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居丨防蚊驱虫,小招数,大缘起
2018/7/29 18:05:50 龙泉寺龙泉之声

    

     炎炎夏日,万物生荣,百花、百草、百虫,都到了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我们笑看蝴蝶双飞、蜻蜓点水,觉得浪漫无比;听着蝉鸣阵阵,描绘出夏的意境……

     But,这是啥?……好痒,好烦!打打打!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蚊子打不尽,心情也变差了。就没有什么办法吗?听听小伙伴们都有什么招。

     小A:关好纱窗,晚上挂蚊帐,物理防蚊最好使。还有,听说迪士尼乐园里树多水多蚊子却很少,秘密就在于水体流动、过滤做得好。

     (米老鼠:有人在说我?)

     小B:不要侥幸心理,预防最重要。出门花露水随身装,想起来就喷两下。在家熏艾草也是一招。

     小C:俺们爬山的时候,长衣长裤,再揪一把黄花蒿,就是一种味道很特别的野草,野外很常见,蚊子就不会来了。扇风、开空调也是有用的。

     小D:天生不招蚊子,只要有个人在身边就不会叮我。

     ABC:泥奏凯……

     好吧,看出来了,只要不是懒癌晚期,蚊子算是好对付的。但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困扰我们的小昆虫,比如打不死的小强……

     对此,学诚法师说:“以慈悲心多与它们沟通,诵经念佛回向给它们,找一些驱赶而不杀生的方法。”

     沟通?虫子能听懂吗?

     佛教认为众生都有相同的本性,真正用心的沟通,不仅是让这些众生听,更是让自己的心去理解和接纳。以诚意与善意对待万物,必将收获同样的回馈。

     当然,光说也是不够的,维护好自己的居住环境也很重要。常常清理房间死角、清除积水,堵住门窗、地漏的缝隙,不给小虫“安家”,它们自然就会离开;家中可以备广口瓶、硬纸板,遇到误入室内的昆虫,可以将它放出室外。

     寺院里的夏天,出家人会结夏安居,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因为夏季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这是佛陀时代延续下的传统。

     其实,佛教主张不杀生,滋养的正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科学发现,在庞大的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位置。尽管这些小生命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现代人类的力量足以将它们按照自己的心意大批量地杀灭,却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

     学诚法师说:

     “世界是缘起相关的,一件事情的结果是由许许多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只看其中一个片段、一个因缘,与长远和整体的看待,结论大不相同。喷洒农药,不仅是杀害虫子,也间接毒害了自然环境、最终反馈到人类自己,造成恶性循环,问题会更大。佛法教导业果,是从更加长远和根本的角度来谈的,并非以短时表面的结果为究竟,所以是‘世间难信之法’。怎么做,取决于自己对佛法的信心和看待问题的角度。”

     在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半个世纪前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中,就已道出令人震惊的事实: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不得不接触危险的化学品,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头一次。自投入使用不到20年来,人造的杀虫剂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大部分主要水系甚至平常看不到的地下水都含有化学成分,十几年前使用过化学药物的土壤仍然会有残留。它们会侵入鱼、鸟、爬行动物、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身体中。科学家进行动物实验时,发现几乎不存在未受污染的动物,在遥远的山间湖泊中的鱼儿体内,在土壤中蠕动的蚯蚓体内,在鸟儿下的蛋中,甚至在人身体内都发现了化学药物的存在。如今,大部分人类,不论年龄大小,体内都存有化学残留。它们还会出现在母亲的奶水中,而且很有可能进入未出生婴儿的机体组织。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生产具有杀虫特性的人造化学品工厂的突然崛起和迅猛扩张。这种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或许我们打几只蚊子、蟑螂,离大量喷洒杀虫剂的行为还有很大的距离,但那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处于那样的境地。如果内心缺乏对众生的慈悲,一旦面临自身利益与他者生命的抉择,我们就会做出危险的决定。对心的防护,不可不谨慎。面对夏天无处不在的小虫们,划清界限,各得其所,驱而不杀,才是上策。

     其实同是昆虫,蝴蝶让人喜,蟑螂令人忧,虫本无所谓益害,这也无非是人类的心在作怪。人生数十载,尚且短暂如白驹过隙;昆虫的生命,只有一夏。阳光明媚,愿我们与它们相安无事,共享这一分夏日光景。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龙泉寺龙泉之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