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膝阳关:清热降温
2016/3/30 健康养生

    

    

     膝阳关,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出自《针灸甲乙经》,足少阳胆经的第33个穴位。该穴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主要治疗膝膑肿痛,胭筋挛急,小腿麻木。

     【标准定位】

     膝阳关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取法】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阳陵泉直上,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

     膝阳关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可治病症】

     1、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脚气;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

     2、配穴举例:配阳陵泉、膝眼,主治膝膑肿痛;配委中、承山,主治胭筋挛急。

     3、现代研究: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刺灸法】

     膝阳关刺法:直刺0.8~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膝部和大腿外侧。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应用】

     扭伤

     主穴:阿是穴 膝眼 膝阳关 梁丘

     配穴:疼痛较重者配合谷、太冲;瘀血肿胀甚者配血海、三阴交。

     方义:扭伤多为关节伤筋,属经筋病,“在筋守筋”,故治疗时取扭伤部位穴位为主,以疏通经络,散除局部的气息壅滞,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