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宾宾 | 如果真的能和母亲重逢
2023/4/5 7:00:00 六根

     如果真的能和母亲重逢

     文 | 梁宾宾?

     几年中我数次盘桓英国,其心路历程复杂而艰辛。在此期间我与我母亲生死离别后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的煎熬难以言表,即使今天,我依然无法以平和的心情梳理 2012 年以后的日子。那已不止是离别的切肤之痛,也有无助的惆怅。

     “Grief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love.(悲伤是我们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此言来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2013年冬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这话的含义,内心的悲伤之痛像英国的气候一样寒冷彻骨,阴郁漫长。我盼望,能有一缕阳光照进我的心房。而现实残酷地告诉我 : 只有在梦中才能让时光倒流,实现我的愿望,那就是我的母亲还在这世上。

     虽然那一天的到来无可置疑,但我终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母亲于2012年圣诞节去世了。料理完她的后事,2013年初,我打理行装,和我女儿一起再一次回到英国。

     英国阴湿的天气给我寒冷的内心雪上加霜,这是我第二次踏上英国的国土。我必须勇敢地生活,迎接刚刚到来的2013年。 我和女儿拖着三个笨重的箱子 ( 英国机场规定,允许英国留学生携带两件大行李)和数个小的手提袋走出机场,顿时预感到这一年的冬天对我来说必定阴冷漫长,全然不像我第一次来这里时沐浴在夏日温暖的夜风中,那样的舒适、踏实。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母亲们

     乘坐机场巴士从伦敦希思罗机场到莱斯特郡需要在路上耗费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莱斯特巴士站需再步行半小时才能到达校园公寓。之后收拾、吃饭、洗漱,睡下已是次日清晨。

     这次来英国,我们没有像以往那样乘坐机场的巴士,女儿事先在网上预约了出租车,以减少我们旅途劳顿的消耗。重要的是,女儿在网上预定的这处学校公寓她还从没去过,出租车会直接送我们至要去的地方,也免去了我们拖着大行李在深夜里摸索问路的不便。司机师傅是位中国大陆人,在英国靠开出租车为生,他介绍说,他的乘客多为中国的留学生。

     出租车穿越在黑夜中,高速公路两旁的田野、教堂、屋舍在稀疏的树影后时隐时现,路灯为眼前的道路洒下了一片橘黄 ......

     来到英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女儿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典礼,典礼日期正与中国的春节相遇。接着陪她办理入读博士研究生的各项手续,看着她开始新一轮的学习生活。

     母亲离去后的日子我感到了举步维艰。我突然意识到我还没有做好她离开的准备,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精神上。我只知道她去了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在此之前她没有问过我,是不是同意她离开?我能否承受她离开这一事实?失去了她的日子我将怎么度过?后来我想,如果她曾问我,我能够准确地回答么?很显然,我从来没细想过这些问题,就像一个无知的孩子坚定地认为,内心抗拒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梁宾宾童年时与母亲

     如果她能告诉我她将离开,永远不再回来。我一定认为那是戏言将遥遥无期。而离开我们,离开她生活了八十一年五味杂陈的世界,显然不是她所情愿的。虽然她过得很辛苦,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她的女儿们和与她同甘共苦了五十八年的丈夫,还有她所眷恋的如寄人生。

     临终前,她希望见到她的每一个孩子,把嘱托和心意留下, 做最后的诀别。死神却不由分说地把她从我们身边夺走了! 我突然觉得天塌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已经习惯了与她共度每一天,即使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身处不同的城市,不常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但彼此牵挂,我能经常听到她的声音,触及到她的存在,感受到她的呼吸。

     多少次,我漫无目的地穿行在莱斯特郡僻静的街道上, 空中雨雪霏霏,脸上泪雨交流,心痛如绞。

     我去哪里?我这是往哪里走?在空空如也的街道上我游走于圣玛丽教堂和圣马丁教堂之间。

     坐在圣马丁教堂那排空荡的木制座椅上,泪水长流……有生以来我从没像那些日子一样,痛彻地感受到做人的艰难,毫无选择的艰难——无法自由选择出生和死亡,无法抉择肩负或放弃自己的责任。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当母亲舍你而去的时候,你必须松开你攥了半个世纪、给你温暖和力量,教育抚养你成人的那双手,送她远行。

     这突如其来的、没有手足分担的悲痛压垮了我所有的信念。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能够准确地描述我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我想到 Virginia Woolf(弗吉尼亚·伍尔夫 ),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散文只涉足灵魂而避谈肉体的伍尔夫,她在痛失母亲之后,所有压抑的情绪和藏匿的委屈使其彻底崩溃。 她曾经数次试图结束一切,以获得精神解脱。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境况下她的文字依旧“优美、克制、典雅,写尽人性的完美。”却将沉重的石子装满大衣口袋,在黄昏时分走向河边,沉入冰冷的激流。

     我想,如果真的能和母亲重逢。

     然而,无论你有成千上万条理由:不舍、依恋、责难、无助、 痛不欲生 ..... 你都不能跟她走,为与你相濡以沫的丈夫和你亲爱的女儿,必须回头。

     一月的英国下午三点半钟天就全黑了,在夜幕中我透过泪眼辨认着回家的路。英国冬日里萧瑟的寒风给我原本无助的心情又添加了一缕凄凉。

     女儿学业繁忙,早出晚归。而功课稍松时,她会早早回来陪我,伴我度过最悲痛、最难熬的那段日子。

     数日后我悲痛地写下了母亲去世后的第一篇文字,悼念母亲的祭文《写给我至亲挚爱的母亲》,这祭文写写停停, 一连数日。

     恰逢此时国内来函向我征集书稿。我的又一散文集《昨日海 今日浪》就此出版,其中收录了我的这篇祭文。《中国作家》杂志将此文刊登于 2013 年第四期中。

     英国毕竟是文学家的土地,有数不清的著名作家,像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 ),Jane Austen( 简· 奥 斯 丁,1775年 —1817年),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 1811年—1863年),Charles Dickens(查尔斯·狄更斯, 1812年—1870年),Charlotte Bronte(夏洛蒂·勃朗特, 1816年 -1855年),Emily Bronte(艾米莉·勃朗特,1818 年—1848年),Anne Bronte(安妮·勃朗特,1820年—1849年),Thomas hardy(托马斯·哈代,1840年—1928年),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 1965年),David Herbert Lawrence(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1885 年—1930年)。

     还有许许多多的英国当代作家。

     我在青少年时期读过的那些英国名著几乎全部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在这块文学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说不完的文学话题。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我喜欢的英国女作家Adeline Virginia Woolf(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1941年;英国文学批评家、作家、文学理论家)。她将意识流文学推向了世界,极大地影响了文学领域传统的写作模式。她认为文学作品要摒弃纷繁的物质表象,在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探索中锁定人类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间,通过人物的感悟揭开生活的面纱,探究生命的哲理。由此她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长篇论述集《一个人的房间》虽然不是小说,但作品包含了她强烈的个人意志,所以这部书比她其它的代表作更具知名度。

     在这部文集里她说:“女人要想成为作家,就需要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房间和每年五百英镑的固定收入。对于女性来说,经济独立远比参政更重要。”

     我同意她这一观点以及她的许多观点,尤其以上两句话曾震惊了世界上的无数女性。她认为独立女性应该有闲暇的时间,有一笔由自己支配的钱,和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房间。以我粗浅的理解,她所强调的是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和寄托。

     英格兰人对于球类运动和文学的热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此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学与旅居的联系之密切。我清楚地知道,在这里我必然会与文学相遇。如果说我的初衷是来“陪读”,真不如说“为我手里这部书稿的创作”来的确切,但自2013年起,我便成了女儿名副其实的陪读。

     在英国那个多雪的冬天,我挣扎着捱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努力去习惯没有了母亲的日子,希望能够重振精神,恢复日常。而凡失去了母亲的人都会知道,以往来自母亲的温存关爱、辛勤教导、不断鼓励,一切的一切,永远的不复存在了...... 我仿佛成了迷途的羔羊,却仍要担当起长女的责任,负重前行......

     在以后的两年里,我几乎没有再写一个字,之后凭借回顾记述数篇,填补了那两年的空白,同时将以前写好的文章发表,并婉谢一切社会活动,为母亲尽长女守孝三年的义务。我的心,我对生活的热忱和希望,全部随母亲去了。人前强作笑颜,人后暗自悲伤,是我连续三年的生活状态——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因此上,本书大部分篇章是 2012 夏天我在英国小住的七十六天中创作完成的。

     直到 2016 年我的生活才逐渐恢复常态,开始整理 2012 年夏天写在英国的稿件,搜索在那之后每个时段里值得留下的记忆和经历,继续写作并陆续发表。有出版社希望出版这部英国手记,而我当时似乎还没有彻底摆脱心灰意冷的心境, 一拖再拖。

     想来这样也好。由于岁月在英国的陪伴,使我原有的稿件可以一修再修,日趋完善,并留出时间让我续写新篇。书的页章在不断增加,直到女儿博士生毕业,我的这部书稿才算告一段落。

     屈指堪惊,母亲离去已经十年。这十年于我而言,承载了无数的怀念和悲伤。母亲不仅给了我生命,还给了我良好的教养,纯洁的心灵,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她的正直、善良,以及在特殊时期里虽饱经磨难仍笃信光明的坚毅美德,给我以深刻的影响。不知有多少个清晨、黄昏和夜晚,我感觉她仍在我身边......她的笑容、眼波、声音,还有她的美丽、仁爱,恍若眼前。于是,当此书加印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将这些文字献给所有的母亲们。

     游览英国牛津时,我想起当年钱钟书先生初到牛津的一个情形,下车时他不慎摔了一跤,不但“吻了牛津的地,还付出了半颗门牙的代价”。我相信所有来英国生活或读书的人都会有些终生难忘的记忆。

     我曾问,英国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仔细想来,她当是优美的、温和的、喧闹的、循规蹈矩的、彬彬有礼的,并伴随着几许忧郁。尤其当离开那里之后,其经历和感受便如同血液融入心底。

     我曾想,这部书理应由女儿来写,她对英国这块土地比我更有发言权。重要的是,她少有头巾气,更多书卷气,还有才气,以及更浓的生活气,不像我们这代人背负着沉重的民族气。然而她却把那书卷气、才气以及发言权全部交给了她的毕业论文。

     女儿的博士毕业典礼仍在一月份。她在英国度过了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原以为她最多读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就结束留学生活,没想到一读再读。

     季羡林先生在《留德十年》里描述他曾经的留学心情 : “回忆十年前我初来时,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在这里住上五年,我一定会跳起来的。五年还了得呀!五年是一千八百多天呀! 然而现在,不但过了五年,而且是五年的两倍。我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了不得。”

     是啊,想想,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了不得。在英国的所见所闻和我女儿片段的求学经历成为本书的主线。在成书过程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把那糟糕的心情,痛失母亲的悲痛、无助和恐惧的情绪流露给读者,尽管这对我来说无比艰难。我想,我还是做到了。

     今日之《跋》宽容地让我畅所欲言,这对我自己,对我母亲的在天之灵,对读者和关心我的朋友们都是一份完好的交待吧。

     梁宾宾

     2019年5月

     重修于2022年7月

     (本文为《回望如初见》跋,原标题为《凝望》)

    

     作者简介:

     梁宾宾,中国致公党党员,致公党北京市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欧洲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麒麟传媒”签约作家;外国专家局在华留学生项目评审专家;原效力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从事临床医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工作20余年。

     著有文学作品集11部,主编、参编文集10余部。其多数作品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新课程报.语文导刊》《中国文艺报》《国际人才交流》杂志《青年文学》杂志《小说选刊》杂志《中国作家》杂志等国家级刊物。

     多次获得全国诗歌、散文、小说奖。2001年入围“德国之声”文学奖,2008年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其作品集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台湾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等图书馆。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048篇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六根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