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到了,中医专家教你留住体内“阳气”
2017/1/4 生命时报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是倒数第二个节气,也预示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到来。

     今年的小寒在1月5日,此时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心肾阳气。《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带你守住体内的阳气,健康度过冬天。

    

     受访专家:

     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延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李晓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 代金刚

     头宜暖,胸背足忌寒凉

    

     天气寒冷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容易引发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保暖则是安稳过冬的首要大事。下列4个部位最容易受寒气侵袭,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1头部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

     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2双脚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建议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

     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3腰部腰部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无论男女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

     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4背部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

     食宜温,养肾为主

    

     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非常适合冬季食用。冬日家中不妨煮些山药羊肉汤、羊肉羹、当归山鸡汤等,都是此时温补的佳品。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基础。

     但补的同时别忘了,中医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萝卜性凉,有生津化痰、消食和胃之效,炖肉时不妨加几块萝卜,或搭配素炒萝卜丝、蒸萝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进补太过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

     从五行与五脏、季节的对应关系来说,肾应冬,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肾”是养生的基本认识,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大多能入肾脏,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

     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是冬季益肾佳品。

     动宜慢,微汗即可

    

     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

     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不可追求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

     中医专家为你推荐一个守住阳气的动作——“只手擎天”式,经常练习有助于阳气升发,能让人体得到温煦而抵御寒冷。

     具体可以做以下:

     盘坐,两手自然放于两膝,正身端坐,呼吸均匀,思想安静;

     屈两肘,两臂外旋,掌心向上,两掌收至腰间(如图1);

    

     右掌从腰间向左侧“穿出”,至手臂接近伸直,右掌略高于左肩,同时身体随之左转(如图2);

    

     右掌外翻,掌心向上,顺势向上托举;同时,左掌内翻,顺势前伸,掌心向下按于地面(如图3),动作略停;

    

     右臂放松,经体前慢慢下落,左掌收回,然后将两臂向左右45°侧伸,至与肩相平,目视前方(如图4);

    

     两臂下落还原,全身放松;做对侧练习,动作同上,左右方向相反;如

     上左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共做三遍。

     睡宜早,养精蓄锐藏阳气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在起居上也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天不妨“偷点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之,则容易耗损阴精,伤及肾脏,甚至有折损寿命之虞。

     心宜平,节制喜怒晒太阳

    

     冬季白天短而夜间长,寒冷的天气、呼啸的北风、频发的雾霾,常会让人们的心情受到影响,引发失落、沮丧等情绪,甚至患上抑郁症。

     因此,此节气中要注意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节制喜怒,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积极乐观地面对寒冷的天气变化。

     还要多晒太阳,接受“光合作用”,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

     本期编辑:张原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询

     010-65363786

     010-65363768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