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诗人与电影
2022/12/10 7:00:00 六根

     诗人与电影

     文|韩浩月

     墨西哥今年选送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导演的《诗人》,参与第95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角逐。

     亚利桑德罗是我喜欢的一位导演,他的几部代表作如《鸟人》《通天塔》《21克》《爱情是狗娘》《荒野猎人》等都看过,《鸟人》算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长镜头多,台词密集,弥漫着紧张、荒诞、阴郁、魔幻等混淆于一起的味道,这种味道,也可以解释为诗人气质。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导演的《诗人》

     《诗人》的完整电影还没看过,只看过一段两分多钟的预告片,从预告片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延续了《鸟人》的气质,如果说比前部作品多了点什么的话,那么多出来的那一种元素,或许可以用“滑稽”来代替,这是以前讲述诗人故事的电影中比较罕见的。

     诗人怎么可能“滑稽”呢,诗人要么严肃、要么浪漫、要么深沉、要么潇洒,当诗人变得“滑稽”的时候,那很有可能不是诗人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

     国产电影当中,很少有拿诗人当主角的。想到诗人电影,脑海里会浮现出这么两部: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其中王千源主演的聂绀弩是诗人,其实这部电影里的文人,都被拍出了诗人气质,或是因为这个缘故,票房不太好;顾长卫导演的《孔雀》,张静初饰演的姐姐,在片中虽然一句诗也没写过或读过,但因为整部电影都像诗,连带着女主角也像诗人了。

    

     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

    

     顾长卫导演的《孔雀》

     听说还有一部成本极低的纪录片,导演在执导的同时还兼顾了摄像等任务,拍摄了一名诗人长期流浪的过程,可惜无缘看到,不过相信那是一部很有张力的电影。

     2018年,有一部中国电影直接把片名定为了《诗人》,它的导演是刘浩,这真了不起,这么干的潜台词无异于直接把“我任性”这三个字脱口而出,这年代谁还会关注诗人的故事呢。果然,这部电影虽然有宋佳和朱亚文这两位明星加盟,全国上映一周才拿了95万元票房。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妻子宋佳为了满足丈夫朱亚文的诗人梦,一直为这位煤矿工人付出爱与牺牲,到最后,丈夫郁郁而终,而被他留在世间的妻子,却努力地想要让他的气味和影子多在人世间停留一段时间,他与她,到底谁更像诗人?我觉得妻子才是真正的诗人——她是一个在生活与情感的灾难废墟上写作的诗人。

    

     刘浩导演的《诗人》

     我关注诗人电影,是因为自己少年时写过诗,写诗的确可以让一个人拥有丰富的少年时代,因为不管当时物质如何匮乏,一个可以用笔在日记本上写下分行文字的人,多少都拥有一些抵抗世俗与偏见的能力。

     写诗扩张了一个少年的想象力,可以不停地在人的心中添加期待与愿望,虽然这些期待与愿望在不远的将来会很快落空,但有过,还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恐怕写过诗的人都能意会。

     虽然多年不写诗,但一直比较关心诗人的状况,年轻时有过许多诗人朋友,其中多数已经失去了联系,但这并不妨碍对诗人这个群体的关注。我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了一些诗人,朋友圈里遇到有诗人发表他们的作品,也会认真地读,但读完后很少去与作者交流,诗,越来越像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在DVD时代,看过不少以诗人为绝对主角的电影,比如《心之全蚀》说的是法国诗人兰波,《杀死汝爱》说的是美国诗人金斯堡,《诗人与他的情人》说的是英国诗人艾略特,《明亮的星》说的是英国诗人济慈……

    

     《心之全蚀》说的是法国诗人兰波

    

     《杀死汝爱》说的是美国诗人金斯堡

    

     《诗人与他的情人》说的是英国诗人艾略特

    

     《明亮的星》说的是英国诗人济慈

     看这些电影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激动与陌生,激动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诗人曾拥有过那么精彩的人生,陌生是因为他们的诗人生活,与我曾经经历的大相径庭。那些诗人电影DVD,我都精心包装好收藏了起来,不知道下一次再看,会是什么时候。

     亚利桑德罗蝉联过两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分别凭借《鸟人》和《荒野猎人》),愿他的《诗人》能再获佳绩,就当是向渐行渐远的诗歌再次致以深深的敬意。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2929篇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六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