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三种人格冲突:讨好他人、对抗他人和疏远他人
2022/11/24 22:08:36 每日意图

     每日意图洞悉人性的幽微和光亮

    

    Edward Hopper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写给普通人的心理自助书。

     本书指出了我们在被内心冲突困扰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切实方法,让我们学会处理内心的孤独、疯狂和迷失,收获内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宁,重建人生自信,更加勇敢而健康地活下去。

     我们内心的三种人格冲突卡伦·霍妮由于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一些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不但自欺欺人地虚构了各种“理想化形象”,通过“外化”把责任推给他人,还基于不同的性格倾向发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服从型选择了迎合他人,攻击型选择了对抗他人,超脱型选择了远离他人。但这些策略更像是迂回的补偿和逃避,非但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冲突,反而使我们在糟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顺从型人格

     这种人格的人会很明显地表达出对喜欢和赞扬的需求,可以说所有“亲近他人”的特点,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此外,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位“能够控制他,也能帮助他判断对和错,还能让他生活中的所有希望都得到满足”的伙伴。其中,他们最急迫的需求就是让安全感得到满足,那么他自然是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才做出一些冲突的事情。他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别人提出的、能被他的情感所理解的需求。比如,一个喜欢孤独的人想要单独待着的愿望,他可能发现不了,但是如果有人的需求是想要得到同情、帮助和赞扬,他却能够迅速发现。在他看来,这些品质是很珍贵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只知道胡乱给予,期间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但是却又想要得到和付出相同的回报,所以他才会因为得不到回报而产生烦恼。这种类型的人,通常都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特征,其中一个是把前面说到的品质想得过于完美,还有一个就是总是喜欢用软弱、孤立无援、卑微、可怜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拿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看待自己,这是他依赖别人的一个表现,也是第三个特征。因此,顺从型的冲突动机,很多时候都具有相同的特点。比如,他可能是为了和别人和谐相处,免得双方出现矛盾,所以做人一点都不张扬,但这种行为也很可能是他为了压抑自己的手段;他也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友善和服从,所以对别人占自己便宜的事情,表现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也很可能是他在隐藏心中想要利用别人的想法,不想被别人发现。只有按照适当的顺序,从方面对冲突进行修通,才能克制神经症的顺从倾向。

    对抗型人格基本冲突的第二个方面是“抗拒他人”,于对抗型的人,很自然地觉得所有人都敌视他,就算他发现人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也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外表看起来,他很有礼貌、刚直不阿还很友好,这种外表是虚假、真实情感和神经症倾向混合之后的产物,相当于阴谋家的权宜之计,当然,他其实有着自己的态度,只不过多数时间,他都把自己的态度隐藏在外表之下,只是偶尔才会明确地表达出来。对抗型患者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困难的,只不过有的是看起来困难,有的是真的困难,还有的是变得越来越困难。对抗型患者的需求通常包括很想利用别人和算计别人,以及把别人变成对自己有用的人。不论是对待金钱、声望、人际关系、创意,还是面对其他的场面和关系,这种类型的患者的想法都是“这能给我带来什么”。对抗型患者不像顺从型患者那样喜欢迎合别人,而是想要成为一名斗士,并为此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他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特别是在碰到山穷水尽只能破釜沉舟的时候,更是觉得应该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所以每次和别人争辩,他都会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机智和敏锐都表现出来。对于对抗型患者的挣扎,就不在这里进行详细说明了,因为在内在逻辑上,它与顺从型患者的情况没什么区别。攻击性自己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和同情的行为是矛盾的,和那些必须要做、却只是为了表达“友善”的行为也是矛盾的,和所有服从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而且对于攻击性来说,这些东西还会破坏他自信的基础。我们在清晰认识了这两种类型之后,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类型:一方喜欢,另一方必定讨厌;一方的朋友必定是另一方严重的潜在敌人;虽然对待问题时,双方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但却是一方努力回避,另一方主动对抗;对于恐惧感和无力感,一方是牢牢抓着不放手,另一方是想尽办法放手;在神经症上,一方面是博爱理想,另一方面是弱肉强食。

    疏离型人格对疏远的需求,是基本冲突的第三个方面,也可以称之为“疏远他人”的需求。这种类型的人会疏远他人,甚至是疏远自我。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希望能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的距离。更确切地说,他们只是表面上看起来还能够继续和别人交往,事实上,他们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定,不用爱、斗争、合作或竞争等任何形式,和别人产生情感上的关系,就好像在自己周围画上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进入的“魔法屏障”一样。当他们的“屏障”中有外界因素闯入时,他们就会因为需要强制性特征而产生忧虑和担心。隐秘也是疏离型患者的一个明显的需要。一个疏远自我的人总是会觉得自己很“特别”,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别人特殊的对待,就会产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这会让他非常生气。因此,疏离型患者产生冲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自我优越感。比如,一个人的成绩在高中时还处于班级靠前的位置,但是到大学之后,却开始倒退,因为他遭遇了残酷的竞争。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第一次恋爱的失败,他逐渐发现,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他再也忍受不了远离群体的孤独感了。他越来越希望能得到亲密关系,希望能恋爱并结婚,这是强制性内驱力作用的结果。其实,自我疏离是患者在面临内在冲突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它是基本冲突的一部分,是固有的。与另外两种类型的人格截然不同,疏离型人格的价值观相当矛盾。他对自以为是的自由和独立看得过于重要。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而又滴水不漏的逻辑包含在自我疏离。自我疏离就是借助逃避来应对冲突的一种策略。尽管这些需求并不影响他们正常思考,可是却在时刻奴役他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日意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