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丙肝可治愈,还可以个体化精准治疗,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8/7/5 18:54:15 生命时报

     近期,慢性丙肝新药择必达上市会在北京举行。自2015年以来,多种直接丙肝抗病毒药物在中国上市,中国丙肝治疗已经进入直接抗病毒(DAA)治疗的新时代。

    

     我国千万丙肝感染者,治疗率仅1%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目前在中国约有1000万丙肝病毒(HCV)感染者[1]。但是事实上中国的慢性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非常低,治疗率约为1%[2]。

     在全球,每年新发丙肝患者是175万,死亡40万,治愈是84万,每年净增51万。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院士在会上表示,我国接受治疗的丙肝患者人少、新发的丙肝患者人数多,整体患病人数仍呈上升趋势,急需社会各界协同打造丙肝防控网,共同遏制丙肝的流行趋势。

    

     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院士

    

     HCV感染进展多缓慢,感染后20年一般人群的肝硬化年发生率为5%~15%[3],丙肝的自然发展史如下图。

    

     它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大多数丙肝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成慢性丙肝晚期,未获得及时治疗的丙肝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HCC)。因此,丙肝又被称为肝病领域的“隐形杀手”。

     需要提醒的是,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部分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日常的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虽然丙肝没有疫苗预防,但是可治愈。与会专家表示,丙肝治好一个就少一个传染源。同时也希望这类创新药物能够尽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使更多丙肝患者能够接受治疗,尽早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严重公共卫生威胁”的伟大目标。

     丙肝高危人群应主动、尽早筛查

     目前,大部分人没有主动进行丙肝筛查的意识。许多患者都是在住院的常规检查中被发现的,另有一部分人则因家中已发现感染者,才到医院筛查。庄辉院士建议,“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人群最好主动、尽早做丙肝筛查”。

     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

     1

     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2

     维持血液透析者;

     3

     共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

     4

     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

     5

     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6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7

     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8

     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9

     不安全性行为者;

     10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纹身,针灸,美容(穿耳洞等)等。

     除了以上的高危人群外,丙肝高发地区的人群最好也去医院进行丙肝筛查,例如辽宁建平、吉林扶余、广东紫金、江苏金坛,以及黑龙江、河南、安徽等地的局部地区。

     一旦筛查提示“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只是代表有感染丙肝病毒的可能,还不能确诊。这类人群应尽快专业科室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HCV-RNA),若检测出每毫升血液里的丙肝核酸病毒大于15,方可确认感染丙肝。

     丙肝治疗需要个体化精准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HCV相关肝损害,逆转肝纤维化,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生活质量,预防HCV传播。

     尽管丙肝尚无疫苗可以预防,但是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临床治愈丙肝。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指出,所有HCV RNA阳性的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1]

     随着多个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在中国上市,我国治疗丙肝治疗有了更多选择,但在开展丙肝治疗时,仍然需要综合患者感染的丙肝病毒特征、个体情况等综合因素,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第一,检测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

     丙肝病毒的基因型分为6种,还有多个亚型。中国的HCV患者以基因1b型为主,占患者比例为56.8%。[1]

     最新的国际指南依然推荐在治疗前进行基因型分型检测,以指导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只有了解了患者感染的丙肝病毒基因型,才能使医患双方知道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哪些,从而结合患者其他情况及意愿,包括药物疗效、疗程选择、用药便利性、经济负担能力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难治型慢性丙肝例如基因3型,这类患者即使选用泛基因型药物进行治疗,也仍需联合利巴韦林并延长治疗周期。研究表明,基因型检测费用加非泛基因型药物治疗的费用,仍低于使用泛基因型药物产生的经济负担,有助于降低整体治疗成本。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红教授表示,除了基因分型,病毒载量、病毒亚型、耐药性等因素也需要纳入治疗前的规划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红教授

    

     第二,分析患者的个人因素:

     除了年龄、性别、人种、BMI等常规因素外,患者的治疗现状、肝硬化程度、治疗依从性、联合用药情况、合并感染情况都会影响丙肝的治疗效果。

     尤其对于代偿性肝硬化、HCV合并艾滋病(HIV)感染、接受阿片抑制剂治疗、晚期慢性肾病或透析、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伴遗传性血液病的患者,如果贸然选择用药,可能会因为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降低丙肝治疗的疗效或增加药物毒性。

     第三,重视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当患者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如心血管疾病用药、代谢疾病用药、HIV治疗用药等,需要特别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否则容易让丙肝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不仅无益于患者恢复健康,还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即使泛基因型药物也不能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的问题,在用药前仍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用药情况。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丙肝患者也是如此。个体化精准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和患者精诚合作和良好的沟通,从而保证整个用药期间的有效性、安全性。唐红教授强调,丙肝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千万不要乱停药、不要乱吃药,若出现药物副作用尽早就诊;即使治愈后,患者依旧要定期随访就诊。(黄小正)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 31(12):1961-1979

     [2] 李木元.我国现有85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 正规治疗率不足1%. 人民政协网, 2016年07月27日 11:25, http://www.rmzxb.com.cn/c/2016-07-27/940626.shtml

     [3] FREEMAN AJ, DORE GJ, LAW MG, et al, Estimating progression to cirrh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J]. Hepatology, 2001, 34(4 Pt 1): 809-816.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