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怎么“补”
2022/11/22 19:57:00 生命时报
“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中医认为,小雪节气前后,阳气潜藏,阴气渐盛,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再加上树叶凋零,人体很容易受此影响而生病。
所以,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冬季进补”的说法。那么,冬季进补补什么?
生命时报社、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医名家云讲堂”系列活动开讲了一堂“冬令进补怎么补”的保健课,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薛春苗为大家详细讲解。


冬滋补,身体更容易吸收
冬天为封藏的季节,冬季补养,可以及时补充人体的气血津液。与此同时,由于人体阳气在这个时节会潜藏在内,所以滋补之物更容易被机体吸收,让来年少生病或不生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功效。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普遍存在亚健康状态,经常疲惫乏力、精神不振、心烦失眠、消化不良,这要求我们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在合适的时间“进补身体”,做到未病早防。
谈到冬令进补,目前应用最为普遍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便是膏方。
膏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方就是中医处方,膏方将药物煎煮取汁、掺入辅料浓缩制成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每年冬季,全国各地的中医院都会启动膏方节。在中医看来,膏方“亦补亦治、治养结合”,具有营养滋补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选膏方有侧重
冬季如何选膏方呢?中医认为,肾对应于冬季,肾精充沛者精力旺盛、脚步轻快、食欲好、睡眠佳。当经常出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乏力易疲、肤色晦暗无光泽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膏方填补肾精。
气虚体质者:神疲倦怠、动则气喘,可选以人参、黄芪、白术等为主的膏方;
血虚体质者: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可选以阿胶、当归、白芍等为主的膏方;
阴虚体质者: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可选以生地、麦冬、沙参、龟板、枸杞等为主的膏方;
阳虚体质者:畏寒肢冷、尿频遗尿,可选以鹿角胶、杜仲、核桃仁等为主的膏方。
日常饮食中,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者,不妨多吃些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比如羊肉、大虾、鹿茸等,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阿胶是日常滋补佳品
冬令进补的膏方中,阿胶是非常关键的“材料”。在中医看来,阿胶属于血肉有情之品,滋补调补的功效强于很多草本。
因此,在用膏方调补时,医家喜用胶类;同时,胶性黏稠,与糖类相合,更易于成膏。历代医书中,都对阿胶补虚的药用功效十分肯定。传说,杨贵妃每天都吃一道药膳,就是“阿胶膏”。
为更好地发挥阿胶的功效,可以选用成品膏方药胶,即永盛合阿胶。永盛合阿胶原名福字阿胶,属极品阿胶,创始于清代,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与普通清水胶相比,永盛合阿胶除阿胶外,加入了中医养血补血的经典方剂“四物汤”,包含当归、熟地黄、川芎和白芍,使得补血效果更加显著。
同时加入了玉竹、生地、麦冬等药材,增强了滋阴润肺、养血调经的作用;还有香附、陈皮、半夏等疏肝理气、健脾燥湿的药材,减少了阿胶久服碍脾的弊端,可用于气血两亏所致的身体瘦弱、目暗耳鸣、月经不调等。
临床上,对于因气血虚而引起的一些病症,永盛合阿胶是不错的中成药选择,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阿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打粉冲服:将阿胶块粉碎制成阿胶粉,用温水、牛奶或黄酒冲服。对于术后、产后身体虚弱、不能进食硬物的人群来说,可以选择这种方法服用。
汤饮服用:熬汤、粥时加入阿胶块,配合膳食进行服用,这个方法最简单,家庭日常可多使用。

别忽视健脾防寒
冬令进补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养生提醒,就是别忘了健脾、防寒。冬季严寒,一方面人们难以控制食欲,另一方面,因天寒日短,人们的运动量大减,容易囤积脂肪。
中医认为,肥胖的人多因脾胃失调、新陈代谢偏低所致。用于减肥较多的单味中药有消积助运药、健脾利水渗湿药和泻下通肠药等,患者可根据自身不同体质、证型选择相应的药物。
小雪节气后,由于气候寒冷,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尤其是孩子,身体适应能力差,稍不注意,就着凉了。
如果孩子感冒发热,出现小便黄、舌苔黄、口有异味、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状时,要警惕急性扁桃体炎的可能,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中成药小儿咽扁颗粒。其中,金果榄、射干、麦冬都是清热利咽的良药。▲
更多内容可扫描海报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节目回放↓↓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