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涛 | ?在汉代,文学意味着什么
2023/3/9 7:00:00 六根
在汉代,文学意味着什么
文 | 穆涛
文学这个词,在汉代的观念里,比今天宽,也厚实。
文学一指文章经籍,《诗》《尚书》《礼记》《易》《春秋》五经之学。《史记·儒林列传》写到刘邦杀项羽之后:“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
司马迁借公孙弘之口给文学的定义是:“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当年的文学家有三个硬条件:饱学与真知灼见、文章笔法讲究,还得“恩施甚美”。这个美字相当于今天美学里的美,不是表面的,是深层次的。杜甫有一句诗与此遥相呼应:“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古刻《史记》在汉代,文学还是一种选官制度,当时科举考试未兴,是察举制、推荐制,地方大员向中央举荐的人才里,即有贤良文学一科。贤良文学是当年的高端人才,属特举。大致的流程是,依皇帝诏令,地方官吏把举子送至朝廷,皇上廷试,举子策对,之后按见识高矮授官。皇上高兴了,会追加提问,一策之后,还有二或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就是这么出笼的。贾谊和晁错都是经历这种严格遴选脱颖而出的。
汉代和今天有一点相类似,是依靠农民取得的政权,天下打下来了,但管理国家的经验比较少。汉代是“汉袭秦制”,国家管理的多方制度沿袭秦朝。军事上沿用“二十等军功爵”,货币用“秦半两”(十二铢钱,旧制二十四铢为一两),历法用秦始皇颁行的“颛顼历”,以“颛顼历”纪年,一年伊始的首月,是今天农历的十月。汉朝经历了刘邦、吕后、文帝、景帝之后,武帝是大帝,不仅开疆守土,还建规立制:实行货币改革,停“秦半两”,用“五铢钱”;维新历法,废“颛顼历”,颁行“太初历”,我们今天的农历纪年方法,是由“太初历”完善而成的。
汉武帝在文化上的贡献也是伟大的。秦朝是军人政治,走军国路线。武帝尚武更崇文,“今上(武帝)即位……于是诏方正贤良志士”“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治礼次治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史记·儒林列传》)。“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汉书·董仲舒传》)。文学在武帝时期是显学,全国瞩目。
汉武帝对文化人物是尊重的,西安老城文昌门内有一条街,叫下马陵,董仲舒墓就在这条街上,坊间闲传汉武帝每每经过,下马步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循着孔子“克己复礼”的未竟事业朝前走。礼是规矩,一切按规矩来,由礼而理,以礼入教。董仲舒有一句名言,“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百姓守规矩,使皇帝有威严。皇帝守规矩,使天地显正大。至于后世的统治者只讲屈民,不讲伸天,不能把烂账记在董仲舒名下。
汉代的文学观是大方大器的,强调“文章尔雅,训辞深厚”,但“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是写在前边的。比如贾谊的文章,《吊屈原赋》《鵩鸟赋》文辞讲究,《过秦论》被《史记》收录,《论积贮疏》《论铸币疏》被《汉书》收录,因其洞察社会趋势与走向,看破世道焦点所在。文学作品被史家采信,是大手笔。
作者简介:
穆涛,《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著有《中国人的大局观》《明日在往事中》《俯仰由他》《看左手》《先前的风气》《肉眼看文坛》《放心集》《散文观察》,文学访谈《平凹之路》,点评本《土门》等作品。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先前的风气》入选2014年中国好书。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021篇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六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