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三)
2018/7/2 18:05:49 龙泉寺龙泉之声

上周,我们与您分享了学诚法师2007年在《法音》杂志发表的文章——《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第二部分。其中,法师分享了《佛说五王经》当中的一段故事。有一国王求人生苦谛,佛陀为其宣讲人生八苦——“人生在世,常有无量众苦切身,今粗为汝等略说八苦。何谓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所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忧悲恼苦,是为八苦也。”
今天,我们分享该文章的第三部分。法师谈到,《瑜伽师地论》中说百一十苦。种种苦恼的现实,使我们对“人生是苦”有深刻的体会。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不苦,不仅让现世的生命不苦,而且让后世、后后世的生命越来越好?这就需要了解痛苦的由来,进而截断痛苦的根源,消除痛苦而得到安乐。
文 | 学诚法师
如《菩萨地持经》说:“菩萨观察众生界,有百一十苦而修悲心。”
《瑜伽师地论》说:“何等名为百一十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故。
复有二苦:一、欲为根本苦,谓可爱事若变、若坏所生之苦;二、痴异熟生苦,谓若猛利体受所触,即于自体执我、我所,愚痴迷闷,生极怨嗟,由是因缘受二箭受,谓身箭受及心箭受。
复有三苦:一、苦苦;二、行苦;三、坏苦。
复有四苦:一、别离苦,谓爱别离所生之苦;二、断坏苦,谓由弃舍众同分死所生之苦;三、相续苦,谓从此后数数死生、展转相续所生之苦;四、毕竟苦,谓定无有般涅槃法诸有情类五取蕴苦。
复有五苦:一、贪欲缠缘苦;二、瞋恚缠缘苦;三、惛沉睡眠缠缘苦;四、掉举恶作缠缘苦;五、疑缠缘苦。
复有六苦:一、因苦,习恶趣因故;二、果苦,生诸恶趣故;三、求财位苦;四、勤守护苦;五、无厌足苦;六、变坏苦,如是六种总说为苦。
复有七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虽复希求而不得苦。
复有八苦:一、寒苦;二、热苦;三、饥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逼恼苦,谓无系等诸外道类;七、他逼恼苦,谓遭遇他手块等触、蚊虻等触;八、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复有九苦:一、自衰损苦;二、他衰损苦;三、亲属衰损苦;四、财位衰损苦;五、无病衰损苦;六、戒衰损苦;七、见衰损苦;八、现法苦;九、后法苦。
复有十苦:一、诸食资具匮乏苦;二、诸饮资具匮乏苦;三、骑乘资具匮乏苦;四、衣服资具匮乏苦;五、庄严资具匮乏苦;六、器物资具匮乏苦;七、香鬘涂饰资具匮乏苦;八、歌舞伎乐资具匮乏苦;九、照明资具匮乏苦;十、男女给侍资具匮乏苦。”
“当知复有余九种苦:一、一切苦;二、广大苦;三、一切门苦;四、邪行苦;五、流转苦;六、不随欲苦;七、违害苦;八、随逐苦;九、一切种苦。一切苦中复有二苦:一、宿因所生苦;二、现缘所生苦。
广大苦中复有四苦:一、长时苦;二、猛利苦;三、杂类苦;四、无间苦。
一切门苦中亦有四苦:一、那落迦苦;二、傍生苦;三、鬼世界苦;四、善趣所摄苦。
邪行苦中复有五苦:一、于现法中犯触于他,他不饶益所发起苦;二、受用种种不平等食,界不平等所发起苦;三、即由现法苦所逼切,自然造作所发起苦;四、由多安住非理作意,所受烦恼、随烦恼缠所起诸苦;五、由多发起诸身语意种种恶行,所受当来诸恶趣苦。
流转苦中复有六种,轮转生死不定生苦:一、自身不定;二、父母不定;三、妻子不定;四、奴婢仆使不定;五、朋友宰官亲属不定;六、财位不定。自身不定者,谓先为王,后为仆隶;父母等不定者,谓先为父母乃至亲属,后时轮转反作怨害及恶知识;财位不定者,谓先大富贵,后极贫贱。
不随欲苦中复有七苦:一、欲求长寿,不随所欲,生短寿苦;二、欲求端正,不随所欲,生丑陋苦;三、欲生上族,不随所欲,生下族苦;四、欲求大富,不随所欲,生贫穷苦;五、欲求大力,不随所欲,生羸劣苦;六、欲求了知所知境界,不随所欲,愚痴无智现行生苦;七、欲求胜他,不随所欲,反为他胜而生大苦。
违害苦中复有八苦:一、诸在家者,妻子等事损减生苦;二、诸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三、饥俭逼恼之所生苦;四、怨敌逼恼之所生苦;五、旷野险难迫迮逼恼之所生苦;六、系属于他之所生苦;七、支节不具,损恼生苦;八、杀缚斫截捶打驱摈,逼恼生苦。
随逐苦中复有九苦:依世八法有八种苦,一、坏法坏时苦;二、尽法尽时苦;三、老法老时苦;四、病法病时苦;五、死法死时苦;六、无利苦;七、无誉苦;八、有讥苦,是名八苦;九、希求苦,如是总说名随逐苦。
一切种苦中复有十苦,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一、因苦;二、受苦;三、唯无乐苦;四、受不断苦;五、出离远离寂静菩提乐所对治家欲界结寻异生苦,是名五苦;
复有五苦:一、逼迫苦;二、众具匮乏苦;三、界不平等苦;四、所爱变坏苦;五、三界烦恼品粗重苦,是名五苦,前五此五,总十种苦,当知是名一切种苦。
前五十五,今五十五,总有一百一十种苦,是菩萨悲所缘境界。缘此境故,诸菩萨悲生起、增长、修习、圆满。”(卷第四十四)
又说:“诸圣声闻已得证入,苦谛现观已到究竟,于苦深远厌俱行心相续而转,不如菩萨于诸有情悲前行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卷第二)
种种苦恼的现实,使我们对“人生是苦”有深刻的体会。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不苦,不仅让现世的生命不苦,而且让后世、后后世的生命越来越好?这就需要了解痛苦的由来,进而截断痛苦的根源,消除痛苦而得到安乐。
以上内容为《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第三部分
原载于《法音》2007年第7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