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3件小事,走出情绪内耗,提升幸福感 | 人均老师
2024/4/1 罗辑思维

    

    安利纽崔莱 X 得到

     - 人均老师·健康行动季 -

     第 07 期

     如何缓解焦虑?

     为什么焦虑总是找上你?该如何正确化解焦虑,找回内心的平静?怎样才能培养出长期的幸福感?

     本期我们邀请到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老师(得到知识城邦@李松蔚),帮你找回内心的平静。

     (以下为文字版内容)

     人均老师·健康行动季

     Q1

     压力从何而来?

     又该如何化解?

     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都要应对很多微小的决策,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当不确定性叠加在一块,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压力。

     疫情这几年,我们都被训练出来了,该如何更好地去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我们都能够用一种更从容、更自信的状态,去安排计划自己的生活。

    

     我举一个例子,在疫情期间我们可能很难去做一个长远的计划,比如说在年初的时候,就规划好年底和朋友一起去哪个地方度假。这也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抓住当下,比如说早上起来我们看到天气很好,就能够拉着身边的朋友一起去运动,去爬山。

     我们可以把一个巨大的、遥远的不确定性,分解成很多在当下生活中,可以掌控的、细小的确定性。

     当我们谈及化解压力的时候,好像压力本身是一个问题。但当不确定性成为常态,与其说是化解压力,不如说是应对压力。

     压力并不会凭空消失,但当我们抓住了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感,我们逐渐能够与压力和解。

     Q2

     怎样化解不确定性来带来的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消化一个变量,因为思考一件事情是否会发生,本身就会消耗我们很多的心理资源。

     一个更好的办法是把问题拆解开来思考。

     ?如果事情发生了,我可以怎么做?

     ?如果事情不发生,我又可以怎么做?

     当把不确定性拆解成具体的场景,并在不同场景中,通过行动去做好应对的准备,焦虑感自然会得到缓解。

     曾经有一个研究,让大学生在拿到成绩之前,去思考自己是否要在接下来的假期去旅行。很多学生选择不去,因为自己有挂科的可能性,焦虑感太强了而不愿意出游。

     但奇怪的是,当场景变成确定的挂科和没挂科,再去追问是否准备出游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出游。

     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希望通过出游获取积极的能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学业压力。

     考试成绩超出预期的同学,则希望通过出游来庆祝。

    

     你看,其实考试结果并不影响事情的结果,大家最后的决定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这个人在最开始时的决定是不出去呢?其实就是被不确定性卡住了。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还原到具体的场景中,再多想一步。

     Q3

     万事皆可找“搭子”?

     今天,该如何正确理解社交健康?

     过去,我们对于健康的定义很简单,只要不生病就是健康的。但经过疫情,我们对于健康的判断更为积极和全面。

     以前我们会说,一个人独处是不健康的,或者说当你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了过多的压力,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范围,就是不健康的。

     但在今天这个不确定性的范式下,我们对于人际关系的需求更多元化。

     你身边可能不只有传统意义上的朋友,还会有网友搭子。有时候甚至你们互相之间都不认识,但可以一起去做一件事,共同去完成一项挑战。大家在网络中互相监督打气,也可以获得更多微小的确定感。

     不认识的人在一起合作搭档,有时候更容易产生默契感。你们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是谁,也没有期待,反而更容易分享真实的内心感受,更容易轻松地做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压力大、焦虑、孤独,就是因为无法真实地自我表达,你汹涌澎湃的感受,无法与另外一个人分享。

     尤其是当你处于人际关系中,对方对你有一些要求和评判时,这个压力会被放大。即使他的要求,你完全有能力完成,比如说在工作中,你的同事一定对你有某种期待,可能完成这些期待本身并不困难,但你也可能逐渐失去感知,无法确定对方是否真实完整地看到你、重视你。

     那么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并不给你任何的要求,只是单纯地让你看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用他的情绪和经验去感召你,让你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就会让你感觉生活是美好的、积极的。

     今天,我们更希望发现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只是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Q4

     如何培养长期的幸福感?

     · 社交·

     在辛苦之外,我们需要有那么一些时刻,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在那个人面前放松的做自己,感受相互之间的支持、理解和心意相通。我有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每天只要花几分钟,就能找回平静。

    你可以找一个你喜欢的人,可能是朋友、家人,甚至可以是一个陌生人,一起聊聊天。 但这个聊天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规则:?一方只能发言5分钟,在这五分钟里想讲什么都可以,充分地去把你的感受、困惑,都讲出来。?另外一方,在这段时间里,只做一件事就是聆听,不需要给出任何的评论。?时间到了之后,角色互换。当你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你会发现,能有另外一个人在认真倾听,这件事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幸福感。· 营养 ·

     吃饭这件事情,很多时候就是会让人感觉到快乐,因为它能够为你带来具体且确定的掌控感。

     有的人,觉得早起能够获得幸福,为能够呼吸到早晨的新鲜空气而感到开心,感觉自己对生活是有掌控的,生活是幸福的。

     有的人,觉得吃早餐能够获得幸福,可能的原因是:

     第一,起得比较早,能够有一个规律的生活作息;

     第二在做早餐的过程中,通过做一些很简单的料理,抓住确定性获得愉悦感,能够帮助自己找到更积极的状态。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你去收获幸福感,你需要在生活中一点点去发现、寻找和执行它们。

     · 运动 ·

     还有人,会觉得运动能够带来幸福感。

     从生理上来讲,运动产生多巴胺,能够带给我们快乐。

     从心理上讲,运动能够给你带来确定感。只要你有时间、有空间,就可以去做。

     我们生活当中会面临各种不确定,但是你总可以找到一小块地方,花上一小段时间,在可能都不需要去借助任何的器材和道具的情况下,通过运动来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让自己感觉做了一件积极、有意义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运动节律和方式。

    

     有些人更喜欢有氧运动,因为比较舒缓,能够提升自己的心肺功能。

     有的人更喜欢对抗性的运动,认为在消耗体力的同时,能够通过竞技获得快乐。

     其实运动也是一种社交,你需要和伙伴在一起,团队协作,这除了能让你获得体能上的锻炼,还能让你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成就感和来自多方的肯定。

     每个人喜欢的运动不尽相同,你需要去探索出,最能让你自己感觉到幸福的那一种。

     如果你也有健康方面的困扰,欢迎每周五关注由安利纽崔莱与得到联合推出的《人均老师·健康行动季》。针对主要的健康问题,学会几个实用小方法,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

    

     知识合作伙伴:安利纽崔莱

     感谢得到《人均老师·健康行动季》知识合作伙伴——安利纽崔莱,对节目的支持。

     安利纽崔莱是全球膳食补充剂领导品牌,深耕植物营养领域近90年,依托线上线下大健康社群,推动消费者提升健康素养,实现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并助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往期回顾

    

    01期 冯雪:

     如何远离高血脂?

     点击阅读

    

    02期 郝鹏:

     如何远离高血压?

     点击阅读

    

    03期 薄世宁:

     如何远离高血糖?

     点击阅读

    

    04期 张卓莉:

     如何远离高尿酸?

     点击阅读

    

    05期余可谊

     如何远离高尿酸?

     点击阅读

    

    06期陶勇

     如何用眼更健康?

     点击阅读

     还想看到哪位老师的分享?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戳此关注「人均老师」得到城邦账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内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罗辑思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