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涨,但我港资必须买!
2019/11/9 17:49:52 龙门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
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
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
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
为防失联,请添加备用号"龙门谈财经(ID:Longmenfund)"
Longmenfund
作者 |小李飞刀
来源 | 胖兔财经(pangtu2019)
北上资金近期为啥买买买?
在观察北上流入情况的时候,首先要看是主动性流入还是被动性流入,其次要辨别是长线外资还是短线外资。
被动型外资的配置节奏受国际指数纳入 A 股进程影响较大,因此不管市场好坏,它们都会买买买,而且经常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流入。而主动型外资配置节奏受美股影响较大,美股风险偏好较高时, 北上通常都是净流入。
主动型外资往往在指数纳入因子提升之前(即指数基金调仓之前)先行加仓 A 股,我们曾在今年5月28号领教过尾盘一秒钟拉升,这都是被动资金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小的代价完成的。而11月MSCI将是年内第三次扩容A股,同时美股仍维持高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近期北上资金都在逆势加仓。
北上资金爱买什么?
北上资金的运动轨迹并不是一成不变,也没有明显的偏好,业绩是衡量一切的标准。2016年底北上资金只配置主板,之后开始增配中小板,2017 开始增配创业板。今年后半年开始,北上对主板及中小企业板的持股数量变化不大,但对创业板的配置进一步加大,这主要还是由于创业板业绩的改善及政策利好,我们也明显的看出创业板确实走出了多只大牛股。
医药是今年最受北上资金青睐的行业,全年净流入 381 亿元,银行今年获得的北上资金流入仅次于医药,食品饮料是北上资金今年资金流出最多的行业,主要是由于之前配置的仓位已经很高,单一行业市值占比接近 20%后增配空间有限,其后的操作只剩持股或者兑现。
北上资金在食品饮料、家电、医药这三大领域中有40%的配置,银行和非银金融也买到了20%。而在一些周期性行业中,例如汽车,交运,钢铁等等,北上的资金都出现了流出。

科技今年的涨幅也很大,但北上资金流入规模并不高,科技股行情主要是内资推动。我觉得这一点是需要重视的,刀哥也认为当前的科技股并不是决战的时刻,目前的估值过高,避免高位站岗。
即将进入四季度时,北上资金偏好发生转变,资金开始流进处于估值低位的银行、地产。刀哥在近期的文章中也都讲过,通常在四季度资金都更愿意配置安全稳定估值低的品种,以保证业绩平稳收官,在这一点上,内外资都比较一致。
北上资金也分阵营
北向资金中大约不到7成的资金是长线配置资金,其余的部分属于活跃的外资,也是北上资金频繁换手的主要来源,我在这里称呼他们为“长线港资”和“短线港资”。
我从券商的一份研究报告了解到,北上资金中在银行托管的外资占 67.9%,在券商托管的外资占 26.3%,而剩余的内资港资机构仅占 5.8%,后两者正是港资的活跃资金。研究它们的意义在哪儿?在我看来,托管于银行的北上资金具备长线配置的特征,可靠性更强,相当于大陆的养老金。而剩下3成不到的北上资金通常也喜欢追涨杀跌,甚至高买低卖,我们经常会看到,北上昨天涨的时候买了,但今天却跌的卖了。

这两个阵营的港资也存在分歧,长线港资逐渐兑现消费、医药、TMT的仓位,而短线港资恰恰相反,还也参与科技板块的推动。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到港资的属性,虽然我们无法直观的看到这个港资所处的“阵营”。
说到这里,很多人想问,刀哥这一个多月一直推荐的银行板块是被哪部分港资买的?根据券商统计,从 8 月 5 日至 9 月 20 日,北向资金累计买入银行的资金规模达到了 162 亿,是全行业最高,而其他行业平均不超过50亿。根据测算,这部分资金中有60%的是长线外资配置,而其余的是中短线港资,因此我们也看到了10月份的银行也出现了震荡回调的走势,短线港资的减仓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所以我们得出了一个结果,长线港资在不断的配置银行,短线港资减仓造成干扰。
点赞对您是美德,转发对我是鼓励!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llhy1108”洽谈,添加时请注明“商务合作”字样,谢谢合作!
版权声明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处理。

龙门
经典财经,启迪生活!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开启智慧之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