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骨松”,早筛查!
2022/5/17 9:30:00 老年健康报

    

    

    

     骨质疏松是一种矿盐代谢疾病,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该病主要见于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妇女,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某些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导致的骨质疏松,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检查。我国已经建议将骨密度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65岁以上的女性、70岁以上的男性,或者65岁以下女性但是伴有危险因素的,最好做骨密度检查。危险因素指的是有骨折家族史、吸烟、饮酒、体重过低、使用类固醇激素等。

     了解自身骨骼健康,可用亚洲人骨质疏松的自我筛查工具(OSTA)。OSTA指数=[体重(千克)-年龄(岁)]×0.2。OSTA大于-1,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OSTA在-1~-4,为中风险;OSTA指数小于-4,为高风险。若出现中高风险,建议大家尽快就医。

     OSTA主要是根据体重和年龄筛查骨质疏松的风险。但需要指出的是,OSTA所选用的指标过少,其特异性不高,仅适用于绝经后妇女,且应结合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判断。

     已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要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降低脆性骨折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经发生脆性骨折的,要避免再次发生。

    

     作者: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徐少勇

     审核:王俊聪

     策划:王俊聪

     编辑:尤颖康 王千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年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