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理作意与非理作意 | 学诚法师答问十分
2017/8/6 龙泉寺龙泉之声
图 | Ryo Takemasa
一件事,你怎么去想它很重要,要如理思维,不要非理作意。如理思维,就是如佛法所说的道理去思维,或业果、或无常、或无我;非理作意,就是顺着自己的烦恼习性、顺着贪嗔痴慢疑去思维。如理思维增长善法,令内心越来越宽广;非理作意增长烦恼,令内心越来越狭窄。
——学诚法师
师父,我常常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网友
学诚
法师
从有限的角度来看,生命终归于无,很容易让人感到悲观,看不到生命的意义。但生命可以超越有限的一人一世,至于无限之世界、无限之时间,所以有着不朽的价值!
师父,昨天我与学佛好友分享了一位法师的开示文字。好友回复说此法师的有些说法与另一位法师不同,比如施食和放生是世间善法还是佛法。我主张不要关注那么多小细节,把握大方向就好,但再看前法师的文字却有不安。好友也分享说不同法师的说法不同,我等学子难免疑惑。我心有惴惴,今天的发问是否对法师们不敬?
网友
学诚
法师
初学者对佛法了解还不通达时,不宜同时学习多位善知识的言教,有些角度不同或前提背景不同的话,看不到内涵,却只看到差异,反而削弱信心、增长烦恼。
顶礼师父!请问,佛教既然如此殊胜,为何后期在印度逐步衰弱了?
网友
学诚
法师
佛法在世间的显现,也是缘起法,有生住异灭,这取决于众生对佛法的希求心与恭敬心。因缘具足,佛法就兴盛;因缘消散,佛法就隐没。众生的心就像潮水一样,总是起伏不定,光明与黑暗、善法与烦恼交替出现,共业变化与佛法兴衰互相影响。
请问法师,如何放下自我?
网友
学诚
法师
从听闻正知见开始。凡夫无始以来认假为真,对宇宙物我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增长爱见,系生死苦,如果能了知妄境本空,妄心不起,顺真如性,逆无明习,则无明破而真如显。
师父,对他人示好却得到冷漠回应,帮助别人却变成被别人利用的工具,赠人礼物却被嫌弃。我想自己是缺少善心的智慧,善良使自己变成了好欺负和好剥削的对象,于是我收起了善,变得冷漠,但自己一点都不开心,有点迷茫,请师父指点!
网友
学诚
法师
不是要放弃善,而是要增长智慧。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弟子有定课,可是,有时事情多,忙得没有做,过几天补上落下的定课。这样可以吗?
网友
学诚
法师
可以,但不能总这样。时间久了,心力会被拖垮。
师父,弟子和一个同事不和,她总是嫌弃我,对我的工作挑三拣四的。我是那种大大咧咧,说过了就过去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弟子工作不尽心,不负责,不严谨?和她一起工作总是受她的气,憋一肚子气,暗伤累累,气死我了……弟子想找找原因,看看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请师父开示。
网友
学诚
法师
认真反省,她说得对吗?是她故意找茬,还是自己接受不了批评?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附加的情绪和联想去掉,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师父,我过去一直诵观世音菩萨圣号,今年因各种因缘诵了地藏菩萨圣号,现在竟然不知道该坚持诵哪位菩萨圣号了。我很想专一,可我感觉这两位菩萨都很亲切,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我是个家庭主妇,每天在家带孩子,自己的生活规律经常打乱,我常年有头昏头沉的感觉,因此常常功课落下,我该怎么办?
网友
学诚
法师
都好。自己相应那一尊菩萨就持那一尊菩萨圣号。定课可以数量少一点,确保每天坚持。节假日时多去寺庙充电。
师父,我觉得人生最大的收获是学佛上的成就,当我想到死亡时就很害怕,很想超越。我现在想努力做生意,就是希望未来可以不用为钱奔忙,有时间专业地学佛。但又不知道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就很担心,我的做法和想法对吗?此时我该如何正念思维?感恩师父!
网友
学诚
法师
学佛在当下,不在“将来”。
请问法师,如何摆脱被人骗的阴影?明明知道事情应该过去了,但那种感觉,想起来就觉得好受伤。
网友
学诚
法师
一件事,你怎么去想它很重要,要如理思维,不要非理作意。如理思维,就是如佛法所说的道理去思维,或业果、或无常、或无我;非理作意,就是顺着自己的烦恼习性、顺着贪嗔痴慢疑去思维。如理思维增长善法,令内心越来越宽广;非理作意增长烦恼,令内心越来越狭窄。要能够做到如理思维,首先自己要对佛法的道理比较熟悉,这就是平常听闻的积累。
师父,暂时没有跟随团队共修的缘分,又该怎么办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种因结缘。磨刀不误砍柴工。
精选自学诚法师2017年08月05日微博
点击“阅读原文”可向学诚法师提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