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要学会聪明地失败
2024/4/1 罗辑思维
大多数组织对失败抱有很深的偏见,也不曾系统地研究过失败问题。事实上,如果一个组织不能平和地看待失败,它可能就无法承受创新和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风险。
在今天的文章里,刘澜老师总结了伟大组织面对失败应该有的四种态度,帮助在企业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学会管理失败,让失败为我所用。
来源:得到课程《刘澜·领导力30讲》
作者:刘澜,正道领导力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你好,我是刘澜。
市面上流行的是“成功学”,今天我们讲的是“失败学”,强调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我先讲个小故事。有一个美国记者曾经问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你的企业为什么那么成功?稻盛和夫只回答了一点,他说,也许是当一个员工失败的时候,我们从来不惩罚他。
你要注意,稻盛和夫有很多经验可以说,但他只说了一点,就是不惩罚失败的员工。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说过一句话:“对那些既不犯错、又没有改进的干部可以就地免职。”
你可以看到,任正非和稻盛和夫这样的伟大的企业家,他们对待失败、对待错误的态度跟普通人不一样,他们用这样的态度,创办了伟大的企业。
上一讲,我说,对待失败的态度是区分平庸的人和伟大的人的分水岭。
这一讲,我说,对待失败的态度是区分平庸的组织和伟大的组织的分水岭。
伟大的组织,对待失败有四个态度。这四个态度,就是一个组织对待失败应该有的四个态度。下面我就一个一个讲。
1.及早发现失败
组织对待失败的第一个态度,是及早发现失败。
组织中的大失败,很少有一出现就是大失败的。大失败往往从小失败发展而来。因为这些小失败被忽略,最终才变成大失败。
比如,阿里巴巴公司在2011年爆发过阿里巴巴诚信危机。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阿里巴巴近百名员工和上千名骗子合谋,利用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平台,对买家进行欺诈。
这件事涉及到近百名员工,规模相当大。最后是当时的CEO和COO引咎辞职。你要注意,这件事情不是一开始就变成危机的。一开始也是从一两个员工开始,是从小失败开始。但是,这些小失败没有被及时处理,及时发现,最后变成了大失败,变成了危机。
所以重要的不是如何应对危机,而是如何发现小失败,避免危机。
怎么及早发现失败呢?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组织领导者要进行走动式管理。
什么叫走动式管理?就是领导者不要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而是要亲自走到一线去了解情况。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强调了要联系群众,要跟群众建立关系。当时我没有来得及讲,走动式管理也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方法。
走动式管理不仅建立关系,而且能收集到信息。领导者是更有经验的观察者,他们多跟一线员工交流,收集到那些更原始的、没有被过滤的信息,有可能从一些微妙的线索中,发现小失败,避免大失败。
2.鼓励报告失败
但是,领导者能够走动到的地方仍然是很少的,能够亲自发现的失败是有限的。所以,比领导者自己发现失败更重要的,你觉得应该是什么?
我告诉你,是鼓励员工报告失败。鼓励报告失败,这是组织对待失败的第二个态度。
我曾经在一个国有银行讲课,听课的都是各个城市分行行长一级的干部。我问他们,上级召集你们开会的时候,你们会不会主动说,上个月我们有个项目做失败了?他们说,不会,那样后果很严重。显然,在这个银行,下级不会去对上级主动报告失败。
一个组织如何才能鼓励员工来报告失败呢?我一开始讲到了稻盛和夫,他说在员工失败的时候,从来不惩罚员工。
那我们想象一下,在稻盛和夫的企业,员工会不会愿意来主动报告失败呢?应该是会的。你再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企业,员工失败了就会被惩罚,员工会愿意来主动报告失败吗?
哈佛商学院有个学者叫埃德蒙森(Amy Edmonson),是专门研究失败的一个专家。她做过一个很有名的研究。她研究过几个在医院工作的团队,发现那些工作表现最好的团队,出错率反而最高。
工作表现最好,就是护理质量、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等等,各项指标都好,但是只有一项指标,出错率,很不好。多不好呢?最佳团队竟然高达最差团队的10倍。
埃德蒙森很惊讶,很困惑,这不科学啊。她又去进一步研究,终于发现了答案。你想一想,答案是什么?
埃德蒙森发现,答案是这样的:出错率这个指标,实际上是根据各个团队的记录来统计的。最佳团队实际的出错率并不比最差团队高,但是,为什么统计出来的错误会更多呢?
因为,最差团队的员工如果犯了错,上级会惩罚他们,后果很严重,所以他们不敢把错误记录下来。而最佳团队的员工,他们如果犯了错,他们不怕上级惩罚他们。他们的上级对错误更宽容。
因此,员工出了错,他们会记下来,他们希望别人知道这个错误,他们不希望别人犯重复的错误。
我想提醒你一下,我之前说了,这是针对医院团队的研究。你想一想,人命关天啊,那些最差团队隐瞒错误,自己不被惩罚了,但是不是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呢?
你现在可能更加认识到鼓励报告失败的重要性了。你如果不能鼓励报告失败,很多失败就会被隐瞒下来,即使当时没有造成严重破坏,最后日积月累,也会变成大失败,变成系统性的失败。
我正在讲组织对待失败的第二个态度:鼓励报告失败。鼓励报告失败太重要了,除了不惩罚失败,你还能想到什么更好的能够鼓励员工来报告失败的主意吗?
我告诉你,有些组织做得更过分,更极端,他们不仅不惩罚失败,他们甚至奖励失败。
比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设有“向前一步、聪明失败奖”。精信(Grey)广告公司,一家全球性的广告公司,设有“英雄失败奖”。塔塔集团,总部在印度的一家知名企业,设有“勇于尝试奖”。
如果你觉得这些例子太遥远了。我给你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一家餐饮企业的老板,算是我的学生。他听了我讲的这部分内容,觉得很好,回去就开始实践了。
有一次他的一个厨师长告诉我,他上个月犯了一个错误,但是老板还奖励了他几百元。我问,老板奖励你的理由是什么?
他说,老板说,我把这个错误暴露出来,引起大家重视,以后就不犯同样的错误了。
3.深入分析原因
我刚才讲了组织对待失败的第二个态度:鼓励报告失败。光是报告了失败还不够,还要做到组织对待失败的第三个态度:深入分析失败。
很多组织也想要深入分析失败,但是效果不好,他们往往第一个问题就问错了。面对失败,很多人一上来就问:谁干的?这么问问题,深入分析就很难进行下去了。
深入分析失败,第一个问题不能问:谁干的?而是问:发生了什么?
下面呢,应该接着问,为什么发生?而且,不能只问一个为什么,要问好多为什么,要找到深层次的原因。
4.主动实验失败
我已经讲了组织对待失败的三个态度:及早发现失败,鼓励报告失败,深入分析失败。现在进入最后一个态度:主动实验失败。
组织要主动实验失败,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主动”,另一个是“实验”。
“主动”这个关键词,强调的是大胆去创新,不要怕失败。
“实验”这个关键词,强调的则是要小规模试点。有人用了这样的比喻,先开枪,再开炮。子弹比炮弹便宜,先打几枪试试,打中了,再集中力量造炮弹,大规模推向市场。
管理学者席特金(Sim Sitkin)提出来一个概念,叫“聪明的失败”(intelligent failure)。席特金给聪明的失败界定了五个标准:
有精心的计划;有不确定性;规模不大;能够快速反馈;不是发生在你完全陌生的领域,你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我替他阐释一下这个概念。所谓的“聪明的失败”,就是我知道这个事情有可能失败,但是我精心地计划过了,这件事情规模不大,失败了我也能够承受,而且最关键的是,不管最后有没有失败,我都能收集到宝贵的信息。我在意的不是结果,而是从这些信息中学习。
我给你举个例子。美国有个大银行叫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有一次,美洲银行尝试一些创新的服务,预计失败率是30%。
但是结果返回来,实际的失败率只有10%。失败率低,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不一定。为什么失败率低?
高层去调查,发现一线员工的薪酬是与销售额挂钩的,如果推销创新服务,销售额一时上不去,所以一线员工不愿意向顾客推荐创新服务。
美洲银行的高层怎么做的呢?他们调整了一线员工的薪酬制度,希望能够提高失败率。
他们为什么希望提高失败率?因为他们希望收集到足够多的反馈信息。你要注意,美洲银行就是在主动实验失败,这是他们精心计划过的聪明的失败。
延伸阅读:领导力口诀第一句:“我来”
整合思考:优秀领导者与平庸领导者的关键分野
在《刘澜·领导力30讲》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刘澜老师会把管理学的庞杂系统化繁为简,为你萃取十句领导力“口诀”,帮你系统提升领导力。
?点击下图加入学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收更多精选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罗辑思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