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燃气爆炸致11人伤!迅速排查家里几个“安全隐患”
2022/7/19 19:59:00 生命时报

    

     7月19日7时15分许,天津北辰区一老旧小区发生燃气爆燃,造成楼体受损,有群众被困。截至目前,事故造成11人受伤,1人被困,正在救援。还有3人失联。

    

     现场情况(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夏季是燃气安全事故高发期,仅7月以来,全国多地发生燃气事故:

     7月11日,吉林省长春市一饭店疑似发生燃气爆炸,周边多辆汽车和商户受损严重。

    

     7月6日,江苏苏州市一处民房发生煤气泄漏爆燃。

    

     7月5日,黑龙江省伊春市一店铺疑似发生煤气罐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轻伤、2人失联。

    

     燃气灶是绝大多数家庭必备的灶具,就是这个你每天用来做饭的厨具,可能藏着致命的安全隐患。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提醒你关注燃气的异常信号,并教你避开家中潜在的爆炸隐患。

     受访专家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鲁建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副教授 朱毅

     如何判断燃气是否异常

     燃气泄漏是导致爆炸的原因之一,平时可以通过3个方面判断燃气情况。

     !

    

     闻是否有臭味

     管道气、液化气中会加入无毒的“四氢噻吩”加臭剂,一旦泄漏会散发类似臭鸡蛋、臭大蒜的味道。

     !

    

     涂抹肥皂水

     经常检查燃气灶管道连接处、胶皮管有无漏气,可在接口处,或发出“呲呲”声的地方涂抹洗洁精水或肥皂水,若气体泄漏,会有气泡冒出。

     !

    

     看燃气表读数

     未使用的情况下,查看燃气表指针是否在动,若指针走动,可能是燃气表、灶具、热水器连接气表之间的胶管、接口等漏气了。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灶具表面看起来好好的,但由于部件老化,可能已经在慢慢危害人身安全了。

     火盖及缝隙中会大量积存焦油、污垢等杂质,导致一开燃气就会产生异味。

     老旧灶具点火燃烧时一氧化碳容易超标排放,易导致眩晕、恶心等不适。

     老化、变形的零部件及胶皮管还极易导致回火、熄火和燃气微漏等危险,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我国《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中有明文规定,从售出当日起计算,燃具灶具的判废年限为8年。

     虽然国家没有强制性的报废要求,但出于安全考虑,超过使用年限的灶具还是应尽快更换。

     除了年限,日常使用中灶具若常常出现中途熄火、开打困难等情况也不可忽视,要及时请专业人员检查、处理,必要时及时换新。

     燃气的正确使用方法

     燃气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日常规范操作,该清理时别偷懒,才可以预防危险发生。

     及时清理

     稀饭、汤菜等溢出要及时擦净,每餐做完后,要清洁整个灶台。燃气灶上的污渍要用软抹布蘸水擦拭干净。

    

     保障通气孔畅通

     出现火苗变小或灶头发黑等,都是油污堵塞通气孔造成的。定期用小铁丝疏通灶具通气孔,防止阻塞。

     开火前后打开油烟机

     哪怕不煎、炸、炒,只要是开火,如煮汤、煮粥等,也应在开火前将抽油烟机打开,并在烹饪完成后继续运转5~10分钟。

     选购关注三个指标

     热流量,即功率,功能越大加热速度越快。

     热效率,目前嵌入式燃气灶国际热效率标准为50%以上,大品牌主流燃气灶能达到55%标准。

     CO排放量,衡量着燃烧是否充分彻底,就是常说的“煤气味”,国家规定氮氧化合物残留量不得高于0.05%,环保类灶具指标更低0.03%。

    

     发现泄漏怎么办

     立即熄灭一切火种,关闭燃气具开关和旋塞阀,关闭燃气总阀。切断所有电器电源。

     打开门窗通风,让燃气散出去,降低屋内天然气的浓度,人应撤离到户外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

     如发现起火,可将湿布盖住着火点,或使用灭火器。

     谨记发生燃气泄漏时,避免产生微小火花,引起爆炸:

     切勿开、关任何电器,如灯具、排气扇或抽油烟机等;切勿在室内使用电话、手机;切勿使用火柴或打火机来测试漏气;若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应敲门告知,切勿按动门铃。

     生活中常见的爆炸隐患

     除了燃气之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爆炸隐患,每个人都需要重视。

     1

     不常清洁的高压锅

     高压锅不注意清洁,限压阀和浮子阀会发生堵塞,进而导致爆炸。

     使用前必须检查限压阀和浮子阀,如有堵塞及时清理;锅内食物不能装得太满;离火后等锅体充分冷却再取下限压阀、开盖。

     不管是传统高压锅,还是电压力锅,使用年限均在6~8年,发现锅体变形、生锈等更要马上弃用。

     2

     用错的微波炉

     如果在微波炉中放错了东西,很容易引起爆炸。

    

     带壳生鸡蛋、密封性强的容器、有封闭外壳的食物、金属制品(如铁、铝箔、锡箔纸等)都不能放入微波炉内。

     微波炉不要空转,加热少量食物或水分少的食物时,时间要严格控制。纸袋或塑料袋放进微波炉可能会被点燃,产生有毒气体,还易起火。

     3

     高温车里的打火机

     阳光照射下,车内温度会达到60℃以上,打火机内含的液态丁烷受热膨胀,外壳不能承受内压便会爆炸。

     香水、电池、花露水、充电宝、碳酸饮料等易在高温下爆炸的物品,也别放在车里。

     4

     没有标识的电暖袋

     电极式电暖袋最危险,因常发生爆炸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但仍有不法商家出售。

     电热管式电暖袋一般不会爆炸,但手感不好,且寿命较短,约为1年。柔性发热丝式电暖袋手感舒适、寿命长,是购买首选。

     消费者可通过揉捏来鉴别电暖袋,通体柔软,就是柔性发热丝式。一定要买正规厂家产品,不要图便宜买“三无”产品。

     5

     受到挤压的充电宝

     一些充电宝遭遇挤压、冲击等外部影响,就可能发生内部短路,从而自燃或爆炸。

     发现充电宝温度异常升高时,应迅速将其置于有一定防火、防爆能力的容器里。

    

     6

     遇到水的干燥剂

     生石灰干燥剂在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量,造成气体膨胀,对干燥剂包装袋有一定压力,到达临界点后引发爆炸。

     7

     燃气灶旁的粉状物

     灶台旁边不要放任何可燃物,灶台有明火时,也不要在旁边倒面粉、奶粉或其他调味料,否则会引起粉尘爆炸。▲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业务合作:010-65363765内容合作:010-65363786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生命时报》电子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