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到灵魂出窍的“甲沟炎”,是怎么找上门的?
2022/7/22 7:59:00 生命时报

有人说,只有得过甲沟炎,才知道什么叫“痛到灵魂出窍”。
在社交媒体上,各位曾经饱受过甲沟炎折磨,或者还在治疗甲沟炎的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痛苦的经历↓↓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解读甲沟炎的发病机制,并教你如何正确防治。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皮肤病科主任 高艳青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周再高
为什么会得甲沟炎
在我们的指(趾)甲周边有一个结构叫做甲沟,是我们的指(趾)甲与周边软组织连接的部位,这个地方发生的炎症我们称之为甲沟炎,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甲沟的红肿、触痛,严重时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祸不单行的是,临床上不少甲沟炎患者还会并发甲癣。
再看几个甲沟炎案例↓↓



甲沟炎可以分为急性甲沟炎和慢性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通常是因为甲周围组织的损伤,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慢性甲沟炎则与指(趾)甲周围组织反复受到某种刺激因素有关,可能继发真菌感染。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甲沟炎?
错误的修剪方式;经常啃咬手指;撕咬甲周倒刺;已经患有嵌甲;反复接触致敏物质;从事需经常浸水的职业;甲局部常损伤、裂开;超重或肥胖;经常剧烈运动;长期穿高跟鞋、鞋不合脚或太紧;外伤。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频繁出现甲沟炎,要关注血糖健康,必要时及时就医。
甲沟炎的几个发展过程
让人疼痛难忍的甲沟炎,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对你进行“猛烈攻击”的,尤其是嵌甲导致的甲沟炎,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自救”的机会。

1
轻微疼痛阶段
此时的红肿和疼痛症状都比较轻微,对于不是特别严重的甲沟炎,患者应到皮肤科就诊,进行相应的治疗。
可以用碘伏湿敷发炎受伤的甲沟;外用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也是有效果的。
2
轻度嵌甲阶段
当指(趾)甲已经有部分长进肉里,形成了轻度嵌甲,此时可以利用棉花来“矫正”。
用牙线轻轻抬起趾甲前侧角,塞入棉球,让甲板和甲襞(甲根的皮肤)中间留有小空隙,引导其正常生长,避免嵌入加剧,随着时间的延长,甲板生长之后,甲沟炎也会缓解。

棉球应每日更换,甲板及周围皮肤都需要进行消毒。
此阶段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任其发展,让感染进一步加剧。
3
红肿化脓阶段
经常化脓的甲沟炎,炎症比较严重,需将脓液彻底排除。如果是积脓,需切开引流,同时服用抗菌药。
可添加相关药物缓解疼痛,软化指(趾)甲,纠正生长趋势,避免病情反复。如果切开引流也无好转,应考虑是否需要拔甲。
对于比较难治的甲沟炎,就算做了拔甲术,复发率也不低。
防治甲沟炎,做好4件事
想要杜绝这种钻心的痛,可以先从正确修剪指(趾)甲开始。
学会3步修剪法
指(趾)甲剪短了会得甲沟炎,剪不到位、留得过长,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
1、温水泡一下。剪前先泡温水一分钟,让指(趾)甲吸水软化,不但省力好剪,也不会四处乱飞;也可以在洗澡后修剪。
2、留出1毫米。修剪时要先中间后两边,这样容易掌控长度。不能剪得太深、太短,让指(趾)甲尖露出1毫米左右小条白边,最好剪成方形(如下图)。

尤其要注意在剪脚趾甲时不能太深,不要向甲沟内修,多留一些在外面,才能避免甲沟炎。
3、磨平尖锐边角。剪完后在边角稍作修剪,再用指(趾)甲锉把尖锐的边角打磨光滑。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指(趾)甲建议一周修剪一次。
保证甲周皮肤卫生
保持甲周皮肤卫生,连接指(趾)甲的皮肤不受伤害。如果因为肤质或者季节原因导致皮肤干燥,可以涂些护手霜、凡士林等保湿。
糖尿病患者感染后不易愈合,如有甲沟炎更要控制血糖,改善下肢循环,做一些加强足部及小腿的活动来改善局部血运。
减少刺激因素
平时穿鞋要稍微宽松、透气些,不要过度刺激自己的脚趾甲。尽量不要长时间行走,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创伤、感染。
已经患甲沟炎者最好在允许的条件下,穿拖鞋把脚趾暴露,不让已经有炎症的脚趾,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
长倒刺千万不要撕,可以用40℃左右的温水泡手5分钟,使甲周皮肤变得柔软,用锋利且清洁的指甲刀,从倒刺根部整齐地剪掉。

痛时吃点止痛药
疼痛剧烈时可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帮助缓解不适感。可以酌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或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缓解疼痛与炎症。
有甲沟炎病史者,可在修剪指(趾)甲后预防性地涂点消炎药膏或碘伏,以防复发。▲
本期编辑:王晓晴
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业务合作:010-65363765内容合作:010-65363786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生命时报》电子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