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出现“红血丝” ,好好休息就行了?
2022/8/24 14:28:31 生命时报

    

     长时间盯着电脑、熬夜追剧、夜班后……你可能突然发现自己的眼中布满血丝。

    

     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认为是没休息好或者过度用眼所致。实际上,红血丝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眼科专家,解读红血丝的成因,教你放松眼部的科学方式。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徐冰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李双

     红血丝可能是用眼时长警告

     大家常说的眼白血丝多,在医学上可解释为充血或血管扩张。

     我们的眼睛里布满了毛细血管,平常肉眼不容易发现,一旦充血就会明显“浮现”出来。

    

     眼球壁主要有三层,最外面是角膜和巩膜组成的纤维膜,角膜是透明的,巩膜本身是瓷白色的。

     巩膜外面,还有一层薄而透明的球结膜层,没有充血或者炎症的时候,结膜是没有颜色的,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其实是结膜和巩膜两部分。

     上夜班、熬夜或长时间盯着电子屏,眼部疲劳缺乏休息,会导致结膜血管扩张,外在表现就是白眼球“爬上”很多红血丝。

     5种情况让眼睛发红

     除了用眼过度这个主要原因,外界刺激、疾病等因素也会引发眼部不适。

     异物刺激

     眼睛处有睫毛、灰尘或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会对眼睛产生刺激,导致结膜充血,出现眼睛发红,多伴随异物感,在异物取出后休息一段时间便可缓解。

    

     需提醒的是,睑腺炎、睑结膜炎、干眼综合征等疾病也可导致眼异物感,要注意甄别。

     眼部感染

     如果眼球表面受到细菌或病毒入侵,造成局部感染,也会出现红血丝,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是虹膜睫状体炎、感染性眼内炎等眼病,往往伴随疼痛、畏光及视力减退;角膜炎、前部巩膜炎等,可能只有轻度的视力减退;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可伴随黏液性分泌物。

     眼部过敏

     部分过敏性体质者在接触如花粉、动物毛屑时,会出现过敏性结膜炎,造成眼睛发红、发痒,而且越揉越痒,还可能有白色或透明分泌物。

    

     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人,也可能同时出现过敏性结膜炎。

     眼压升高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可导致患者永久性失明。

     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的眼压会快速升高,导致结膜充血,出现眼睛发红、胀疼、视物模糊,甚至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建议及时就医。

     血管破裂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研究称,眼睛发红是因为眼内的微小血管充血、发炎,甚至破裂。

     结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发红”和眼睛血丝多的表现不同,往往是眼白、眼球发红,可能是血压升高导致的,冷敷后能缓解、72小时后可考虑热敷,同时密切观测血压。

     一份眼部全方位放松攻略

     不少人发现眼睛通红,会第一时间滴眼药水,这是不妥的。眼药水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确认疾病后对症治疗。

     减少眼睛工作量

     长期对着电子屏幕的上班族、上网课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多让眼睛休息,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不要长时间盯着屏幕,每隔45分钟左右应起身活动一会儿,或走到窗边室外远眺。

    

     坚持户外运动

     研究证明,每天户外运动两小时可为眼部强制性减负,使眼部睫状肌得到很好的放松,降低近视发生几率。

     如果平时没有时间,休息日最好走出家门、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哪怕只是出去走走都能让眼睛得到放松。

     调整屏幕亮度

     手机、电脑、电视亮度开到60%左右即可,建议不要超过80%。

     所有屏幕都需要合适的背景光,比如使用投影仪时,要将亮度、对比度都调节到平衡状态,根据需要适当调暗背景光,但不能置于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观看。

     电子屏开启护眼模式

     电子产品的蓝光会加剧色差和视觉模糊度,导致眼部肌肉过度紧张,形成视觉疲劳。

    

     一般智能手机在“护眼模式”下,蓝光会减少30%~40%,有助减轻视疲劳。有些手机没有护眼模式,但有夜间模式,也能保护眼睛少受蓝光侵袭。

     补充眼睛友好型食物

     建议适当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等黄绿色食物,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叶黄素在人体内会转变成玉米黄素,有助保护视力。

     定期做检查

     遇到眼睛充血问题时,不要用力揉,可以试试冰敷,情况严重时尽早就医。眼部疾病,越早发现越早诊断,治疗的效果越好。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风险较大,需每半年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查;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医生建议下,定期到眼科做眼底检查。▲

     本期编辑:徐梦莲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转载咨询:010-65363791业务合作:010-65363765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生命时报》电子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