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高温天,医院这个科室就被挤"爆"了……
2022/7/26 19:58:00 生命时报

    

     在一年中,心脑血管有两个高危时段:一个是0℃以下的寒冬,另一个就是32℃以上的盛夏。

     伏天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对心脑血管来说,危险也在逼近。

     据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统计,近一个月已接诊中风病人近200名,平均每天有7人因中风就诊。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为何高温天心脑血管容易崩溃,并教你在暑天护好心血管。

     受访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进刚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陈忠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主任 李湘民

     高温天,中风患者扎堆了

     临床数据显示,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脑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率的一个小高峰。

    

     流行病学证据也表明,气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当气温高于32℃时,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

     一项刊登在《环境与健康》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教授等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布的一项覆盖中国272个主要城市的调查显示:

     在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与气温变化有关的死亡比例为17.49%;

     以冠心病为例,极端寒冷天气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呈延迟效应,而极端炎热天气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迅速而短暂,当天就会立刻显现。

     高温、高湿同时对大脑动手了

     高温天气出现的中风,通常又称“热中风”,大多属于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血管破了)

    

     缺血性(脑血管堵了)

     在高温、高湿这对“双煞”影响之下,大脑和心脏面临重重考验:

     +

     高温

    

    气温升高会让人体出汗多,流失的水分若得不到及时补充,血液会变得黏稠,促进血小板聚集。

     另外,天气炎热血压容易波动,血流冲击血管内已经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栓,进而堵塞供应大脑或心脏的血管,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

     高温还会导致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让流到大脑和心脏的血液受阻变缓。

     高温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再加上睡眠不佳,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

     高湿

    

    高湿会使空气含氧量低,让人胸闷气短、喘不上气。

     如果活动量稍大,需氧量增加,心脏泵血供氧不足,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脑血管也会承受不了负荷,出现中风。

     暑天,做6件事保护心脑血管

     高温天对大脑、心脏等都不友好,保护心血管先做好以下细节:

     不要猛用力

     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到刺激脱落,堵在脑血管里就会引发中风。

     建议:生活中不要做 “猛回头”动作,尤其是颈动脉狭窄或有斑块的人,以免意外发生。

    

     尽量减少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突然起床等,血压不稳的人更要小心。

     温差别太大

     如果空调温度比较低,室内外温差太大,进门或出门时,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建议:室内外温差应控制在8℃~10℃。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

     室温控制在26℃左右比较适宜,室内湿度宜保持在40%~60%。

    

     晨练别太早

     夏季天亮得早,但过早晨练可能带来致命风险。清晨人体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上升,增加发病风险。

     建议:上午4~10点,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段。炎热的夏季,不妨将锻炼时间改到晚饭后。

     高温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多的地方。必须外出时,最好穿浅色、透气、宽松的棉质衣服,注意防晒。

     保证饮水量

     夏季出汗较多,且体内的水分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易突发中风。

     建议:夏季每天饮水量一般不少于20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也应喝一杯水,若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要清淡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但最好坚持清淡的饮食。吃得太油或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建议: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

     血管不好的人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房颤赶紧治

     房颤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堵在血管狭窄处,造成中风。

     建议: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都应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不可随意停药。▲

     本期编辑:郑荣华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业务合作:010-65363765内容合作:010-65363786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生命时报》电子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