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绘科普】胆囊是怎么被“憋”出石头的?
2022/3/18 生命时报

    

     开栏的话

     氧气如何送达人体各处的?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住的?为何呼吸系统总受病菌侵犯……

     有时,医学保健知识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抽象难记的。

     生命时报开设“漫绘科普”栏目,以形象的绘画,让这些知识“活”起来,让你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胆里的石头哪儿来的?

    

     胆囊位于肝脏的后方,形状像鸭梨,它不能分泌胆汁,只是胆汁的“仓库”。

     “肝胆两兄弟”平时关系很和谐。肝脏每天向胆囊输送胆汁,胆囊则对胆汁进行浓缩并储存,配合十分默契。

    

     成年人的肝脏每天会分泌600~1200毫升胆汁,由水、胆固醇、脂肪、胆盐、胆红素等组成。

     未进食时,这些胆汁储存在胆囊内,胆囊通过不停吸收其中的水和电解质进行浓缩;

     进食时,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促进胆固醇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能中和胃酸、刺激肠道蠕动等。

     然而,如果胆汁中有过量胆固醇、胆红素、钙,或胆汁变少了、变稠了,便可能会有胆红素钙盐或胆固醇析出,并与胆囊中的细胞碎片、金属离子等物质“抱团”,逐渐淤积、硬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结石。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带你看清小石头长出来的全过程。

     审核专家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主任医师 郭伟

     本期编辑丨徐文婷 王晓晴

     绘图丨马宏亮

     正常情况下,人进食后,胆囊在肠道和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开始收缩,将胆汁排进十二指肠。

    

     人们的不良习惯会让“肝胆相照”兄弟的故事走向发生变化。

     油腻食物,“害了”肝脏

     若人们爱吃油腻食物, 久而久之肝脏不堪重负,分泌的胆汁中胆固醇、胆红素超标。

    

     不吃早饭,“憋坏”胆囊

     若经常不按时吃饭,尤其是有不吃早餐的习惯,胆汁常常没有“用武之地”,只能长时间存留在胆囊里。

    

     而胆囊依旧会对胆汁进行“提纯”,致使胆汁浓度变高,很快便有胆固醇晶体析出。

    

     析出的胆固醇晶体“拉拢”胆囊中的细胞碎片、金属离子等物质,势力越来越壮大,最终形成结石。

     结石“造反”,兴风作浪

     在还未形成气候之时,胆囊结石通常不会被感知到,有些甚至会一直低调地待在胆囊中。

    

     终于有一天,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壮大后的结石不太让人省心,引发剧烈、阵发性的右上腹绞痛,有时还会牵涉到右肩背部。

     疼痛常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后、饮酒后、剧烈运动或颠簸后,因此常常被误以为胃痛。

     结石会在胆囊中摩擦胆囊内壁,使其不停地破溃、发炎,引发腹胀、嗳气、厌油、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发展为胆囊癌;

     结石卡在胆囊颈,会让人疼得满地打滚;

     结石阻塞胆道引起胆汁排出不畅,会引起皮肤及眼球发黄,并伴有皮肤瘙痒;

     结石掉到胆总管里,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

     - 完 -

     高胆固醇饮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胆道感染、寄生虫、过度节食、饮水过少、缺乏运动、长期服药等都是胆囊结石的诱因,女性比男性更易得胆囊结石。

     发现结石后,需遵医嘱定期做B超;保证规律进餐、科学饮食,不必彻底忌油荤,可适当吃些优质蛋白质或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如瘦肉、低脂奶、豆制品、鸡蛋清等。

     胆绞痛发作频繁者应考虑手术;有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者,应尽早手术。即便切除胆囊,我们也不会失去胆汁,不必过于忧心。▲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