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怎样识别并留住“线粒体”员工?
2024/4/1 罗辑思维

     什么是线粒体?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能量房间)。在一个企业,最常见的有两种员工。第一种员工,工作很努力,但公司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份工作,他们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基本以线性方式增长。第二种员工相信自己有使命,会努力践行公司的价值观,他们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远超过具体的工作内容。风投公司Greylock合伙人莎拉·塔维尔(Sarah Tavel)认为第二种员工是公司的线粒体,企业创始人的任务就是要在公司各个成长阶段,吸引和保留住这些线粒体,创业早期这些线粒体就是公司核心,当公司开始规模化,这些线粒体会成为领导者。

     来源:源码资本

     作者:Sarah tavel

     线粒体,细胞里的发电站——Nature.com?

     创业公司里的所有员工都处于一个光谱的两端:

     一端是把公司视为工作的员工。他们应聘、加入,完成分内工作,会有人干得不错,但这仍然是一份工作。他们想确保自己的薪酬和贡献得到公平的认可和欣赏,有一位关心员工成长的主管,对工作内容满意。只要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平衡的,他们就会稳定并留任。

     总之,他们的出发点是对自己的优化,他们是理性的行动者,而他们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与员工人数成线性比例关系——你能评估出多几个这样的员工,能带来多少效应。

     另一端完全不同,他们的行事方式更像创始人。他们因为相信公司的愿景而全身心投入,这也是他们的工作方式。

     他们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远超自己的职责。他们会思考什么对公司最有利,并这样做。他们努力工作,愿意加班,因为对他们来说,公司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重要的是,他们最能体现公司的价值,因此他们带来的价值不是和人数成线性比例关系的:他们在艰难和顺境时都能激励和支持创业团队。这部分人就是创业公司中的“线粒体”。

     在资本市场宽松、轻松就能增长的时期,很难区分这两类员工。当增长变得艰难,每个新增员工的价值被更仔细评估时,招募或留下那些“线粒体”就非常有必要了。

     在早期阶段,这些少数人是公司的核心。随着创业公司的扩张,他们成为公司中的管理者。珍惜具有这样特质的员工,尽可能招募这样的人,并在其他员工中鼓励这种思维方式。

     你可以从下面这三件事做起。

     01?识别

     从员工中找出“线粒体”是第一步。

     列一个名单,与这些人建立好关系,把资源投资在他们身上。及时发现新的“线粒体”员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02

     价值观面试??

     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应该是在该公司获得成功的蓝图,是团队行为和决策的规范。如前文所说,“线粒体”不仅擅长自己的工作,还能充分体现一个公司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为了最大化招募“线粒体”的机会,你不能只面试能力。你需要面试价值观。

     价值观面试可以帮助你判断候选人是否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匹配。这些面试应由创始团队进行,在扩张期时,也可以由其他“线粒体”员工进行(要信任你的“线粒体”员工)。

     需要明确的是,面试价值观不能保证你会招募到“线粒体”。但如果你不面试价值观,也不在面试过程中传达你的价值观的重要性,你的招聘流程就算不上最佳。

     就像细胞中的线粒体一样,如果你不努力复制“线粒体”员工,他们的占比不会自己变高。03?

     打破层级?

     在某个阶段,公司会制定正式的薪酬结构 — 根据职位和经验为新老员工确定待遇。

     创业公司最大的错误就是对这两类员工使用相同的薪酬结构。薪酬结构是理性的,那些重要但很难理性评估的影响力、敬业等因素,会被理性结构所遮蔽。

     如果不打破这种层级结构,公司会低估“线粒体”员工所带来的激励影响力,这最终会影响公司激励和留住他们的能力。

     这样的建议可能会让人担心在团队内造成不平等。需要明确的是:这只针对极少数员工,而他们的超常影响力应该是不言自明的。

     如果你想要鼓励所有员工向“线粒体”靠拢,一种是在绩效评估中,把工作职责外关于价值观或影响力的部分加进来。

     例如,在Pinterest有一个二乘二矩阵,一个轴是“影响力”,另一个轴是“价值观”。在Mozilla,他们会评估员工在项目和公司之外的影响力。

     这两种方式或许都可行——重要的是强调比个人更大的东西,特别是在公司从几十人扩展到几百人的关键阶段。

     随着创业公司转变为成熟公司,让某种价值观变成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会越来越不容易。

     原文:The mitochondria in startups作者:Sarah tavel链接:https://www.sarahtavel.com/p/the-mitochondria-in-startups

     相关阅读:

     吴建国:关于人才培养的9个答案

     吴建国:怎样提升团队的人岗匹配度?

     跟华为学人才管理,抓好这三个关键动作

     华为怎么快速复制关键人才?

     了解更多人才管理问题,推荐你《华为人才管理课》,主理人吴建国曾担任过华为人力资源副总裁,参与了华为人力资源体系从0到1的搭建过程。在这门课里,他将结合华为的经验与案例,帮你解决人才管理中最核心的九大难题:选不准、引不进、长不快、干不欢、留不住、调不动、决策前移、跨部门协同、价值观统一。快速提升“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能力。?点击下方图片立刻加入课程?

     ?获取更多学习资料请戳下图?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领取学习福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罗辑思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