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选品十诫:有时我们感受到了趋势,却选错了商品
2024/4/1 罗辑思维
无论商业模式怎么变,超市的底层经营本质还是选品与商品辅助条件的构建组合,掌握商品选品的核心才能发挥商品力。
在今天的文章中,著名商超咨询师黄碧云老师,参考前可口可乐总裁唐纳德.基奥写的《管理十诫》,总结了一份采购选品指南《超市采购选品十诫》,如果你也从事商超零售行业,希望本文能帮助提升自己的选品能力。
来源:黄碧云零售小观察(ID:hby-2015)
作者:黄碧云,著名商超咨询师,得到课程《黄碧云的小店创业课》《怎样让店铺持续增长》主理人
有时明白了反向的力量,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进入零售行业开始,我就从未离开一线,然后脱离商品去管理。无论做到什么职位,超市离开商品谈管理我觉得都是耍流氓。在超市越是高层管理层越要对商品有把握,并且深入其中。
今天,换个角度从侧面去看看,超市在选品过程中经常踩的坑。
01.商品临进销售高峰期引进
“季节还没到,节日还没到,这么早上货不会卖呀。”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呢,你家的采购和门店是不是经常说这句话。甚至是有些企业高管都会认同这个观点。季节性商品提前引进有技巧,并不是说完全没有销售。就以中秋节的月饼为例:提前60天开始进货 ,散装和礼盒装的可以有10天的错峰上货时间差。先上散装与小包装的前期以散装、小包装的为主销售组成;临近中秋节前期以主推礼盒为主。
顾客的购买行为各不相同,有的觉得早买早准备;有的觉得要用了再来买。无论是哪类的顾客,你都要提前入季,前者会提前买,后者要买的时候就会想起你。
02.定对了业态却选错了商品
这种失误最可惜的,店址的位置不错,业态定位也对,可是却错配了商品。这样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顾客的复购率就会大大降低。低定高配,高定低配。前者可调整,后者难挽回。中产阶级以上的另外的代名词是:挑剔。因为他们单位的时间成本高,大部分不会再去让他们失望而归的门店。
03.开业宣传活动商品与店业态定位不匹配
这种失误最不可原谅的,过了最难的选址、商圈定位、业态匹配选品,所谓过五关斩六将,马上胜利在望却败在了开业促销选品上。消费阶层不同,对开业的需求点是不一样的。消费能力强的人,希望在开业活动中买到的商品是品质好、差异化、健康的。他们的关注点不集中在米、油便宜不便宜,而是米的口感和营养成分高不高。只要这支商品满足了他们关注的点,定价合理销售都不会太差。而且,通过他们的分享和宣传,可信度高会吸引更多的同阶层消费者。另外,这类的顾客不太看海报,选对宣传渠道和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
消费能力在劳动阶层的人,对于商品促销价格非常的敏感,如果说业态定位是以服务社区民生为主。那你就别端着,开业红红火火才是目标,促销以高敏感、高周转的民生商品为主。
04.流行商品慢选
7-11创始人铃木敏文说:商品的生命周期是富士山的形状,慢慢上升再慢慢下降。新零售的观察说:在互联网时代,商品的生命周期是铅笔的形状,迅速增长到至高点后又迅速回落。休闲食品、软百的流行性是非常得明显,所以这类的商品等经过一个繁杂的审批流程后,已经错过了它的黄金销售期了。对于采购选品引进来说,公司相关的流程不能太过于复杂,要充分授权给到采购人员。
采购重点要做到,对于这类商品要迅速引进,并且在它退潮时不恋战。
05.慢销商品着急卖
在超市的商品结构中,有一类的商品是属于引导性消费及补充结构性的商品。它就像调味剂,促进你其它商品的销售,但是自身的销售却并不是非常的好。但往往,会因为这一类商品的补充而增加顾客的粘度。超市的选品核心中,商品的广度一定是大于深度的。这类满足一部分的特殊消费者的需求。比如:脚膜,手膜,旅行用品中堵车的旅行专用品。这类的商品在销售速度上,普遍都比较慢,但根据业态匹配或多或少都要有。
06.感受对了趋势,但是选早了商品
业态定位要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综合分析能力。从外围的环境来打比方:你的店如果是处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且并没有国家的经济政策支持项目。在开店的拓展计划上就要平稳,同样的在业态定位和商品的选择上就不要太超前。很多的超市经营者跑到一线城市参观,一看一线城市的精品超市很好,装修很高档,很多商品不认识。想当然一拍脑门就觉得照搬回去,就是当地的第一家,生意一定会好。但是,往往是钱花了,销售额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每次碰到这样的企业,我都会问他:“你家有矿吗?”
事实上,超市定位与选品的节奏,把握在快时尚半步的节点上是刚刚好的。另外,超市的定位强调突出的是品质而非精品。
07.选品过程最忌“我觉得”
这是无论老采购和新采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没有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进行选品,而更多的是以自己自身的角度去选商品,“我觉的”“我喜欢”这是他们的口头禅。比如说:毛巾,顾客的第一关注点是颜色,采购自己喜欢有花色带字母的,你选择了进货,对标的只是一部分和你一样的顾客群体。但从大部分顾客的选择更倾向的是素色。所以,真正优秀的采购,能够分化成不同的角色去进行选品。
有句玩笑话是这样形容采购的:“优秀的采购都有点喜欢自言自语,都有一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背后真正的含义是选品时要站在你的顾客角度多考虑。
08.新品陈列最忌“埋”
我们要迅速在短时间之内的改善我们的商品结构,改变同质化的商品结构现象。如果说,只是几支的商品支数然后和原有的老商品进行对抗,很容易就会被埋没在茫茫的商品中。想改变商品同质化的冏镜,在一个集中的时间段内要迅速的引进足够多的商品去替换。(品类调整优化,短时召集“集团军”作战)
一般来说,替换小分类中20%-30%以上的商品才能让顾客有点感觉。
09.主推商品陈列展示最忌“平”
一部影视剧,要有主角、配角、群众演员才好看。如果所有人都是主角,那这部戏也就是一部闹剧。同样的在商品结构上,不管商品的角色定位,主推与非主推的商品都是一样面积的陈列面;没有突出的陈列,单独凸显的说明,那主推的商品就会丧失主角光芒。一个新商品回来,我们要放在顾客的黄金视线内并适当的加大陈列面,引导顾客的消费,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能做到却很少。
就以中高端业态定位的超市来说,消费能力比较强。主推的商品就要以定位清晰、卖点突出的商品为主。这一类主推商品你不舍得给它陈列面的话,那它就很难引起顾客的关注,还没等发挥出来作用就被当滞销商品下架了。
10.定价策略是商品结构“助燃剂”
定价策略是辅助商品结构发挥销售增长的助燃剂。商品结构再优秀,价格定价策略却不到位,一样很难增长销售。在一个小分类当中,最标准就是的价格带分布组成:最低起卖价、主卖价格带分布,封顶价区间。价格带分布的间隔不能太小,太小的话就混乱顾客选购时决策,反而会选择不购了。价格带分布间隔太大,会产生销售结构断层。价格带对比落差太大,会失去更多的顾客,想要便宜货的顾客觉得你贵,想要好商品的顾客觉得你商品不好。
定价策略的应用:不同的小分类商品结构匹配上合适的价格带分布。
总结:
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一支商品好不容易培养到成熟阶段,但却变着花样玩促销,提前结束商品的生命周期。
想要有效的优化你的商品结构,我们知道每支商品都有生命周期表现的:
有些商品生命周期反复,我们就要保持敏感度,该进时进,该退时就退,迟早还会再相见;
有些商品经过外力作用后还会散发第二春,我们就要多支持展示出来;?有些商品生命周期强而有力,那么我们关注它的就是千万别断货。每支商品都有个性和不同的生命属性,我们要做的是:在它不成熟的时候多关注;成熟了以后不折腾;消褪的时候快决断。就像可口可乐的的前总裁,唐纳德·基奥说的:“如果没有激情,世上什么大事都很难做成。乐观主义和激情都是打造领导力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我觉得做超市的人,没有自我调节的激情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他给的良方是:要想充满激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关注四个方面:顾客、品牌、员工和梦想。
延伸阅读:
1.怎样通过品类组合促进门店的复购和传播?2.定价策略:怎样用好“大众心理价”促进复购?
3.创业开店,怎样明确分工,避免后患?
4.在红海市场,怎样建立竞争优势?
得到新商学App正式发布了!加入会员,你将得到:
1.一年得到新商学会员使用权益(公测期加赠一个月服务时长)
2.新商学所有内容任你看(一年52场专享直播;数百条创业者社区精华帖;21门创业者经典课程等)
3.服务官 1V1 专属服务(督学促学;组建班级群,帮你结识同城、同行人脉等)
4.持续为你匹配高价值内容(周一到周五,每天给你整理商业头条;每周一份创业者周报,整理社区当周最有价值的内容)
点击下方图片查收更多会员权益,
?欢迎各位创业者加入!?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收更多精选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罗辑思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