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圆一梦——采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
2022/11/15 19:59:00 生命时报
前记
1982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百时美施贵宝进入中国,成立了改革开放后中美第一家医药工业合资企业。40年间,我们有幸与中国各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一起,共同参与、见证了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值此四十周年之际,百时美施贵宝将邀请来自肿瘤学、血液学和免疫学等领域多位权威专家一道,共话4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分享40年间深埋心底的“手”护故事。
《手护生命的守护》专题片四十年圆一梦——采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
公元前14世纪的一片甲骨上,留下了人类对于皮肤病的最早记载。三千多年间,无数医者前赴后继,用尽毕生智慧丰满着人类对于皮肤及其背后奥秘的想象和认知,犹如点点萤光汇聚出浩瀚银河。
而今天的主人公张建中就是这银河中的一星光点。
算来,2022年正好是张建中从医的第40年。这40年间,他成就了许多个“首次”——在国际上首次报告“特应性皮炎样移植物抗宿主病”、“妊娠股臀红斑”、“RPL21基因为先天性少发症的致病基因”、国内首次发现游泳池肉芽肿病等。同时,他还参与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国家卫健委规划长学制教材《皮肤性病学》,组织制定了多部皮肤病的诊疗指南……每一步都见证着一个医学大咖的成长,也记录下中国皮肤科40年波澜壮阔、高速发展的历史。
不为良师,便为良医
18岁的张建中还是一个懵懂的山西农家少年。填报志愿时,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做老师。后来因为班主任的一句“你将来要是能做肖大夫那样的人也不错”,他又加上了医学类院校。老师口中的肖大夫是一位来自广州的乡村医生,平易近人,内外兼修,张建中的家人也曾受惠于他。
“不为良师,便为良医”,就这样,张建中歪打正着地走上了学医路,命运的齿轮也就此开始转动。几年之后,又因为各种因缘际会,他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专攻皮肤病专业。留学归来后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从一名住院医师开始,一直做到了科主任。
40年间,他把前一半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尤其是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制备出了中国人自己的ENA抗原,证实了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也存在于我国;他提出了针对不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案,改善了红斑狼疮的预后;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用实验证实了SSB抗体的“保护”作用;2009年,由他牵头的“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和免疫学研究”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
进入职业后半程,张建中则把目光转向了发病更广却同样棘手的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和脱发性疾病领域。其中,银屑病是他这几年来关注最多、也是成果频出的领域。
“在皮肤科有句老话,叫做‘内不治喘、外不治癣’。”这是张建中讲到银屑病时最惯用的开头。“癣”就是指银屑病,民间俗称“牛皮癣”。作为皮肤病里的“老大难”,银屑病迁延难愈,常常让医生倍感无力。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皮肤科医生手里的“武器”只有水杨酸、白降汞、黑豆馏油、氮芥、反应停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强人意。直到今天,张建中还忘不了黑豆馏油软膏的味道,“只要有一个人使用,整个病房就全是那个药味,熏得让人吃不下饭。”
医生心中的“无力”,落在患者身上就变成了切肤之“痛”
张建中在担任住院医时曾收过一名87岁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种相当严重的银屑病类型,患者全身起脓疱、发高烧,病情反反复复,只有用上激素才能稳住病情。在一次急性发病后,由于病情过重,加上各式各样的后遗症,患者最终没能抢救回来。
“原来皮肤病也是会死人的。”这给当时尚为年轻医师的张建中上了一课,也让他对自己的专业更加敬畏——即便是一个皮肤科医生,也是可以救人命的。
但在皮肤科,“死亡”仍是极端个例,更常见的还是“活下去”的不易。曾经有个三十多岁的煤矿工得了关节病型银屑病,来找张建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银屑病不是简单的皮肤病,而是一种免疫相关的系统性疾病,攻击皮肤会形成皮损,攻击关节就会导致关节炎。因为没有好的药,这个正值壮年的患者最后只能瘫痪在床,一家的顶梁柱就这么塌了。张建中每次想到他都会觉得遗憾。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他的孩子是否平安长大?如果当时有好的药,这个家庭的命运能不能改写?
是的,有好药,这是所有医生和患者都在翘首以盼的事,也是张建中这几年来花了最多精力的事。得益于科学昌明和国家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创新药进入中国,其中相当一部分新药的中国研究组组长就是他。
就在不久前,张建中还以研究牵头人的身份在2022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年会(EADV)上报告了全球首个酪氨酸激酶2(TYK2)抑制剂在亚洲人群中的III期研究结果。这是一类全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有望为中重度银屑病治疗开辟一条全新通路。
除了“引入”,张建中也积极参与到本土“智造”中。2019年,他领导研发了一款治疗性芳香烃受体调节剂被认定为中国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first-in-class),并获得了FDA的批准,成为美国25年来获批治疗银屑病的首款外用新分子实体药物。
历经多年,张建中对未来人类“攻克”银屑病充满信心。“我希望未来在中国,银屑病患者的身影越来越少,直至有一天完全消失。医生要有信念,患者要有信心。”
全情守护,药石之外的续命良方
1917年,“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作为院训被刻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建院碑文《创建中央医院记》上。略有些拗口的字句却被张建中极为自然地脱口而出,因为他从内心相信这些话,相信“仁恕博爱之怀”本就该是一个行医者的初心和本分。
还是那位因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去世的老年患者。因为要避免感染,老爷子人生的最后一程是在特护病房医生和护士的陪伴下走完的。作为主管医生,张建中每天都要到床边查看好几次,还要为老爷子护理。老人过世后,家属来医院整理遗物,拉着他的手直言:“做儿女的尚不如医者”。
也是在病房里,张建中和一位老病友处成了朋友。张建中回忆,病情最重时,这个患者的身上没有一处好皮,床单、地板上满是皮屑。而他的生命力也似乎随着他的皮肤一样剥离、掉落。他每天躺在病床上,哀叹人生无望,绝望得几近自杀。药石无用时,温情成了续命的良方。最艰难的时刻,每次问诊一半用来治病,一半用来医心,医生和病人间相互扶持,慢慢往前踱,直到看见新的医学曙光。那时有一个新药要在中国做III期临床研究,张建中就是牵头人,而这位“老友”便成了第一个入组的受试者。待病情缓解后,这位患者自发创建了一个银屑病病友互助平台,方便患者间的信息分享和守望相助,让这份温情在更大范围内传递。
“医生治病,用所知所学让患者恢复健康是份内职责。但事实上很多病是做不到治愈的,所以我们常说‘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要用关怀让患者感受温暖,坚定活下去的信心。”这是张建中对于院训的直白解读。
皮肤科人的中国梦
对于医生张建中来说,治好患者就够了;但对于学科带头人张建中来说,如何帮助更多医生治好患者才是关键。
多年前,张建中回老家探亲,在县医院做了一天义诊,一天就看了近400名患者。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湿疹、荨麻疹等常见皮肤病,但他们还是得跑到省会才能治。这让张建中深刻认识到基层皮肤科医生的匮乏和不足。在他看来,培养金字塔尖的人才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拉动基层诊疗能力、帮助更多基层患者可以不远离家乡就“治得了、治得好”才是根本。
也正因为如此,在担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三届主任委员期间,张建中把重点放在了基层医师的培养上。
他倡导和组织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基层大讲堂”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活动的核心就是“传帮带”,即通过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到西部省份和欠发达地区授课培训,分享皮肤科前沿知识、理念和技术,会诊疑难病例,指导基层医生医疗实践。
仅在张建中担任分会候任、现任、前任主委的九年时间里,就有超过九万名基层皮肤科医生参与其中,接受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指导。
张建中也是“传帮带”中的一员,他几乎走遍了所有地区,亲自为基层医生授课、示范操作、排疑解难。
如今,基层皮肤科“一张桌子一间房,治疗设备没几样”和“只会抹抹小药膏”的局面正慢慢成为历史,这令张建中欣喜而自豪。在采访的最后,他告诉我们,他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个属于皮肤科医生的“中国梦”。这个梦很大,他会一直走下去。
“如果有一天,基层医生的诊断水平可以和大城市的专家相同或相近,基层医生给患者的治疗和处方和大城市的专家相同或相近,基层医生给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大城市的专家相同或相近,我的梦就算圆上了。”▲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