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矮个子们一个好消息:结直肠癌风险低
2022/3/17 生命时报

    

    


     身高,是很多人心中的痛,甚至有人尝试各种方法,希望自己再长高几厘米。

     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个子矮」其实是一种健康优势——患上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的风险更低。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该研究采访专家,告诉你身高是如何左右健康的,并教你将结直肠癌风险降到最低。

     受访专家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任 孔大陆

     每高10厘米,

     结直肠癌风险增14%

     在这一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9.6万人的数据,其中包括47项观察性研究中的280660例结直肠癌、14139例结直肠腺瘤,以及1459名接受门诊结肠镜检查的成人。

    

     在47项观察性研究中,有33项研究报告了身高每增加10厘米与结直肠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有4项研究报告了身高每增加10厘米与大肠腺瘤发病率的数据,还有26项研究比较了最高和最低身高个体的结直肠癌发病率。

     综合以上数据,研究人员发现——

     身高最高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最低者高24%;

     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它提醒我们:在体检或疾病筛查过程中,身高应被视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风险因素。

    

     早在2020年,《英国癌症期刊》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给出了相似结论——在成年人中,身高与几种癌症风险相关联,这些关联还与性别有关:

     男性群体中,身高与全因癌症及肺癌、淋巴癌、血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发生率存在正相关;

     女性群体中,身高与乳腺癌、黑色素瘤、淋巴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全因癌症的发生率相关;

     在全因癌症发生率方面,女性群体身高的相关程度要高于男性群体。

     身高如何左右健康?

     除了身高与癌症风险外,近年来个子高低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

    

     矮个有长寿优势

     美国夏威夷大学对8000多人追踪50年发现,156厘米及以下的人最长寿。

     另一项意大利研究发现,身高约162厘米的人,比个头更高的人平均多活2年。

     矮个中风风险低

     挪威特罗姆瑟大学研究发现,个高女性心脏泵血距离更长,血流少,中风风险更高。

     如果女性身高低于157厘米且体重正常,则患血栓的风险降低3倍。

     高个子糖尿病风险低

     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统计了近9000名芬兰男子的健康数据后发现,身高与2型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成反比:随着身高增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效率会显著上升。

     但身高和空腹血糖之间没有明显联系。研究提示,矮个子可能更需要关注餐后血糖。

     高个子认知能力强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了515名男性的大脑皮层灰质,并测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

     结果显示,身材较高的参试者取得的综合得分较高。研究人员表示,个子较高的人大脑皮层表面积较大,认知能力受其影响增强。

     预防结直肠癌,不只看身高

     综合来看,身高只是影响健康的众多因素之一,大家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降低患癌风险。

     相较于很多癌症的“狡猾”难防,肠癌显得“笨拙”一些。它的发生发展大多会经历“小息肉—腺瘤性息肉—癌前病变—癌”这一过程,可长达10年。

    

     若本就有肠癌家族史,或长期多发肠息肉、患有溃疡性肠炎,都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发病征兆,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经常腹痛、右中下腹发现肿块、贫血等

     防治结直肠癌,要从生活习惯和重视体检入手:

     45岁后推荐肠镜筛查

     建议45岁以上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如果一切正常,可3~5年后复查;若判定为高危人群,则应1~2年后再查。

     避免“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

     “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

     建议以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红肉;

     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增加绿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注意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如菌类、鲜豆类、笋类;

     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

     保持排便通畅

     长期便秘患者肠道内存在大量干结的粪便,可持续刺激直肠黏膜,造成慢性炎症,久之可能引发肠息肉。

     便秘患者可以通过每天定时蹲便,来培养排便习惯,久了会形成条件反射,到了时间就会产生便意,胃肠道也会出现推进性的蠕动。

     另外,上厕所最好不要带手机,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

     尽量避免久坐

     多项研究发现,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结肠癌一半以上死亡风险,而运动是证据级别最高的健康生活方式。

     改变久坐不动的状态,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2~3分钟。每周运动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慢跑、游泳、健步走都是不错的方式。

     摄入足够的水分

     建议养成晨起喝杯温水(300~500毫升)的习惯,成年人每天饮水不应少于1500毫升,有助促进肠道蠕动。▲

     本期编辑:郑荣华

     等等,点个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