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 记住十五个字
2022/5/5 15:37:18 老年健康报

    

    

     “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保健呢?

     避风寒

     春夏交接,余寒未尽,时有风作,雨水渐多。此时天气忽冷忽热,大家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不要急于减衣物、吃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等,以免损伤阳气。

     畅情志

     夏季,五行属火,五脏在心。立夏养生,重在养心。立夏之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容易情绪急躁。尤其是老年人,因为对热的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生气上火,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病。烦热还可导致食欲下降、饮食不香。

     立夏时节,要注意调畅情志,安神定志。心情烦闷时,可外出散散心,到阴凉树下坐一坐,闻闻花香,听听鸟语;亦可闭目养神,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以平复心情。此外,练习书法也是一个宁心养神、调畅心情的好方法。

     调饮食

     立夏之后,随着外界的“湿热”渐多,人体内常因热、汗出现“气阴耗伤”的情况,可有食欲不振、大便干燥或变黏、口干口渴、烦躁乏力等表现。因此,立夏之后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以免助湿。

     天热出汗多时,应注意清暑生津、益气养胃。夏季水果蔬菜丰富,黄瓜、萝卜、西红柿、西瓜等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绿豆汤、荷叶粥、银耳粥亦可常喝,有清暑、滋阴的作用。

     湿热明显者,可常食用山药、扁豆、冬瓜等,以清利暑湿。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姜是夏季调味之佳品,做菜可适当加点姜,既可以开胃,利于阳气生发,又能避免过食寒凉食物损伤脾胃阳气,为“春夏养阳”之道也。

     适劳逸

     立夏之后,人们更容易疲劳困乏,往往不愿运动。其实,此时更要适当动起来。

     清晨,鸟语花香、清风微袭,是锻炼的好时候。适度增加运动量,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但不宜过度。出汗后应及时擦干,避免着凉;若出汗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耗伤阴液。一般晨练半小时为宜,可选择太极拳、散步、慢跑等。

     慎起居

     春分之后,昼长夜短,立夏时节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说人们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以利于机体阳气外发。

     最后,为大家介绍几个夏季养生保健小方法:

     夏季出汗多、疲劳乏力者,以党参、麦冬、五味子(生脉饮)代茶饮,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夏季上火,表现为心烦、失眠、尿赤者,以竹叶、麦冬、莲子心三味代茶饮,可清心安神。

     夏季脾虚湿盛,表现为便溏、尿少,甚至水肿者,可吃山药冬瓜排骨汤。以冬瓜、山药、排骨加葱姜蒜,再加适量肉桂、胡椒和盐炖煮,喝汤吃肉,可健脾益气、清暑化湿。

     夏季湿气重者,可取适量花椒、艾叶煮水后泡脚。此法可温阳暖体、祛除暑湿。需注意,夏季炎热,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导致出汗多,伤津耗气。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李金辉

     审核:王俊聪

     策划:王俊聪

     编辑:王千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J0AE75J】获取授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年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