只有奥地利,而是整个欧洲。1942年2月,他在巴西写完《昨日世界》后不久,与妻子服毒自杀,在遗书中他写道,“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业已毁灭之后,我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了。”在《昨日世界》大多数的篇幅里,茨威格的笔触是兴高采烈的,这种高昂的情绪,对应的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世界,他回忆起1914年之前的欧洲,就像我们许多人怀念八九十年代一样,是自带滤镜的,尽管也会看到困苦与不安,但这种整体上拥有信仰与追求的时代,会感染着人的情绪,让人变得积极与昂扬。

     我特别喜欢茨威格在《昨日世界》里写到的人物,他写到与许多人认识与交往的过程,包括里尔克、罗曼·罗兰、罗丹等等,茨威格写人物的笔触太灵动、鲜活了,他用几页或者十几页的篇幅,就能把他观察到的人物,写得令人过目难忘。在作家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昨日世界》的第143——149页,他刻画里尔克的文字精彩绝伦,诗人里尔克来去无踪,整洁干净,安静妥帖,身上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这几页文字,我读了好几遍,真希望有机会能把它们朗读出来。

     多位朋友与网友反馈,最近他们也在重读《昨日世界》,不约而同一般。疫情当下,这的确是一本很适合再次阅读的书。失去的昨日,永远不会复返,面对变化多端的今天与遥远未知的将来,寻找安全感都会很困难。但是,在走过今年春天的一场内心困境之后,现在并不觉得惶恐,灾难都是重复上演的,规律与道理都是永恒不变的。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如果他知道三年后胜利日到来,他的故乡在未来几十年,散发出更耀眼的黄金般的光芒,相信他会挺住的。心怀希望,就是最好的抵抗。

     与兄共勉!

     弟:浩月

     2022年9月2日

    

    

    

    

    

     往日通信:

     村郊通信开篇 | 绿茶 韩浩月:津门一日行,两人书

     村郊通信001 | 绿茶 韩浩月:走不出的村与郊

     村郊通信002 | 绿茶 韩浩月:老陀就该住进好书店里

     村郊通信003 | 绿茶 韩浩月:忘记麻烦,迎接新年

     村郊通信004 | 绿茶 韩浩月:乡愁与远游

     村郊通信005 | 绿茶 韩浩月:好书榜的文学之光

     村郊通信006 | 绿茶 韩浩月:珍惜朋友,过年回家

     村郊通信007 | 绿茶 韩浩月:春节热闹,而童年寂静

     村郊通信008 | 绿茶 韩浩月:在人世间,胸有成竹

     村郊通信009 | 绿茶 韩浩月:每天只做一件事 饭局往事

     村郊通信010 | 绿茶 韩浩月:书房里的秘密

     村郊通信011 | 绿茶 韩浩月:春天的另一种向度

     村郊通信012 | 绿茶 韩浩月:在房间里旅行

     村郊通信013 | 绿茶 韩浩月:倒着读书,直视自己

     村郊通信014 | 绿茶 韩浩月:寂静之地,如何平静

     村郊通信015 | 绿茶 韩浩月:手写往事,开笺快乐

     村郊通信016 | 绿茶 韩浩月:在夏天的社会面馆抄论语与诗

     村郊通信017 | 绿茶 韩浩月:我本俗手,闻斯行之

     村郊通信018 | 绿茶 韩浩月:历史就是现实

     村郊通信019 | 绿茶 韩浩月:夏天读史可静心

     村郊通信020 | 绿茶 韩浩月:方言,隐入尘烟

     村郊通信021 | 绿茶 韩浩月:海边小镇,乡愁浅浅

     村郊通信022 | 绿茶 韩浩月:唤醒足球热情 校准平凡人生

     村郊通信023 | 绿茶 韩浩月:当王朔遇见毛姆和阿伦特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2865篇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六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