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窝里,沉默是金(分类精选) | 学诚法师答问十分
2018/6/10 18:02:37 龙泉寺龙泉之声

    

     图丨Ryo Takemasa

     很多时候,我们在争论“是非”的时候,其实已经远离了事情本身,而成为了烦恼的混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你所见的“事实”并不一定等于对方所见的“事实”,而双方都非要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就是争论的根源。

     ——学诚法师

     法师,在说过他人是非之后,心中充满后悔与愧疚,可当发生了让我气愤的事又在心里放不下,感觉说出来是种发泄,我该怎么办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欲得安乐,要远离讥毁、嫌怨、说他人过失等行为。别人有了过失,我们有没有办法去帮助他?这才是重要的。到处咬舌头、说是非,于自于他都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令烦恼增长、心不安乐。

     法师,每天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充满了虚言、谎言、流言,我该如何让自己不受影响,如何克制自己保持清静心?有时候会为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懊悔,而有时候却是想说又说不出,很是烦恼。

     网友

     学诚

     法师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师父,当我们的见解想法与别人的不一样时,为什么我们应当不争呢?为什么不应当把事情道理讲清楚辩明白呢?日常老法师说,当我们觉得自己很有道理百分之百正确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弟子不明白为什么。

     网友

     学诚

     法师

     很多时候,我们在争论“是非”的时候,其实已经远离了事情本身,而成为了烦恼的混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你所见的“事实”并不一定等于对方所见的“事实”,而双方都非要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就是争论的根源。

     佛法是中立的,就不用辨是非了吗?请法师指点。感恩!

     网友

     学诚

     法师

     佛法是让我们没有是非之心,并非否认外境的是非对错。没有是非之心,面对错误的人和事,内心不会生起嗔恨和蔑视,是慈悲所摄;洞察外境的是非对错,懂得用业果的道理来抉择自己的行为,是智慧所摄。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可嘴上不辩,心里却难放下执着,如何得解脱呢?求师父开示。

     网友

     学诚

     法师

     没有人故意去做“非”的事情,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经验、能力、立场、条件等情况下做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你的“非”,或许是他的“是”。有何可辩?如何辩之?

     法师,跟其他科室同事评价自己科室的工作是不是不太好,最近感觉被科室人孤立起来了,不知道是自己太敏感还是真的做错了,心里难受得要命。我觉得憋屈,无人倾诉,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网友

     学诚

     法师

     不说是非、不自以为是评价别人,在哪里都是一个好品质。有错就改,跟人交流多说好话、关心和赞叹别人的话。

     弟子请问法师,怎样在一个爱说是非的同事旁边控制自己能守住口业,而不参与其中的聊天?

     网友

     学诚

     法师

     看看ta的烦恼相状、人际关系,自己还想效仿吗?是非窝里,沉默是金。

     法师,有时在和别人叙述事情的时候难免会涉及到他人的是非,这种口业该怎么消除?

     网友

     学诚

     法师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谈论任何一件事情,先反省自己做了多少、做得如何,勿妄评他人是非;无益之事,少说为佳。若确有必要反映事实,当怀自省、惕励之心,放下对他人的轻视、评判之意,如实而言。

     师父,我现在所处的工作团队有自己的小圈子,喜欢议论各种琐碎的事情,我自己不愿意融入他们,有时候我工作越认真反而和他们更不合拍,不融入又不利于我日后工作的开展,感觉这样的氛围很不好,我该如何化解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工作应该认真,是非应该少谈。影响人际关系的,最关键并不是这个处理方式,而是自己内心有隔阂和排斥。重点在自己不要对其他人观过,要接受和包容他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甚至一些不足,大家都是凡夫,有烦恼是正常的,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如果自己对同事是真心尊重、欣赏、信任的,即使不参与闲谈琐事,对方也能感受到善意,不会造成对立,而会赢得尊重。

     请教如何在是非圈里平衡各方利益,能够做到是非分明但又不得罪每一方?感恩师父!

     网友

     学诚

     法师

     “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是非之人要不要远离呢?

     网友

     学诚

     法师

     能帮她认识到自身错误当然更好,如果自己容易受负面影响,也可以暂时远离。反过来,也可以把她当做自己修行的“陪练”,当做佛菩萨给予的考验。

     精选自学诚法师微博

     点击“阅读原文”可向学诚法师提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