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 学诚法师答问十分
2017/9/1 龙泉寺龙泉之声

    

     图 | AQ

     话好讲,背后的内涵要深深吃透,落实到身心之上,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学诚法师

     法师,世上真有佛吗?如果有佛为什么今年有那么多人受天灾而死亡?此时此刻佛在做什么呢?佛门不是有句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佛法无边,佛为什么不救人?

     网友

     学诚

     法师

     佛不是人类命运的主宰者,人的命运是由自己的业力决定的。佛是一个觉悟者、思想家、教育家,他救的是人的心和慧命,不是一时的身苦、一生的性命。如果我们能够学习佛法,就能懂得如何去改善生命,让它一生比一生好,痛苦越来越少乃至完全断除。

     师父,善的内涵是什么?

     网友

     学诚

     法师

     不杀生(伤害生命)、不偷盗(占小便宜)、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师父,以前小的时候不懂什么叫福报,帮助人也好,做好事也好都是发自内心的,但现在了解了福报之后,有时会担心自己帮助别人是不是为了福报,担心自己的好心不纯,该怎么化解呢?谢谢师父!

     网友

     学诚

     法师

     什么都没想的“发自内心”,是比较浅的好心,是从情绪感动而发出的心;具足正见之后的发心,是更深入的好心,是经过理性抉择的心。很多人认为经过思虑的心失去了天然纯真,是不好的,其实不完全是。如果是世俗的功利心,贪图外在的回报或谋求名誉,那发心就是染污的;如果是思维业果,知道自己是在种善因而欢喜去做,这种发心就是正念。区别在哪里呢?前者向外求,后者向内求。

     没有经过思维而去做的善行,契合了内心深处的善根,固然很好,但是也是有条件的、不足够的,当遇着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会去做,遇到令自己恼火的人和事,就不会去做了。这样的心与行为比较偶然,也难以经受内外的考验,自己内心起烦恼或外在出现障碍时,就比较难坚持;在正见引导下的善行,有理智为基础,更为坚定清晰,遇到困难或烦恼时,也能够转心,不会动摇、退缩。

     但这个阶段容易出现执著于善行、果报的情况,这不是佛法造成的,恰恰是我们心中无始以来的贪心在起作用,借助了佛法的知见,把贪图眼前的利益转化为贪图后世的果报,是正见不完整之故。要进一步学习佛法,理解无常苦空等道理,发起成佛的宗旨。这样,善行的发心就能更清净、更纯粹、更坚定,乃至成就悲智双运的大菩提心,这就是修行人要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法师,有个问题放在心底一年多了无法释怀。去年上半年因为自己处置不当导致在金钱上损失巨大。一年多了经常半夜醒来“咀嚼”这件事情,后悔、懊恼、自责,始终无法放下,不能原谅自己。因为实在痛苦,想要解脱而接触了佛法。过了那个境遇一段时间想想,身边完全有很多方向、很多朋友可以助力可以很好处理的,然而当初却完全想不到,变成了一个低配版的自己。这种也是业力感果吗?

     网友

     学诚

     法师

     苦果成熟,不得不受。所谓“业障”,就是被恶业烦恼蒙蔽了自己的心智和能力。目犍连尊者被外道殴打至重伤时,别人问他为何不用神通,他回答说:“业力现前时,我连‘神’字都想不起,更别说显神通了!”但尊者明了业果,释然接受,不起一丝苦恼。借此因缘学习佛法,苦反而成为了解脱之因,也是一种逆增上缘了。当走到生命的某个阶段,你再回头,一定会感谢这个机会。放下懊恼,用心修行吧。

     师父,我过去经历了很多坎坷,该如何平复过去的心灵创伤,不再胡思乱想,改善我的神经衰弱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你从坎坷中体会到了什么对生命有价值的东西呢?如果得到了成长,那它就变成了财富;如果一直哀怨,那它就仅仅是一个不断被揭开的伤疤。

     顶礼师父!看到师父之前有教导要果上随缘。我最近正好遇到困难,一直告诫自己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就好。可在处理过程中,还没看到果呢,心情就觉得堵塞甚至反应到身体上发虚,道理懂了怎么还这样啊?!果出来后即使果不好也放松了。这个处理的过程好痛苦,心理素质太差了?怎么改善这个心境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因为内心的执著太重,虽然告诉自己要随缘,实则没有放下,反而把“果上随缘”当作了一个负面暗示,越这样想,越担心结果会不好,心越绑越紧。这句话好讲,背后的内涵要深深吃透,落实到身心之上,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精选自2017年08月31日学诚法师微博

     点击“阅读原文”可向学诚法师提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