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可能是体虚信号,3个方法把掏空的身体补回来
2019/4/24 18:26:01生命时报微信 生命时报

这些在常人看来比较“懒”的行为,排除器质性病变或慢性病外,从中医理论讲,有可能是体虚发出的信号。

你属于哪种「懒」?对应的又是哪种「虚」?《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中医专家解读,为身体补回满满元气。
受访专家
江西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医师 王茂泓
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 罗仁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李方玲
无精打采:气虚
气虚的人常四肢无力,不想说话,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精气神不足;稍微活动或者做事就会气喘吁吁,感觉很劳累……
这类人经常想躺下休息,容易出汗,也易被风寒侵袭,感冒后需要很长时间调养恢复。

如果长期处于气虚状态,没有得到改善,还容易引起肥胖、习惯性便秘、各种炎症等问题。
食补
可以适当补充些补气的食物,如糯米、玉米、南瓜、黄豆、熟菱、马铃薯、平菇、蜂王浆、红糖、白木耳等,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生冷、苦寒的食物。
药补
平时建议适当服用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补益药,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等,可以用来煲汤或者泡水服用。
动补
这类人适合运动量小且较缓和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强度以自己觉得舒适即可,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
注意气候变化,保暖双脚,预防呼吸道疾病。
不爱活动:血虚
血虚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唇甲颜色较淡、少言懒语、身体容易沉重、心悸失眠、胸口容易闷等,同时身体很多部位偶尔会有刺痛、发麻等症状。

女性还容易出现月经量少、经色淡、经期推迟甚至闭经等情况。
食补
血虚的人可以适当吃龙眼肉、红豆、黑木耳等,直接食用或煮粥吃都可以。需要提醒的是,血虚的人应尽量少吃生冷辛辣食物。
药补
日常饮食可适当加入性味甘温、补益气血的中药,比如熟地、当归、白芍、阿胶、丹参等,也可选择中成药四物汤、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调补。
动补
尝试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平时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持心情舒畅。
少气无力:阴虚
阴虚的人怕热,常有面色潮红、少气无力、头晕耳鸣、心烦失眠、腰部酸痛、眼睛干涩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稍微加大一点运动量就会有大汗淋漓、呼吸短促等问题。
食补
阴虚的人首先需要滋阴,阴虚火旺的人还需要及时清热生津,建议平时多吃百合、糯米、银耳、梨、甘蔗、西瓜、山药等。
药补
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比如用麦冬、枸杞、石斛、玉竹、元参、柏子仁等药食两用的药物加食材炖汤,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二至丸等,也都有很好的滋阴功效。
动补
夜晚是养护阴气最好的时段,要避免熬夜。适当加强锻炼,但不宜太过,太极拳、八段锦都是较好的选择。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有时还可能同时出现多种虚损,如气血两虚、气虚偏多或血虚偏多等复杂情况;
因此以上提到的,在生活中可作为借鉴,适当有针对性地去调理身体。但如果气血阴阳辨证不准或生病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本期编辑:徐梦莲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近期热门文章
80%尿酸是身体“生产”的!超标的人跟着这份指南做就够了
全球吃饭报告来了!《柳叶刀》:20%以上中国人死于“吃错饭”
短短10句话,国医大师一辈子的“养生秘诀”
7种症状不能“硬扛”,超过这个时间不愈可能是大病”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