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普通感冒?季节性流感的痛不容忽视
2022/12/14 14:00:00 生命时报

     强冷空气来袭,又到季节性流感高发的季节,如果不注重预防,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引起鼻塞、流鼻涕、头痛发烧等难受症状。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版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中曾提出,今年冬天可能会出现严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季节性流感的传播危险性会显著上升,包括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等体质和体抗力较差的人群在内,都是需要重点预防感染的目标。

     季节性流感≠普通感冒

     两者如何区分

     虽流感的临床表现与普通感冒的前期症状非常相似,但他们在病原体方面存在本质区别。

     //

     季节性流感是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它无论是并发症还是传播效率都比普通感冒要高几个层级,季节性流感会引起的症状较为严重,如高烧、咽痛等,体质弱的可能会诱发肺炎、心脏疾病等并发症,甚至是死亡。

     而普通感冒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细菌、副流感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轻,且不具备季节性特点。

     如何辨别季节性流感还是普通感冒?一般以症状的轻重程度进行判断:

     季节性流感

     通常会伴有高于39℃的高热症状

     还会伴随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喉咙痛、咽痛、流鼻涕等对身体造成严重负担的症状;

     普通感冒

     症状一般体现在上呼吸道部位:比如会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

     严重的会引发中轻度发热

     但普通感冒只需多注意补充身体水分、多休息,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治愈,但季节性流感的病程在1-2周,体质较差的治愈周期会被延长。

     季节性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传播方式

     季节性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传染源除了病毒本身之外,患病者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为两者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进行传播,传播途径简单,因此传染性较强。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康敏指出:研究表明,流感患者一个喷嚏产生的液滴最大可喷射至8米远,释放约26万个流感病毒。

     除此之外,季节性流感甚至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黏膜直接或间接传染他人,综合来看,季节性流感具有传染性极强的特点。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流感中心

     而且,季节性流感还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数据显示,南方省份流感病例持续高发,发病率已高于往期同期水平,在冬季寒潮下,流感发病率更会有爆发的隐患;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每年季节性流感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5-50万死亡病例。

     因此,面对季节性流感的严峻形式,我们需要在生活方面做好预防工作,保护个人健康安全。

     预防和治疗季节性流感的生活技巧

     季节性流感的传染性如此之强,除了我们要加强防护之外,包括儿童、孕妇、中青年和中老年人在内的群体更需要强化预防流感的意识。因为这类人群的免疫力较低,一旦感染流感,临床症状会比一般感染者要更为严重,甚至诱发一系列危及健康的后遗症。

     在无感染流感状态下,可以通过生活场景有效阻断季节性流感的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通风

     勤开窗,多通风,频率保持每天开窗3次,每次30分钟,可有效流通和更新室内空气。

     保持室内和个人卫生健康

     厨余和生活垃圾积极清理,做好消毒清洁工作;日常生活勤洗手,不用手部触摸眼鼻和口腔,保持个人健康清洁,避免给病毒创造“宜居”环境。

     如家庭存在流感个体,需要积极采取科学的措施,弱化流感病毒的危害和传播性:

     佩戴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防止飞沫传播,尤其是在居家环境当中,佩戴口罩可以保护家人健康,降低季节性流感传染给家人的风险。

     规律作息,规律饮食

     患有季节性流感应避免熬夜,忌辛辣冰冷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和劳逸结合,调整和加强自身免疫力。

     进行鼻腔盐水清洗

     鼻腔是人体吸入和呼出空气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呼吸道防御的第一屏障,健康的鼻腔防御系统可以有效阻隔病原体进入人体,但不健康的鼻腔反而会成为病原体繁殖的场所。因此我们需要针对鼻腔黏膜采取有效的清洁措施,提高对病毒的抵抗防线战力。

    

     图片来源:诺斯清

     鼻腔盐水冲洗,不仅可以提高黏膜纤毛功能,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和炎症,而且能缓解流感患者的鼻腔痛苦,对流感患者有辅助治疗、加速康复的作用,对健康人群也有提高流感防护能力的效果。

    

     图片来源:诺斯清

     冬季寒潮来袭,季节性流感更加不容忽视,做到科学防护和合理治疗,重视防护,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命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