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 应该捂哪儿
2022/2/18 19:14:52 老年健康报

    

    

    乍暖还寒的季节,老人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春捂秋冻”。“春捂”是指初入春季,气温变化大,人们不宜过早地脱减衣物,应适当地捂一点儿,以防疾病侵扰。那么,“春捂”应该捂哪儿呢?

    

    

     捂头 中医认为,头为全身之主宰,如果头部受寒,则会使阳气从头部散发,从而导致感冒、头痛、牙痛、鼻炎、三叉神经痛等。老年人更要对头部加以保暖,以免引发急性心梗、中风等。

     捂颈 颈部受到寒冷的刺激,容易使血管收缩,影响对脑部的供血。患有颈动脑硬化的中老年人,更有发生中风的危险。所以,中老年人在早晚外出时要系好围脖,保护颈部。

     捂腰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出现腰部酸软、怕冷、尿频、精神困倦、身体疲乏等症状。患有老慢支、哮喘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受凉后疾病易复发或病情加重。春季里,中老年人在换下长袖衣物时,可穿上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利于腰部的保暖。

     捂腹 腹部血管丰富,是非常容易受凉的部位。一旦腹部受凉,就容易引发腹痛、腹泻等,因此,春季仍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尤其不能使肚脐受凉。

     捂腕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即神门穴。我们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而原穴主管各脏腑元气,能够强化脏腑的功能。所以,春季要做好腕部保暖。

     捂膝 膝部受凉,容易使膝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发关节疼痛。患有关节滑膜炎或骨性关节炎的老年人,更容易引起疾病发作或病情加重。中老年人可佩戴合适的护膝,以抵御寒冷的侵袭。

     捂小腿 有的人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偏头痛、小腹痛,或者恶心、呕吐、眼睛痛等。这些表现多因肝阳虚所致。初春季节,人们应对小腿部做好保暖,以祛风止痛。

     捂足 足部皮下脂肪少,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如果长时间受到寒冷侵袭,则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还会降低抗病能力,容易使人感冒,尤其是老慢支、哮喘、慢性胃肠病、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患者,很容易旧病复发。因此,春季做好足部保暖十分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春捂”也需有度,不可捂得过厚过暖,使机体得不到适应季节变化的锻炼机会。要做到“春捂”有度,必须根据天气的变化而随时增减衣物。

     作者:秦德英

     审核:王俊聪

     策划:王俊聪

     编辑:王千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QP5CQZ7R】获取授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年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