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晚上心脏易“跳闸”!尤其是男性……
2022/7/15 19:59:00 生命时报

    

     7月6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9天发布高温预警,40℃+的最高气温搭配30℃+夜温,日蒸夜煮,简直热得无法喘息……

     对心血管来说,高温也代表着“高危”。近日,《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研究发现,高温的晚上更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死亡。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研究采访专家,教你给心血管降降温, 安全度过高温天。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汤成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教育中心主任 杨进刚

     高温夜,男性心血管易崩溃

     《英国医学杂志》在线期刊发表的这项新研究显示,炎热夏夜,老年男性更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死亡。

    

     研究人员分别调取2001年~2015年间6、7月份,英国英格兰、威尔士和美国华盛顿州金县因心血管疾病导致成人死亡的数据。6、7月份是英格兰、威尔士与金县最炎热的时候。

     结果显示,15年间6、7月,英格兰和威尔士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为39912例(男性68.9%),金县有488例(数据只包括男性)。

     此外,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夏季夜间温度每升高1℃,60~64岁男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会增加3.1%,且65~69岁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60~64岁成年人高出50%以上;在金县,65岁及以下人群中,温度每升高1℃,死亡率增4.8%。

     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夏季夜晚的温度上升更明显,因此炎热夏日,老年男性更要警惕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也需要“解暑”。

     高温给心血管4重暴击

     夏天,在高温、高湿这一对 “双煞”的共同影响下,人体全身血管扩张、大量出汗甚至脱水,高湿则会使空气含氧量低,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

     这无形中会增大心血管病风险,一不留神可能就会遭到4种“暴击”。

    

     易烦躁

     心跳加快

     高温环境下,人会变得烦躁不安,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此时心肌容易缺血,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症状。

     睡眠差

     血压不稳

     炎热的天气让人辗转难眠,而且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增大心血管的工作压力。

     出汗多

     血液黏稠

     夏天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出汗较多,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心血管易堵塞,出现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梗。

     冷热交替

     诱发心梗

     空调房和室外温差大,引起血管突然舒张或收缩,可能诱发心梗,老年人猝死风险增大。

     你的心血管急需“降温”

     高温天气时人人都应注意保护心脏,年过50岁的人和心脏病患者尤其要做好自我防护。

    

     1

     不要猛回头

     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这一危险因素更需重视。

     建议

     生活中不要做 “猛回头”动作,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或有斑块的人,以免意外发生。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起床等,血压不稳的人更要小心。

     2

     保证水充足

     夏季,身体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

     建议

     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更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预防血栓形成。

    

     3

     温差别太大

     若室内空调温度太低,乍一出门到高温的环境中,温差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尤其是入伏后的“桑拿天”,由于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建议

     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的温差以8℃为宜;同时,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以便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4

     晨练别太早

     清晨人体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上升,从而增加了发病可能。

     建议

     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开这个时段进行锻炼。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须外出时,注意防晒,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质衣服。

    

     5

     饮食要清淡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建议

     日常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经常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6

     作息要规律

     夏季昼长夜短,加上天气闷热,很多人睡眠不足,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建议

     每晚保证七八个小时睡眠。晚上尽量少运动,防止体温过高影响入睡;睡前1.5小时洗澡,但水温不要太低,温水淋浴更易降低体温;睡觉时关掉卧室里所有可能散发热量的电器、拔掉插座。

     此外,夏季是情绪异常的高发期,因此要格外注重心理健康,避免激动、烦恼、焦虑等。▲

     本期编辑:邓玉

     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业务合作:010-65363765内容合作:010-65363786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生命时报》电子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